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健玲
【摘 要】“精致德育”推崇教師用精致的態(tài)度,推進文明班級建設的步伐,在港城特色的精致課堂模式,學習的最小單位不是學而是小組。我校課堂教學改革把小組建設作為精致德育的重要突破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集體力量激發(fā)每個學生內(nèi)心自主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這是改變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方式是新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小組為基本單位進行教學教育活動的,構建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核心。
【關鍵詞】精致;德育;文明班級;學習小組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065-01
從進入港城,我就感覺到學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與眾不同,它“精致”在創(chuàng)意,令人眼前一亮,而在所有的創(chuàng)意中,精致德育文明班級建設中的小組組建設則是我們新到校班主任一個成長的亮點。
我們班級合作小組建設得益于我校的“精致課堂”教學法,小組的建設與發(fā)展又促進了我們精致課堂的縱深發(fā)展,同時小組的建設還給我們班級的管理和德育的工作的開展打開了一扇神奇的大門;它能充分調動了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在于它讓同學們做主角和自覺學習,希望可以達到現(xiàn)在最時髦的管理模式“雙自”行動,即“自主學習”和“自我提升”;它還助于將教師在管理全班的疲勞中解脫出來,可以靈活地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管理,使學生能做到主動學習,相互交流,自查互糾等,逐漸形成追求卓越的良好競爭氛圍,實現(xiàn)學生自我發(fā)展的育人狀態(tài)。這樣不僅加強了管理的針對性,同時也解放了我們老師的雙手,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優(yōu)化自己的創(chuàng)新。下面我就結合我們二班平時的一些具體操作方法與思路淺談一下我在小組建設上的做法和探索。
一、小組成員的分配與動態(tài)變化
學校建組有兩大原則,“均衡”和“適時調整”的原則,所以在開學初學校開始要求建組時,基本還要實現(xiàn)小組成員分配的大致均衡,每個學習互助小組都必須由好、中、弱三類學生組成,組長必須是成績、能力最強的。根據(jù)班級的實際人數(shù)組建學習小組,每小組人數(shù)6-8人。明確一名組長,組內(nèi)成員明確分工。在實踐過程中,我在此大原則的基礎上,結合學生不同的特點,適度地進行小組內(nèi)的分配,如在第一學期上半學期,強調拔尖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大多數(shù)同學的均衡發(fā)展。而對于下半學期,則更加注重組員間的強強聯(lián)合,成績相近者共同發(fā)展的原則。
在小組成員的分配基本定制度下來之后,成員的編排應該盡量保持穩(wěn)定,但有特殊情況也可以做適當?shù)奈⒄{。首先小組長有權利對小組間的5名或7名同學根據(jù)他們自己的需要進行個性化調整,如坐位、職位、文明考核分數(shù)的加減權限等,而對于每次月考或者期中、期末考試后的成績變化,根據(jù)各任課教師,各小組組員,尤其是各小組長的意愿進行稍微調整。在這種微調的過程中也讓各個小組成員的組合一點點改正足,從面趨進優(yōu)化與完美。
二、小組長的選擇與培養(yǎng)
小組開展的如何,一個關鍵的因素就在于小組長的選擇與培養(yǎng),對此我是特別重視的。首先是小組長人選的定位,他不一定是學習最好的,但心態(tài)一定要積極的正面的,并且組織能力協(xié)調能力應該是最強的,他的人緣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責任心和公德心一定是最強的。對于組長的選擇我覺得既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同時還要兼顧各小組成員的意愿,所以一開始采取小組投票,小組同學不記名投票,如果票數(shù)比較集中,作為老師我是盡量不干預,即便是不太合人的意,我也鼓勵他們,讓他們感覺到我相信他們的眼光。但也有意見不統(tǒng)一,我就只能按可效的宏觀把控,引導他們深入再學習考核條件,理解其含義和目的等來考慮而作最后的選擇,這樣可以讓理論來指導他們的行動,從而減少他們的不滿和不服的情緒。在實際中考核是由班主任我、科任老師和班長同時把關,最終落定。
對于小組長的優(yōu)化與動態(tài)發(fā)展,每五周就要對小組長進行評價,而這種評價不僅局限于小組內(nèi)的評價,我們可以將所有小組長公示于同學們面前,然后讓大家進行評價,再結合小組內(nèi)成員的評價,對小組長的進行優(yōu)勝劣汰的發(fā)展。我們2班的孩子在這一點會比較關注,在公示期間很多學生會來提意見和想法,他們的目的是找到最好的人和方法來為小組提分。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我隨時留意小組競爭是否良性發(fā)展以及我這種方法可具有效性和延續(xù)性,以便從中相應的調整。
三、小組的良性競爭與合作
各小組成員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自己的下一次考試制定目標,小組長與班主任對小組成員所定下的目標進行審核,過高或過低都要做適當?shù)恼{整,讓每一個同學定下的目標都是經(jīng)過自己一番努力之后完全可以達的到的。為了激發(fā)成員的干勁,小組長還可以結合成員制定出達不到目標的具體懲罰的措施,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每個小組長在管理自己班級的同時,每周還有一次向班主任求助的機會,也就是發(fā)現(xiàn)小組成員出現(xiàn)動力不足,或心理有問題,而自己又無法幫助解決時,可以本著一種幫助的態(tài)度向班主任求助,可以通過班主任溝通或談心來解決問題。如果在以上這些問題都解決的前提下,而小組同學仍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在懲罰成員的基礎上,小組長有一定的連帶責任,必須對小組長進行重新評定和考核,有必要還要對他進行額外的輔導。
四、小組的特色建設
我們班各小組利用小組長這一基層代表,制定出他們小組自己的規(guī)章制度和獎懲方案,這樣老師們就由原來的管理全班的52名學生變成了管理16個小組。另外我們還有例會制度,即每周我們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召開小組長的碰頭會,提出自己一周來的問題及改進辦法,困惑或者向老師或班長們的求助等,讓小組中的問題及時得到合理的解決,同時也將優(yōu)秀小組的經(jīng)驗及時的推廣。
我們班在開學初期實行班級文化板塊分工責任制度,由各小組投標自己負責的板塊進行布置,而且民主決定一律不準在網(wǎng)上或實體店購買現(xiàn)成的標語或彩圖,必須由各組買普通的白紙或有色卡紙手工制作完成,鍛煉大家的動手能力,完成后必須進行評比。他們都非常熱烈響應,各個小組成員分工,熱火朝天地布置自己的“責任區(qū)”。說實在他們自己布置的效果是粗糙和簡陋,但我的目的是讓他們合作,讓他們意識到我們需要的是無私、和諧和團結的團隊合作精神。在“責任承包”期間,各自負責的板塊也是由各組負責管理和維護,也可以有更新,這樣非常有利于班級文化板報的有效性和持續(xù)保留的必要性。
學校的精致德育的內(nèi)涵遠遠不止我工作的這幾點,還需要我繼續(xù)去探索、觀摩和學習,但我相信小組建設確實能讓學生懂得愛自己的同時,更愛我們的班級,也更愛我們的學校,因為他們不僅在學習上作了主人,也正一步一步在管理上變成自己的主人,通過實踐、總結、優(yōu)化、創(chuàng)新的成長,讓老師和學生都慢慢成為了“精致”的港城人。
參考文獻
[1]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 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
[2]湛江二中港城中學精致課堂教學研討文獻,2016.11.22.
[3]《二中港口城中學文明習慣養(yǎng)成教育評價體系》湛江二中港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