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錦鋒
【摘 要】在小學體育課上開展短跑訓練總是會發(fā)現一些問題,對學生的短跑成績是有所影響的,比如學生總是會仰著頭并且坐著跑,實際上并沒有提升速度,而且跑的時候非常吃力。在小學短跑的實際訓練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并提升各方面的素質,讓小學短跑的實際訓練效果提升上來,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短跑成績。文章分析的是如何快速提高小學生短跑訓練的成績。
【關鍵詞】小學體育;小學生;短跑訓練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178-01
前言
短跑是一項人體在缺氧情況下持續(xù)保持高速奔跑的一種極限強度體育項目,也是奠定的無氧運動,可以鍛煉人的肌肉強度,增強人體的爆發(fā)力,對人體的新陳代謝也是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小學體育課上短跑訓練的開展是比較普遍的,短跑訓練可以磨練小學生的意志力,強化小學生的耐心以及人性,提升小學生的靈敏度,促進學生的適應能力,田徑在體育領域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結合短跑的特點,小學生對短跑的比較歡迎的,但是如何促進短跑訓練的有效開展,提升學生的短跑訓練成績,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影響小學生短跑訓練成績的因素
1.技術不斷更新。
如今多數的小學體育教師都是沿用著以往體校中學習的一些知識,或者是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田徑短跑訓練的發(fā)展是非常迅速的,很多的技術動作已經得到了更新,若是教師沒有對自身的技能以及知識進行更新,還是用以往的技術動作來教授學生。這樣學生自身的發(fā)展也是會受到影響,對短跑訓練成績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1]。
2.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基礎。
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最強大的動力,教師在短跑訓練的開展中要培養(yǎng)學生在短跑方面的興趣以及參與熱情,在對短跑訓練的計劃以及內容進行設計的時候,教師應該多加入一些游戲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到短跑訓練的趣味性,保持學生參與短跑訓練的積極性。但是很多的教師忽視了學生在短跑訓練方面的基礎,采用的訓練方式是專業(yè)化運動員的模式,這樣學生會感受到短跑訓練的困難,無法感受到短跑訓練的樂趣。就會逐漸失去短跑訓練的熱情,難以提升自身短跑訓練的成績[2]。
3.掌握正確的短跑技術。
在短跑訓練之前教師將短跑動作中的各個技術環(huán)節(jié)放在次要的位置,盲目展開短跑訓練,然后不斷增加短跑訓練的運動量以及運動的強度,想要在短期內讓短跑訓練成績提升上來,導致學生雖然是在體能上有所提升,但是競技水平還是沒有全面的提升。因為技術動作是粗糙的,甚至在短跑訓練中經常有錯誤的動作出現,這對學生在短跑方面的長期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教師要注意在短跑訓練中傳授給學生正確的技術動作[3]。讓學生借助正確的動作,提升自身的短跑成績,而且技術動作是短跑訓練中首先要進行強化的部分,之后才是讓學生在正確的動作下開展科學的專項練習。
二、提升小學生短跑訓練成績的對策
1.扎實的身體素質。
在短跑訓練的實際開展中,身體素質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通常在短跑訓練中教師要注意用合理的方式強化學生的體質,然后讓學生在短跑方面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這是取得好成績的前提。
如柔韌性,在短跑訓練中柔韌性的鍛煉可以是采用把桿拉腿、盤腿坐膝、劈叉這些比較常規(guī)性的方式,讓小學生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柔韌性,這對學生長期的發(fā)展以及短跑訓練成績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
靈敏性方面,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采用一些輔助性的游戲以及比賽來進行鍛煉。最關鍵的是爆發(fā)力的鍛煉,爆發(fā)力素質需要力量以及速度兩個方面,因為小學生本身是在不斷成長發(fā)育中,負重類項目還是要盡可能避免,因此可以用跳躍類的方式來進行鍛煉。
2.掌握正確的短跑技術。
決定短跑速度的兩大因素是頻率和步幅。短跑訓練中技術動作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全程的短跑技術動作,可以分成起跑、起跑后加速、途中跑以及終點跑這幾個部分,結合短跑項目中的一些技術要領以及動作特點,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要給學生展開詳細的講解以及示范,讓學生進行充分的專項訓練,促進學生實現對正確技術動作的掌握。
擺臂:需要不斷提升擺臂的效率以及正確的上體姿勢。
原地快高抬腿:需要提升擺臂的效率以及下肢的動作頻率,要注意大腿抬起時候的高度以及身體的前傾。
踝關節(jié)小步跑:需要發(fā)展腳的速度以及踝關節(jié)的彈性力量,主要是體驗好主動趴地。
高抬腿折疊跑:主要是注意強化抬腿的能力,要對腰部以及髖部肌肉的力量進行有效發(fā)展。
踮步高抬腿伸膝走:適當對步長進行增加,然后是提高快伸髖的一種能力以及踝關節(jié)肌群要固定緊張度。
高抬腿跑繩梯:主要是逐漸提升自己的步頻,力量方面?zhèn)戎赜谔嵘y關節(jié)以及踝關節(jié)這些下肢關節(jié)的力量。
上坡跑:能解決后蹬沒力的問題。
下坡跑:能解決頻率慢,步幅小的問題。
以上就是在短跑訓練方面主要涉及到的一些技術動作的鍛煉,這些技術動作對短跑訓練的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對短跑訓練來說,需要不斷強化技術動作的規(guī)范性以及正確性,在比賽中技術動作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教師要組織訓練的重要方面。
3.核心部位的能力訓練。
核心部位是短跑訓練以及比賽中需要注意的,很多學生出現仰頭跑這些比較嚴重影響成績的動作,是因為學生的腰腹力量以及踝關節(jié)力量不足,所以在短跑訓練的實際開展中,教師要注意在核心力量方面對學生進行強化,讓學生可以在短跑訓練中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這些核心力量的訓練在前階段的體質訓練中是有所涉及的,教師需要在短跑訓練的實際開展中找到學生的薄弱之處,每個學生在力量方面的問題都是有所不同的,核心部位的訓練也是要有所針對,要借助一些有效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這些核心部位的關鍵能力。
結論
總之,短跑訓練在小學階段廣泛開展,學生對這項運動的歡迎程度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在短跑訓練中很多時候教師沒有掌握正確的訓練思路,對短跑訓練成績的提升沒有起到明顯的幫助,教師需要找到以往短跑訓練中的一些誤區(qū),然后在短跑訓練的開展中,采取合理的方法和對策,要明確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讓學生在短跑訓練中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昆,鄭景勝.怎樣從小學生選拔優(yōu)秀的田徑學苗——淺談如何選拔小學生的短跑人才[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06):24+26.
[2]楊赟.基于良好心態(tài)對運動狀態(tài)的影響淺析小學短跑教學的心理元素[J].青少年體育,2018(03):85-86.
[3]張曉紅.淺談小學短跑教學中游戲法的實施思路——技能為本興趣為引[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5):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