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鑫
(平邑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臨沂 273300)
腦血管疾病在指腦血管病變下所導致的疾病癥狀,老年腦血管疾病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同時其具備較高的致殘率以及致死率,會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嚴重影響[1]。尤其是部分老年患者的機體會發(fā)生不同程度功能障礙,比如肢體功能障礙、語言功能障礙等,由此影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其生活質(zhì)量。因此做好老年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預防保健以及康復護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2]。本次研究就選取老年腦血管疾病患者90例,探討老年腦血管疾病預防保健與康復護理措施及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腦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其病情均經(jīng)臨床檢查確診,且伴有不同程度偏癱、失語等癥狀。本次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且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60~76歲,平均(66.6±4.6)歲,包括28例腦出血患者和22例腦梗死患者;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60~78歲,平均(66.8±4.8)歲,包括29例腦出血患者和21例腦梗死患者。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包括遵照醫(yī)囑為患者開展用藥指導,為患者及其家屬開展健康宣教,及時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協(xié)助其做好機體生命體征指標檢查等。觀察組接受預防保健與康復護理,內(nèi)容包括:(1)預防保?。孩俑嬷颊弑3钟鋹傂那椋豪夏昴X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患者心理因素存在關(guān)聯(lián),因此需使患者心情保持愉悅,從而使其機體生理活動保持穩(wěn)定。比如不良情緒的存在可能導致機體的心跳速度加快,使機體的血壓水平升高,由此可能引發(fā)腦血管意外的發(fā)生,因此做好患者的情緒管理和指導工作對于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具有積極意義。②飲食保健指導:護理人員需告知患者盡量避免減少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的食用,比如動物內(nèi)臟,蝦米等,多采用新鮮蔬菜和水果進行食用,比如青菜、豆類、黃瓜、蘿卜等,同時需禁煙禁酒。除此之外,由于大部分老年人自身機體骨質(zhì)均存在疏松的情況,加之患者機體存在功能障礙,因此容易出現(xiàn)骨折的情況,在飲食中需加強鈣劑補充,由此增強患者機體的骨硬度,預防骨折的發(fā)生。③運動保健指導:參照患者自身的機體情況,指導并鼓勵其多開展運動鍛煉,運動方式包括太極拳、保健操、慢走等,不但可使患者機體的血液循環(huán)得到促進,同時可使其臟腑器官生理功能改善得到促進。④藥物預防保?。翰糠只颊咦陨砗喜⒏哐獕?、冠心病等病史,因此在用藥進行疾病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告知患者遵照醫(yī)囑按時按量用藥,從而使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fā)生得以降低。(2)康復護理:①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暢,對肺部感染的發(fā)生進行有效預防。做好病室通風換氣工作,定時為患者進行體位變換,并指導患者做好口腔清潔護理。②患者由于臥床休息容易發(fā)生便秘,因此護理人員需鼓勵患者定時排便,若發(fā)生排便困難,則可為其應用開塞露,幫助其排便。同時告知患者排便過程中不可過于用力。③預防壓瘡的發(fā)生:及時更換床單被褥,使患者的皮膚保持清潔干燥,同時每隔2 h為患者進行一次翻身,從而使受壓迫部位的受壓情況得以減輕,并做好按摩工作,促進機體血液循環(huán),積極預防壓瘡的發(fā)生。④語言康復訓練:護理人員需加強和患者的溝通交流,鼓勵患者開展語言康復訓練,并對患者家屬進行指導,使其能夠配合患者開展語言練習。⑤被動康復訓練:護理人員或患者家屬協(xié)助患者開展關(guān)節(jié)韌帶活動,依靠對其機體肌肉痙攣程度的減輕,使患者機體韌帶攣縮的發(fā)生得以減少,或在為患者開展被動訓練的過程中為其實施肢體按摩。⑥主動康復訓練:若患者具備清楚的意識,同時生命體征保持穩(wěn)定,則可為其開展主動康復訓練指導,比如平衡訓練、起床訓練、站立訓練、行走訓練等,比如在為患者開展站立訓練時,指導患者將雙足和地面平放,使雙腿保持分開狀態(tài),雙手開展Bobarth握手,開展彎腰、收腹的動作,并將重心轉(zhuǎn)移至下肢。
觀察兩組功能障礙改善情況和護理滿意度。功能狀況采用HSS評分法進行評價,共0~100分,評分超過85分則為優(yōu),71~85分則為良,60~70分則為可,不足60分則為差[3]。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表進行評價,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總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shù)×100.00%。
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 17.0。[n(%)]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x2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功能障礙優(yōu)良率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兩組功能障礙優(yōu)良率比較 [n(%)]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老年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升高的趨勢。老年腦血管疾病的病情容易出現(xiàn)反復發(fā)作,具備較長的病程,徹底治愈的難度較大,需花費較高的治療費用,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同時大部分患者均存在功能障礙,雖然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臨床上對腦血管疾病開展治療的手段不但增加,但在為患者開展治療的過程中,護理干預的有效實施對于患者疾病康復具有積意義[4]。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功能狀況優(yōu)良率和護理滿意度均更高。提示預防保健和康復護理的開展可有效提高老年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功能狀況改善程度,并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得以提升,從而促進醫(yī)患和諧。這也和前人的報道相符[5]。分析其原由,可能是預防保健工作的開展,可使患者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態(tài),并能夠正確合理的飲食和運動,按照按量堅持用藥,對其疾病康復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康復護理的開展對于患者機體功能的提升具有積極影響,這也得到前人報道的證實[6]。
綜上所述,老年腦血管疾病預防保健與康復護理的應用可使患者機體功能障礙得到改善,并提升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具備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