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前言:在高中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如何在課堂上運用情境教學,是每一名高中政治教師共同關注和關心的問題。我們實際教學中,可以從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這幾方面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以下結合我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分別進行介紹。
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意識的引入或創(chuàng)設一些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生動具體的場景,借此引起學生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他們理解課本內容,使其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政治課的學習應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脫離生活的政治課教學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鑒于此,高中政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教學目標與生活緊密結合,引導學生在他們熟悉的環(huán)境下找到學習的興趣點。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第一單元文化與生活中“文化與社會”一課時,為了使學生理解文化與經(jīng)濟、政治的相互影響、相互交融,以及能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全面的、辯證的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并能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為增強綜合國力貢獻力量的意識。上課之初,我先是引出了這樣的一個引子,如:“同學們,文化真的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字眼了,那么文化究竟在哪里?文化到底是什么?你們能舉出生活中與文化有關的例子嗎?”隨著我的講解,學生們眾說紛紜,有的學生說:“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廣場舞就屬于一種文化。”還有的學生說:“電視劇里面看到的雜技、戲曲、武術?!甭牭綄W生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我及時將課堂氛圍進行了調整,并引導學生思考“文化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文化對我們國家又有什么深遠的意義?”通過引導,學生們懂得了文化對我們的經(jīng)濟、生活、政治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文化不僅對科學技術很重要,還對推動經(jīng)濟建設,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培養(yǎng)各種高素質人才,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情境,還調動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與參與性,達到了教學目標,有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 多媒體集圖片、聲音、視音頻等為一體,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視聽需求,它的這一特性使其在教學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教師將其應用到高中政治課教學中,不僅能極大地豐富課堂資源,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還能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不妨通過多媒體來呈現(xiàn)政治學科中抽象的知識,通過對知識點形象、直觀地呈現(xiàn),來降低學生對政治學科理解的難度,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中“生活在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一課時,為了使學生初步理解我國的國家性質,并引導學生將之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比較,從理論上建立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認識。上課之初,我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播放了一些與人民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等相關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圖片名稱中的共同之處。隨著多媒體課件的播放,學生們的注意力被全部吸引了過去,很快課件就播放完畢了,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氣氛很熱烈。通過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學生們從上述圖片中看出“人民”在我們這樣的國家中地位非常的高,通過憲法中的一些法律條文學生們看到了“人民”地位是不可撼動的。這樣的教學設計,增強了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增加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們學習政治的熱情,并樹立了學好政治課的信心。
3.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有目的、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思考、分析。鑒于此,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取合適政治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經(jīng)濟生活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中“多變的價格”一課時,為了使學生了解影響商品價格的多種因素,以及理解商品供給與需求的變化對商品價格的影響,并能懂得通過學習勞動價值論,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觀念。于是,上課之初,我向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如:(1)“價值、價格、供求關系三者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怎樣的?”(2)“各種因素對價格的影響,是通過什么來實現(xiàn)的?”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可以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問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提升政治課堂教學的的有效性,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總之,高中政治教師通過情景教學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還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拓展學生知識面,增大有關政治內容的信息量。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和完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是,教師在運用這些方法時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策略,要注重質量,不能用的過多,否則也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