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學科,是學生學習的重點科目。作為一門語言,英語具有很強的表達性、描述性以及研究性。在新課堂改革的實施,對英語的教學任務以及教學方式進行調整,注重英語探究性學習,重在提升學生的能力。本文重點對高中英語教學現狀進行重點分析,結合譯林牛津英語教材,對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的問題以及發(fā)展現狀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問題策略;研究
【作者簡介】張維,江蘇省曲塘高級中學。
前言
現階段的英語教育,教師的教學重點就是對詞匯、語法的講解,忽略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現在的英語教育中,學生對英語的教學內容并不理解。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開始重視教育的發(fā)展,新課堂教育改革由此而生。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教育教學的主體,大力發(fā)展學生素質教育,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做出改變,探究性方法也開始浮現,并得到很大的發(fā)展。
一、高中英語教育的現狀
現在的英語教育,教師遵循傳統(tǒng)教學理念,自導自演的教學課堂,課堂學習氛圍低下,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并不高,嚴重影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這就促進英語教育模式的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被新興的教學方法取代,教師開始注意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但是,教師依舊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思維禁錮,在教學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英語教學研究性學習出現的問題
研究性學習具有多樣性以及靈活性的特征,就是研究目標、研究結果以及研究方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也正是應為這樣,讓教師的教學方法得到明顯的改變。同時,因為研究性學習的特點,也就導致課堂教學存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探究的問題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會影響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三、高中英語教育研究性學習發(fā)展的策略
1.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導地位,課堂上以學生為教育教學的主體,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培養(yǎng),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這就一味著教師放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認清自己客觀地位,在教學中去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性學習。例如,在講解《Unit1 School life》時,教師讓學生提前預習,在課堂講解時,教師把教學任務適當的分配給學生,讓學生對教材進行的講解,將課堂教學交給學生。教師還要積極的去引導學生,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對那些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進行表揚。要堅持以學生教育為課堂主體的教育方式,充分的發(fā)揮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以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主導作用,重視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高素質全能人才。
2.結合生活實際,從實際情境出發(f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生活實際,結合實際情境,引導學生展開對問題的探究學習。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更快的理解課本內容,掌握英語知識,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講解《Growing pains》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理解,之后提出問題:
“What are the growing pains in life?”生活中成長的煩惱有哪些?
“How to Understand the Trouble of Growth?”如何處理成長的煩惱?
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對教材進行講解、分析,將課本教學與 生活實際聯合起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3.結合教學內容,引入問題情境。在新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引入適當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足夠的理解。學生經過對問題的探討,激發(fā)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渴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觀念,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發(fā)揮無盡的動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Warming Up”的時候,通過教師的提問,讓學生思考問題,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索。之后教師提出一個問題,“What qualities do you think scientists should possess?”科學家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品質。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索,從而讓學生主動去對教材內容深入探究,了解詞匯的意思,并用英語將自己的想法表述出來。結合內容對教材的知識進行講解,提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深入思考,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既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又能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
4.培養(yǎng)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的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將語法、單詞進行匯總,總結出完整的、全面的理論體系。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善于總結課本的知識點,有利于學生思維腦力的發(fā)展,有利于學生深化知識印象,鍛煉和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習慣。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學生應該在總結時,對一些重點、難點進行思考,深入研究知識內容,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
四、結束語
英語是一門重要的語言性學科。探究性教學注重對學生的閱讀思維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讓學生主動對英語知識進行深入探索,對英語知識進行研究討論。新的要求下,英語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對教學方法做出改變,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對英語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切實深化教育體系的改革。
參考文獻:
[1]張淑琴.高中英語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 2015(18):264-265.
[2]張錦紅.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12.
[3]郭麗萍.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實施中的問題及策略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