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紅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21-02
養(yǎng)成什么樣的學習習慣,關系著學生的一生成長。關注和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是社會整體文明程度提高的迫切需要,也是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的迫切需要。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行為習慣的最佳期。這一時期學生的身心都處于迅速發(fā)展階段,可塑性大,易接受外界的影響。但是目前,在一些學校,針對務工子女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還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關注務工子女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當前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不良的學習習慣
根據對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務工子女學生的觀察、訪談,發(fā)現他們主要存在以下不良學習習慣。
1.與認知有關的不良學習習慣
課堂上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懶于思考,遇到學習困難時不及時解決;只關心分數,對作業(yè)、試卷的錯誤不善于分析檢查;考試臨時抱佛腳、碰運氣等。這些不良習慣的存在與學生的認知態(tài)度有關,是其學習動機、目的不正確。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只是順從家長的要求。
2.與個性有關的不良學習習慣
作業(yè)拖拉,不求質量,只求完成;不敢在課堂上大膽舉手回答問題;完成作業(yè)后,總要找人對對答案才放心;學習易受環(huán)境、情緒影響等。這些不良習慣的存在與學生個性有關,無法用快樂心態(tài)去對待學習。缺乏自信、缺乏前進的目標,使得學習成績總是在低水平徘徊。
3.與行為相關的不良學習習慣
坐立、行走、作業(yè)姿勢不正確;課間喜歡追逐扭打的劇烈運動;沒有固定的起床、睡覺時間;邊做作業(yè),邊看(聽)電視(收音機);趴著或躺著看書,寫字時眼睛與書本的距離過近;沉迷小說、網絡等。這些不良習慣的存在與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有關。家長的習慣使學生對行為規(guī)范產生直觀的認識,從而在日常的生活中自然養(yǎng)成不良的行為習慣。
二、不良學習習慣形成的原因
1.家庭缺乏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意識
調查顯示,90%的教師和50.35%的學生認為學習習慣不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自己的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不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學習習慣;71.5%的教師和45%的學生認為另一重要原因是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不糾正他們不良的學習習慣。調查中還發(fā)現,學生上小學或上小學之前,正值父母最忙碌之際,打工攢錢作為第一目標。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精力上,對學生的學習的監(jiān)督與指導都顯得力不從心。
2.學校缺乏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環(huán)境
雖然課改搞得“如火如荼”,但在應試教育不變的情況下,教師一味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調查顯示,65%的學生認為教師平時布置的作業(yè)太多,不利于自身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另外,教師因為需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往往感到身心疲憊,也沒有過多的精力和時間去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并不是學校規(guī)定的硬性教學任務。
3.缺乏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正確態(tài)度
調查中15%的家長認為,孩子只要到了可以打工的年齡,拿到初中畢業(yè)證書就可以了。對于今后進一步深造,大部分務工子女在潛意識里沒有。
三、如何矯正不良的學習習慣
1.思想上
務工子女大多學業(yè)基礎較差,家庭困難,因此部分學生有很強的自卑感。對此,教師經常家訪并與家長保持電話聯系,經常找務工子女談心,對他們進行思想上的引導,平時注意鼓勵表揚他們,在各種活動中多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在學業(yè)和生活上幫扶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
2.學習上
對學習有困難的進城務工子女,加強輔導,讓他們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來自不同地方,教育水平、教學進度、早期教育、家長文化水平有著明顯差異,因此學生的基礎差別很大。為了能夠盡快縮短這些差距,學校都制定出幫扶計劃、建立幫扶檔案。老師除了完成正常的課程外,他們還利用休息時間、課外不辭辛苦,主動為他們補課,給家長傳授教育子女的方法。另外,學生一定要做好預習,經過預習,會開拓學生的思維,學生就會心中有數,知道老師要講什么內容,帶著目的起航,定會事半功倍,學生很容易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師思路的前面。這樣聽課效率也會提高,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就能順利地完成。學習就會更加主動。所以,課前預習不僅養(yǎng)成了學生獨立學習的習慣,還能提高學生的成績,效果真的很好。
3.家校溝通
進城務工人員大多忙于生計,無暇顧及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老師保持與家長電話聯系,利用課余時間為這些孩子補習功課,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地召開家長會,讓進城務工人員及時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如何及學習狀況等。
雖然我們在進城務工子女教育問題上取得了成效,在今后,我們會繼續(xù)在此基礎上發(fā)揚成績,克服不足,爭取把工作做到最好。
播種一個行為,你就會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就會收獲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就會收獲一個命運。習慣仿佛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堅持,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見到的成效。它是個長期工程,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教師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反復教、教反復,一絲不茍 ,持之以恒。容不得懈怠,容不得遲疑。相信,小抓習慣,大抓教育。我們身邊的莘莘學子定會有個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