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成功
近年來,教育部門相繼對一些體育教學課程進行了改革,讓教學質(zhì)量有明顯提高。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參與性,不讓其處于被動狀態(tài),而是自主展開學習。而這就要求教師除了將自行鍛煉的方法教于學生,還需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行培養(yǎng),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高。但若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高中教師均不具備深厚的教學理念,大多數(shù)教師都沒有深刻認識到讓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也未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如此就讓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升受到嚴重阻礙。所以,教師很有必要進一步研究體育教學,盡快將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提高。
教師在高中體育課堂上,應積極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主動參與其中,進而展開有效學習[1]。良好氛圍的營造有諸多方法,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展開全面的分析,將學生的實際情況結(jié)合起來,并考慮到他們的身體條件,保證設置的合理性。教師可借助部分游戲,使學生融入到學習中,保證所有學生均能夠參與課堂游戲,學習興趣在游戲中大幅提升,同時學到體育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需對教學模式予以不斷創(chuàng)新,靈活轉(zhuǎn)變課堂教學方式,注入活力到課堂體育訓練中,使之變得更加有趣,從而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主動參與其中。比如,在訓練快速跑時,可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一起做排頭抓排尾的游戲,借以讓學生主動參與,興趣大大提升,如此一來學生接受新知識也更容易,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針對具體的學習內(nèi)容,教師需展開具體的教學工作,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將教學技巧充分掌握,促進其學習熱情的不斷提升,并獲得更大進步和發(fā)展。
因為從高中階段開始,學生之間便有著不同的成長速度,所以若教師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高中體育教學中,就必須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主體地位予以尊重,尤其是男生和女生之間的差異,在跑步長度、運動強度的設置上應將男女生區(qū)別開來,進而讓學生更有信心完成任務[2]。
學習的主人翁是學生,高中體育教師不論是在教授體育知識,還是在指導學生練習的過程中,均應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突顯出來,若學生可把這一練習內(nèi)容掌握,則進行下一練習內(nèi)容的講授,如果學生尚未將某一體育項目掌握好,則千萬不能因為追趕教學進度而草率的把下一教學內(nèi)容告知。
比如,在對長跑的技巧進行講授時,第一步便是把長跑過程中最實用的呼吸方法告訴學生,并讓他們反復進行練習,但對于男生與女生的練習長度則分開控制,若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仍然不能將教師講授的長跑呼吸方法掌握,那么教師就可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結(jié)合起來,給予其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成為主體,即使在差異存在的情況下,還是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長跑練習和活動。
所謂分層教學方法即是把某一班級中的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在體育教學中按照學生體育學習能力的不同予以分層,通常分為三層:第一層是具有較強體育能力的學生,第二層是體育能力中等的學生,第三層則是體育能力較弱的學生[3]。借助分層,根據(jù)學生層次的不同為其設置不同的體育活動,進行不同難度體育知識的講授。同時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也要有所不同,以讓每一層學生均能夠接受到和自身學習能力相當?shù)闹R,所參與的活動也在自己可承擔的范圍內(nèi),讓學生在學到更多知識的同時,自信心也不斷增強,主動參與本層次的活動,且向上一層次發(fā)起沖擊,不斷努力。教師在運用分層教學方法時,還應重視評價工作,針對學生層次的不同,應從不同的方面對其展開評價。
以跳遠運動為例,教師在教學時就可對分層教學法予以利用,按照學生的跳遠能力將整個班級的學生分為三層,為每一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跳遠長度,進而將每一層次學習能力和學習目標之間的差距縮短,既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信心,也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程度的提高。
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已有明確的內(nèi)容,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說,方法也并不復雜。針對高中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也是相同,一些教師喜歡通過課堂測驗對學生一個學期的體育學習成果進行衡量,只對學生的體育技能重視,而忽略了學生的體育意識與體育精神。而隨著體育教學發(fā)展,為了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度的提高,教師一定要改革體育教學評價機制。具體而言,教師首先應將自己在教學評價中的主體地位改變,引導學生成為教學評價的主體,把教學評價的內(nèi)容改變。其次,教師可引導學生展開自評,又或是和同學互評,通過一次檢測,讓學生從多個方面(體育技能、體育精神等)客觀、全面的評價自己和同學。
結(jié)語:總而言之,在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性的提高,將直接決定學生能否將體育學好,而只有使學生們積極參與體育教學,方可讓其和老師展開良好的互動,同課程形成良好的聯(lián)系。所以,我們應在建設高中體育課程評價制度上做不斷加強,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突顯,對教學內(nèi)容與手段予以不斷豐富,把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激發(fā)出來,使之成為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