【摘要】用愛導航。嚴必須以愛為前提,以愛為基礎,真心地去愛每一個學生。以嚴護航。光有愛是遠遠不夠的,俗話說:“樹不修,不成梁,人不管不成材”。愛和嚴是共存的,愛是嚴的基礎,嚴是愛的升華。有了愛,嚴才會有效果。
【關鍵詞】愛而不溺 愛要公平 嚴而有法 嚴愛結合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193-02
用愛導航。嚴必須以愛為前提,以愛為基礎,真心地去關愛每一個學生。
一、愛而不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學生的愛,是指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而不是無紀律、無原則的溺愛和縱容?,F(xiàn)實中有些老師為了能被評為“文明班”經(jīng)常對自己班學生過度溺愛,本來違返了紀律,卻引導學生推脫責任,把自己的錯誤減到最低。久而久之,使他們感到有老師撐腰,越來越不把規(guī)矩放在眼里。
二、愛要公平。在學生的眼中,老師相當于一個比賽中的裁判員,是公正無私的。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是教師良好的師德表現(xiàn)??墒牵诂F(xiàn)實中“優(yōu)生”往往容易受到老師的偏愛,而“潛力生”常讓老師產生偏見。比如:“優(yōu)生”違反了班規(guī)不會追究,而“潛力生”違反了班規(guī),則狠狠地進行教育,甚至通知家長,或家訪“告狀”。這樣不但不利于“優(yōu)生”的發(fā)展,還讓“潛力生”感到壓抑。所以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無論是對“優(yōu)生”,還是“潛力生”必須一視同仁,都按班規(guī)管理他們的言行,盡力做到一碗水端平,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
三、愛要可現(xiàn)。既然愛學生就要表現(xiàn)出來,學生畢竟是個孩子,有些膽小的學生就怕接近我們,我們要通過多種方式讓他們感覺到老師是愛自己的。如:在和學生談話結束時,摸摸他的頭或拍拍他的肩膀,再說句鼓勵的話,進一步拉近了師生的距離;還有在他們取得進步時,不適事宜地進行表揚,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上進心。再有請老師不要吝嗇微笑,不要吝嗇表揚,不要吝嗇每一個具有愛心的舉動。
以嚴護航。光有愛是遠遠不夠的,俗話說:“樹不修,不成梁,人不管不成材”。所謂的嚴,它不單指嚴厲。我們還要做到:
一、嚴而有法。在班級管理中,既要嚴格要求學生,也要講究方法和遵守法律。我們老師每接手一個班級,都要先了解本班學生的情況并擬定出相應的班級管理方案。這個方案還要爭取到任課教師和學生家長的意見,最后讓全班同學共同討論、修改,統(tǒng)一認識后才能形成。在執(zhí)行中,堅持“一個標準”的原則,即無論是“優(yōu)生”和“潛力生”哪個犯了錯誤,都要按照班級管理方案執(zhí)行,絕不偏袒。在選拔班級管理員時,我采用輪值制度,讓同學都有機會參加日常管理,對一些比較膽小怕事的,可以讓班干帶著他們干,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為管理班級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心和自信心。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各司其職,絕無局外人。同時對于經(jīng)常違返紀律的同學,也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他們,以免觸犯法律。只有做到嚴而有法,學生才能既受到行為規(guī)范的約束,又能在寬松自如的氛圍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特長。
二、嚴而有度。雖然說:“嚴師出高徒。”,但班主任在嚴的過程中必須做到有度。因為每個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和家庭背景。所以就算違反了班紀班規(guī),也要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慎重處理,找出原因,然后對癥下藥。比如,有的學生愛面子,那么你就在私下里和他單獨談心,用你的真誠打動他。又如,一些(單親、離異、有家暴傾向)家庭情況比較特殊的學生,要耐心細致地作思想工作,還要時時察言觀色,防止他們走極端??傊?,在處理學生問題時,不能簡單粗爆地處理,還是要深入調查,弄清事情原委,與之談心,做到攻心為上,使其心服口服。讓學生的個性心理得到健康發(fā)展。
三、嚴愛結合。只要你真心愛孩子,孩子也會愛你,俗語說“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愛。當學生愿意親近你時,那么你說的話他就會放在心里。但是,愛學生,不等于縱容放任學生,只愛不嚴,不是真愛。相反,只嚴不愛也達不到教育的目的。一味嚴格地要求學生的做法,不僅不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反而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經(jīng)常與你作對,影響教育效果。所以,只有愛與嚴要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總之,愛是水,嚴為舟,嚴愛統(tǒng)一,寬嚴適度。愛和嚴是共生的,愛是嚴的基礎,嚴是愛的升華。在我們的班主任工作中,需要讓愛“導航”,請嚴“護航”,這樣,我們的工作才能順利有效地進行,我們的工作才會收到成效。
參考文獻:
[1]魏范良.《在班主任工作中做到“嚴”與“愛”的和諧統(tǒng)一》.《課堂內外.教師版》
[2]《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3]班主任工作職責
作者簡介:
孔文瑩,女,生于1973年7月,廣寧人,任教于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石澗中心小學,小學數(shù)學一級教師,本科,從事小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