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 要】線條的運用是美術課的重點之一,也是小學生必須扎實掌握的一項基礎性技巧。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線條教學的效率,以此加強學生的藝術體驗,提升他們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這是值得教師深思的重中之重。在此次研究中,教師將從三個方向展開論述,指出論點,借此完善教學思路。
【關鍵詞】小學美術;線條教學;方法;技巧
線條是一種最基本的造型,幾乎任何美術作品都離不開線條。例如曲線、直線和螺旋線等等。另外,在素描、油畫等作品中,線條也同樣會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大師的筆下,他們可以利用不同的線條創(chuàng)造出神奇的畫面。例如:使用波浪線勾勒河流,利用粗細有度的直線和垂直線勾勒偉岸的建筑和橋梁,利用粗線勾勒斑馬身上的條紋等。組織學生學習線條,培養(yǎng)他們對線條的使用技巧,可以讓他們進一步認識到線條這個造型語言所具備的魅力。但是,如何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如何加強小學生學習線條的效率,以此豐富他們的藝術體驗,這確是需要教師展開進一步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塑造情境,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積極自主地融入到知識的探究中,所以打造出趣味性強的教學情境,以此吸引學生的關注,這是落實線條教學的基礎前提。而在具體的實踐方法上,教師可以采用電子白板輔助教學。譬如:通過展示生活中的事物加強學生的審美體驗,讓他們感受到線條的魅力。
首先,在導入新課期間,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為學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圖畫或圖形,然后要求學生觀察這些圖形中的線條的特點,并思考:不同的線條組合創(chuàng)造出了哪些效果?由此加深學生對線條的初步認知;其次,教師操作電子白板對圖形進行重組,例如加粗某條線的粗度,或者是縮短某條線的長度,然后采用移動和拖動的方式對圖形進行重組,拼出一些生活中的事物的簡化圖,例如鬧鐘、建筑、汽車等等。這些變化不但讓學生覺得驚訝和新奇,而且還充分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產(chǎn)生了勾勒線條和描繪線條的欲望。最后,教師順勢提出思考性問題:“假如由同學們操作線條,同學們會勾勒出哪些有趣的圖案?期間會如何變化線條、搭配線條?如何變化線條會讓圖案顯得更優(yōu)美?”該問題開放性和隨意性強,符合小學生興趣喜好標注,且極具探索性。期間,通過學生操作,他們還畫出了五角星、魚兒的線條圖形。綜上可見,根據(jù)線條設計出有趣的探索情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前提。而且在興趣的牽引下,可以為隨后的技巧指導鋪墊良好的認知、意識等基礎。
二、巧用白板,科學滲透技巧指導
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圍繞技巧進行指導。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合理地使用線條,從而確保他們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多美麗的事物。期間,因為線條語言受其表現(xiàn)力和 內容上的不同,在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時要比傳統(tǒng)教學更具效果。所以,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展開指導。
如勾勒金魚的線條造型時:首先,教師在白板上利用電子筆勾勒,在畫出波浪線、曲線、細線時,可以著重講述具體的時候方法,同時,也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線條的粗細疏密排列”和“點線面合理安排”等知識;其次,在完成了現(xiàn)場繪畫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回顧剛才的過程,然后思考“在勾勒魚眼睛的時候,為什么要使用粗線條?在勾勒魚鱗的時候為什么要粗、細線條兼用?”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同時也能點燃他們的探究意識,從而為技巧的講解鋪墊基礎。比如:當學生表示“不知道”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細節(jié)做出側重性講解,由此及時解決學生心中的困惑。當然,為了節(jié)省有限的課時,增加教學效率,教師也可以運用電子白板的動態(tài)功能播放鴨子、公雞、葡萄的線條畫的勾勒錄像,然后要求學生按照同樣的方式觀察錄像中對線條的使用方法,從而在豐富他們學習體驗的同時,激發(fā)他們躍躍欲試的欲望,為隨后的課堂練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自主操作,加強學生實踐體驗
在指導學生運用線條的技巧同時,教師也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練習空間,由此讓學生可以使用線條創(chuàng)造出更多美的畫面。不過,在指導學生自主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教學思想,為學生提供寬松、合理的體驗平臺,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主,達成合理的教學目的。
以繪畫水果為例:首先,要求學生仔細觀察西瓜、香蕉、蘋果和葡萄等水果的輪廓特點、紋路特征等等;其次,引導學生分析如何控制線條的疏密、粗細、濃淡和長短的變化來增強圖形的美感和藝術性,確保勾勒出的水果圖畫具有韻味;第三,在學生完成操作之后,要求他們圍繞作品進行互動賞評,看看自己的作品是否存在不足,對方的作品是否存在值得自己借鑒的地方等;然后,再思考一下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期間,為了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練習的同時分析線描畫中的黑白對比的特點,以及線條的不同變化對畫面的渲染形式等,有力確保該環(huán)節(jié)的效率和質量。需要注意:小學生受自身能力的局限,他們在操作時必然要遇到許多的問題,而我們則要根據(jù)他們的具體問題做出針對性的解決,以此提高線條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線條作為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生踏入美術殿堂的鑰匙與明燈。所以,教師必須重視線條教育,合理設計教學方案,耐心培養(yǎng)學生,確保他們可以良好地掌握對線條知識的運用。長此以往,有助于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讓他們成長為熱愛藝術、喜歡藝術的人。
【參考文獻】
[1]王裙.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線的韻律[J].美術教育研究,2018(10):25—26
[2]郭麗麗.淺談線條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作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5(0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