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巖
初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階段,需要受到各種正能量的引導和教育,才能在不偏離正軌的前提下獲得更好的個人發(fā)展。而語文作為一門有內(nèi)涵、有深度的學科,是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引導他們不斷完善自身的有效途徑。語文教師將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到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不僅能夠為中學生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改善課堂氛圍,還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收獲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明確的是非觀和生命觀,學會與自己、與他人和諧相處,擁有寬廣、博大的胸懷。
1.生命教育的內(nèi)涵 生命教育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正確認識自然界的所有生命,尊重、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形成完整、清晰的生命意識,不斷提升個人立足于社會的基本技能和生存能力。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主要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生命的起源、認識生命的可貴、肯定生命的意義、珍惜生命的存在,然后在實際的生活、學習中找到和實現(xiàn)自己生命的價值,并愿意為之付諸不懈努力。
2.本質(zhì)要求 現(xiàn)代生命教育要求,教育者開展的生命教育活動必須要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生存能力的同時,要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生命意識形態(tài),培養(yǎng)其高尚的品德和情操,督促他們樹立遠大理想、不斷提高個人生命的質(zhì)量,實現(xiàn)物質(zhì)和精神方面的共贏,促使他們追求更高層次的幸福生活。
課外閱讀是語文課本的延伸和補充,能讓學生掌握更全面的語文知識和能力。通過閱讀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能力、演講能力等等。但如果只是局限于課內(nèi)閱讀,學生所能掌握的知識有限。如同井底之蛙,難以寫出高水平的作文,更不會知道世界上有諸多體大思精文學著作。因此,除了課本上的閱讀之外,教師還應該根據(jù)課本題目、學生的年齡階段,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使學生能認識更多的文學巨匠,開闊眼界,腹有詩書氣自華。
1.缺乏創(chuàng)新性 在新課程之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也曾加入了課外閱讀,但只是提倡學生在課下自主閱讀,幾乎沒有將課外閱讀作為閱讀教學的補充部分。而且在閱讀方式也缺乏創(chuàng)新性,形式只局限于教師推薦書籍,學生閱讀書籍。教師很少會組織一些活動激勵學生閱讀,也缺乏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2.課外讀物的選擇不夠合理 雖然教師很少在閱讀教學中加入課外閱讀教學,但初中生正處于對課外讀物感興趣的階段,尤其喜歡看一些小說。但因為缺乏教師的指導,學生在課外讀物的選擇上有很大的隨意性,基本上都是和課本無關的課外讀物。這類讀物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但內(nèi)容卻并不一定有利。因此造成很多學生看了很多的課外讀物,但實際上都是在浪費時間,甚至對學生的價值觀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1.進行整本書閱讀和比較閱讀 語文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整本書的閱讀,并給予充分的指導。整本書閱讀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了解更透徹,使學生了解整本書的框架體系,獲得完整的閱讀體驗。比如在帶領學生閱讀《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籍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完整的故事,真正的理解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和敬畏。另外老師也可以推薦學生與之類似的書籍,比如《海底兩萬里》。通過同類型書籍的對比,除了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知識面之外,還能讓學生對同類型的書籍有更多的了解,掌握這一類型書籍的更多知識。同時,還能根據(jù)幾本書寫作方式、中心思想的不同,了解更多寫作技巧,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應該將這些課外書籍進行系統(tǒng)性的整理,方便學生自主選擇書籍閱讀。
2.個性解讀,領悟生命意義 在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個性解讀,領悟生命意義,也是在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策略之一。入選教材的課文含義都非常豐富,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心理需求或者不同的經(jīng)歷,對文意進行深度挖掘,通過閱讀的方式,聯(lián)系作者的背景,感受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感覺,可以較好的促使學生與作者的思想產(chǎn)生一定的共鳴,進而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教學活動的熱情。因此,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適當應用個性解讀,領悟生命意義這一教學策略。
3.多種對話,思考生命價值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多種對話,思考生命價值,是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策略之一。在開展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通過閱讀的方式,滲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以及閱讀能力等因素,針對各個知識基礎層次的學生,幫助其選擇合適的文學作品。帶領并鼓勵學生一起走進文本、探究文本,與本文對話,讓文字間流露的真情,打動學生的心靈。通過多種對話這種方式,讓學生可以安靜下來,認真思考生命價值。此外,多種對話還包括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與探究,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迸發(fā)思維的火花。
4.拓展閱讀,構建生命信仰 在實踐教學中,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質(zhì)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寫作能力的提高。重視語文課外閱讀教學,需要語文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拓展閱讀活動。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目標,通過多媒體的方式,為學生搜集一些文學作品,例如: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等影片,讓學生深刻體會生命的偉大意義,使學生樹立更加健康、偉大的生命信仰。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拓展閱讀,構建生命信仰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策略之一。
5.開展廣義閱讀,積淀生命的底蘊 生命教育是喚起生命意識、追求生命價值的教育。大量的閱讀,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自我修養(yǎng)。教材中選取的文本畢竟有限,所以教師應經(jīng)常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教師需要指定一些優(yōu)秀作品,或者給學生做一些推薦。在文本選擇上,教師要選擇那些學生能夠讀懂,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并能給予學生相應指引的文本?!陡道准視分泻⒆优c父母的真誠交流,可以讓學生學會理解生命的真諦,懂得感恩;《自立》是美國前任總統(tǒng)奧巴馬最愛讀的書,教導學生認識學習的過程就是追求自我獨立、自我覺醒的過程。
語文學科是進行人文教育的主要手段,而語文課堂則是教師進行生命教育、踐行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關鍵平臺。在初中語文學科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利用語文的文學之美、文字之美、意境之美等幫助學生了解生命、感悟生命,讓學生在正常的閱讀活動中汲取生命的力量,掌握提高生命價值的方法,并通過不斷努力來增加自己的生命長度,促進生命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育人”的目標,提高我國的教育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