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杰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人民醫(yī)院,河北 衡水 053700)
隨機在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間接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選擇86例為研究對象,每組各為43例。43例研究組患者就醫(yī)年齡均分布在(41,79)歲間,平均年齡估計為(58.12±1.09)歲,男性患者有女性患者各有18例和25例,在研究組中有17例廣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6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0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43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均分布在(40,79)歲間,平均年齡估計為(57.56±1.24)歲,男性患者有女性患者各有17例和26例,有16例廣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5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2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研究價值。
43例對照組患者給予溶栓治療,43例研究組患者給予經皮冠脈介入術治療。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均應進行常規(guī)檢測,例如血常規(guī)、大便與尿檢測、血糖與血壓檢測等。同時還應進行18導聯(lián)心電圖檢查。
1.2.1 對照組治療
在患者發(fā)病6小時之內,應及時為患者進行尿激酶靜脈注射治療,劑量單位為150萬,滴注時間不得超于半個小時。隨后再進行肝素靜點治療(1000 U/h),連續(xù)用藥時間為1天(24 h)。
1.2.2 研究組治療
急診經皮冠脈介入術治療的第一步驟為梗死血管打開,口服阿司匹林(150 mg)和氯匹格雷(150 mg)。隨后,為患者建立右股動脈通路,并對通道進行選擇性冠脈造影,在手術中,應合理控制術肝素含量。
觀察兩組患者的ST回落情況(治療前、治療后2 h4 h24 h)、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低血壓和休克)和再通率(堵塞和不堵塞)。
本文出現(xiàn)的所有研究數據,均使用SPSS 20.1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與比較,其計數資料“[n(%)]”均使用用x2檢驗,以P<0.05為研究有意義標準。
研究組患者的ST回落情況在治療后2 h、4 h、24 h均由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值均小于0.05,研究數據有意義。
表1 兩組ST回落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ST回落情況比較(±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2 h 治療后4 h 治療后24 h對照組 43 0.57±0.22 0.51±0.15 0.42±0.04 0.26±0.06研究組 43 0.52±0.23 0.40±0.38 0.29±0.37 0.02±0.02 P值 0.0789 0.0489 0.0278 0.0087
研究組患者中有1例低血壓患者,1例休克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為(4.65%);對照組患者中有3例低血壓患者,4例休克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為(16.28%),兩組數據P<0.05,具有統(tǒng)計學研究意義。
對照組的血管再通率為84.00%,研究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為96.00%,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45)。
隨著我國社會和科技的進步,人口相應地步入老齡化,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率持續(xù)上升,對人民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急性心肌梗死的特點是發(fā)病突然、病情嚴重、并發(fā)癥較多等,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是治療這種疾病的關鍵點。
通過上文實驗結果可以得知,急診經皮冠脈介入術在AMI治療中效果顯著,研究組的再通率(96.00%)、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4.65%)和ST回落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與相關研究報告結果一致。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發(fā)病時,在就醫(yī)條件與設施不足的情況下,患者應及時在當地醫(yī)院進行最早的溶栓治療,解除危機后,再轉往大型醫(yī)院,醫(yī)生應綜合分析患者的病情與身體情況,判定患者是否可以進行冠脈介入術治療。
綜上所述,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經皮冠脈介入術的治療效果顯著,患者病情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促進患者心肌功能的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