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輝海
受世界核心素養(yǎng)改革的浪潮影響,核心素養(yǎng)已然成為研究者們競相進行探討的話題,并逐步關注如何在學科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探索了一系列途徑,為教師的實踐提供了指導。初中是學生道德素養(yǎng)形成的關鍵階段,這個時期學生的心理已經逐漸開始發(fā)展,自我意識增強,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很容易受到社會化不良風氣的影響。同時這個時期的學生已經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自己的觀點,并逐步能夠自己明辨是非,所以這個時期對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來,學者們對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進行了非常豐富的研究。這些研究都試圖提取學生通過學習可以獲得的基本知識,同時,這些基本知識可以幫助他們生活在未來的社會中,這是他們在未來生活中必須具有的性格和能力。我把這個基本的東西比作大樹的“根”,希望這些基本的東西落到學生身上后,他們能夠適應環(huán)境,適應四季,最終長成參天大樹,就像大樹的根一樣,不管發(fā)生什么事。它們都能被移植到環(huán)境中。但是,這些本質的東西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靠一個學科形成的。這些都是整個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學科核心素質進行研究,最終共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質。
道德修養(yǎng)是學生在社會中生存所必須具備的道德意識、愛國情感和責任感。通過教學,學生正努力成為具有道德、理想、自尊、責任、高尚愛國、合作能力、辨是非能力的時代接班人。初中階段是學生心理發(fā)展的一個高速時期?,F階段學生自我意識增強。學校和家長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因此,現階段的學生容易發(fā)生叛逆,容易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同時,這一時期也是開展人生觀教育的最佳時期,因此,在初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是十分必要的,為今后形成穩(wěn)定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打下堅實的基礎。
初中階段政治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引導學生辨別是非,拓展生活知識,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然而,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使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變得困難。
1.機械記憶教學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初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中有很多活動,有些內容非常有趣。然而,很多地方的學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去參加高中入學考試。教師沒有時間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討論。大多數課堂活動主要是教學,這樣學生就可以有機械記憶。這種教學方法根本沒有達到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素質的目的。學生機械記憶的內容對未來的社會生活無能為力,與當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質的目標背道而馳。
2.考試教學、學生缺乏思考 在初中政治課上,老師總是教一些回答技巧,尋找關鍵詞,畫重點,總結一些記憶公式。這些都是準備考試,對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沒有影響。學生的學習缺乏思維過程。學習就像“吃快餐”,沒有任何營養(yǎng)。這是一個亟待改變的局面。
3.對課堂缺乏興趣、知識晦澀難懂 雖然小學有相應的思想政治課,學生對思想政治課并不陌生,但是在初中,一些知識變得抽象和難以理解,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創(chuàng)新方法,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枯燥無味”已經成為思想政治課的標簽,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也無法理解知識的真正含義。
4.實踐停留在表面、缺乏與理論的整合 新課改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表揚了學生20分鐘,學生在剩余時間里可以自由提問。甚至一些當地教師也不直接授課,讓學生講自己的知識。學校將這種形式歸類為實踐。然而,這種所謂的實踐無助于理論知識的研究。學生只能通過與他人分享理論知識的過程加深他們對理論知識的印象。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他們仍然不會用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
通過分析思想政治課存在的主要問題,不難發(fā)現原有的教學模式無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必須進行改革,為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提供多種途徑。
雖然初中生在精神和身體上都有所發(fā)展,但總的來說,他們的思想仍然不完整,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干擾。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來設計教學,讓學生能夠互相同情,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1.將教學變成靈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枯燥的教學只會讓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注意啟發(fā)式教學,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這樣學生才能重建他們的認知結構。學生可以在教學中結合相似的知識,或者調整相關的知識來增加學生的思維機會。
2.提高課堂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在學習政治的過程中,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學生更容易理解。然而,當知識與理論密切相關時,學生可能會在學習中遇到困難。
3.當前政治和生活倫理中的次要問題站在學生一邊 時事政治是初中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知識沒有在書中顯示,但是可以用在書的單位中。在八年級教科書中關于責任、愛國主義和其他單位的研究中,時事新聞可以用來解釋,這樣學生可以意識到政治知識,特別是理論知識,非常接近學生,并不是遙不可及的,他們長大后不愛國,長大后應該負責任。教師應該善于利用課堂上發(fā)生的小事來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
關注初中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他們的核心素質,是作為政治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教學工作中,我們將充分挖掘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發(fā)現學生最近發(fā)展的領域。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政治科學核心素養(yǎng),使政治科學真正發(fā)揮修身養(yǎng)性的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