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慶麗
【摘 要】小學低年級正是學生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和思維活躍的年齡階段,這一時期的教育狀況對學生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然而這一階段的學生性格過于好玩好動,極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很難在語文課堂上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思維分散和走神的狀況時有發(fā)生,這就使得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鑒于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以及專注的學習意識就成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和目標。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就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淺談幾點個人看法,希望對今后的語文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傾聽習慣;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183-01
引言
語文作為小學教學體系中的基礎關鍵性學科,自身知識體系復雜龐大,還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精神素材,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強烈的學習興趣與熱情,然而受到年齡認知水平以及性格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面對趣味性較低的知識,經(jīng)常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和缺少學習熱情的狀況,嚴重降低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在進行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思維狀況引導學生良好傾聽習慣的形成,深層次的體會語文素材中蘊含著情感精神,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一、小學低年級學生無法進行有效傾聽的原因分析
1.語文教學方式單一,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深入促使小學語文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紛紛做出了轉(zhuǎn)變和調(diào)整,以學生為核心的多樣化教學方式已成為當前的教學主流趨勢,但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實踐中,依舊存在著教師主導的單一教學模式,蓋因低年級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過于寬松的教學氛圍會使得學生注意力更加分散,教師的語文教學方式就顯得過于單一了,無法有效的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2.學生認知水平較低,缺少良好的自我克制能力。
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較低,在小學語文課堂學習中無法有效的克制自己的行為,面對難度較大趣味性較低的語文知識很難一致保持專注的意識,極易出現(xiàn)精神分散以及思想走神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低年級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3.缺少互動關系構建,師生之間的距離感較強。
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需要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氛圍的構建,消除師生之間的距離感,將學生放到與教師平等的地位上進行相互交流和探討,從而提升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的精力都集中到了維持課堂秩序以及語文知識的講述上,忽視了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關系的構建,對此,需要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和轉(zhuǎn)變。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培養(yǎng)學生傾聽習慣的策略
1.采用激勵教學模式,合理運用教學用語。
低年級的學生生性活潑,注意力難以集中,想要讓他們在語文課堂上認真傾聽是相當有難度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可以結(jié)合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采取激勵表揚的語言或行為鼓勵學生學會認真傾聽。例如:在課堂上講授重要知識點或?qū)W生走神情況嚴重時,教師可以提醒學生:“孩子們,下面要講的內(nèi)容很重要,老師只說一遍,我相信大家都能夠掌握的?!焙⒆觽兊淖⒁饬α⒖叹蜁晃浇處煹闹v述上來。此外,當教師看到某一位同學在非常認真的聽講時,可以采取點名表揚的方式,利用激勵性的語言讓學生知道教師對他們的關注,進而促進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
2.創(chuàng)設相應的語文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部分學生不認真聽課是由于課堂教學過程枯燥乏味,使他們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在課堂上無法集中注意力。鑒于此,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多樣化的語文教學情境,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具體教學情境中。例如,在講授小學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一文時,讓學生通過表演“坐井觀天”,進一步體會這一篇故事所體現(xiàn)的寓意。首先,讓學生帶上青蛙頭飾,扮演井下的青蛙在跳出井口后,會看見什么?會想些什么?會說些什么?然后,學生自由選擇扮演上天的青蛙和下井的小鳥,他們又會說些什么?表演結(jié)束后,學生可以自由討論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教師則從旁引導,啟發(f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并得出正確結(jié)論。借助情境教學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能夠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
3.注重對學生傾聽技巧和方法的傳授。
課堂上學生的表情、手勢或身體動作是最能反映一名學生是否在傾聽的表現(xiàn)。因此在語文課上,我們可以對學生的傾聽姿勢做如下指導。聽同學發(fā)言時,眼睛看著老師,而不能轉(zhuǎn)頭去看發(fā)言的同學的臉,做到神情專一,認真傾聽。要是同學回答對了或者說他的想法跟你一樣,就沖著老師點點頭或是微微笑表示贊同或認可;若是同學的發(fā)言發(fā)生錯誤或是跟你不一樣時可以微微搖頭,等到同學發(fā)言完畢后再舉手補充,千萬不能發(fā)出笑聲。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學生這種眼神、表情的信息反饋,一目了然地觀察、了解學生聽課的狀態(tài),以達到更好引導課堂教學有序進行的目的。
4.及時評價,加深傾聽樂趣。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情緒、情感的影響很大,因此,教師應用激情滿懷的話語激勵學生,即用贊揚、簡短、恰當?shù)恼Z言給予評價,如“你的想法最有創(chuàng)意!”“你讀得太有感情了!”“聽了你的發(fā)言,老師仿佛看到了夕陽下山的美景?!薄寣W生感受到被尊重的快樂、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言,良好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是提高小學生傾聽能力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更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途徑。但由于小學生在智力發(fā)展、知識儲備、接受能力等方面受到年齡和經(jīng)歷的制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jié)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學需求,以新穎獨特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當學生在提問或回答問題時,教師要認真傾聽,為學生樹立榜樣,培養(yǎng)學生逐漸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參考文獻
[1]史英紅.培養(yǎng)學生傾聽習慣 打造語文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7(34):67-68.
[2]梁會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傾聽習慣的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28):63.
[3]王欣.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6(03):70+72.
[4]王麗娟.培養(yǎng)學生傾聽習慣與深思品質(zhì)的研究[A].新教育時代(2015年10月總第3輯),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