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東
(河南省方城縣中醫(yī)院骨傷科,河南 方城 473200)
骨質疏松可致單位體積內骨脆性增加、骨強度以及骨量降低,促使椎體壓縮,引發(fā)脊柱后凸畸形[1]。三期中醫(yī)辨證治療主張在骨折早中后期通過不同中藥促進癥狀與體征改善,加快骨折愈合[2-3]。本研究用三期中醫(yī)辨證治療老年原發(fā)性骨質疏松性新鮮腰椎壓縮性骨折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78例,均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患者,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9例。觀察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60~78歲,平均(67.53±4.46)歲;骨質疏松病程3~8年,平均(5.48±1.66)年。對照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60~79歲,平均(67.54±4.52)歲;骨質疏松病程3~9年,平均(5.53±1.70)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相關標準,骨密度較正常同齡人的平均值降低超過2.5個標準差,且排除甲亢、多發(fā)性骨髓瘤等引起的繼發(fā)性骨質疏松;②具明確外傷史,腰背部腰痛、后突畸形、叩擊痛,腰部活動受限,并經影像學檢查確診。
排除標準:①椎體后緣不完整,凝血異常,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癥;②近期使用影響骨代謝藥品。
對照組用西醫(yī)非手術治療,碳酸鈣D3片(北京康遠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675)500mg,1日2次,口服。用藥12周。塞來昔布膠囊(輝瑞制藥有限公司,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40106)0.2g,日1次,口服。用藥1周。復方骨肽注射液(南京新百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0004)4mL 加入250mL0.9%氯化鈉溶液靜滴,1日1次。用藥2周。注射用鮭魚降鈣素(湘北威爾曼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52161)50IU,肌肉或皮下注射,1日1次,用藥12周。
觀察組用三期中醫(yī)辨證治療。早期用大將逐瘀湯(大黃15g、生姜3g、紅花9g、檳榔10g、桃仁9g),中期用接骨續(xù)筋湯(黃芪、煅自燃銅、煅龍骨、牡蠣各30g,黨參、續(xù)斷、當歸與懷牛膝各15g,白術、桃仁各12g,山茱萸、紅花、鹿角膠各9g,熟地20g,生甘草5g),后期用加味壯腰健腎湯(狗脊、千斤拔、桑寄生、金櫻子、女貞子、牛大力、當歸、菟絲子、延胡索各10g,雞血藤、赤芍、白術各15g)。1日1劑,水煎400mL,1日2次。用藥12周。
通過MRI檢查對骨折愈合情況進行評估,并分為Ⅰ型(T2WI與T1WI上的信號為一致均勻分布,呈現(xiàn)T2WI高信號、T1WI低信號,與正常骨髓邊界不清,即水腫型)、Ⅱ型(信號分布呈片狀或斑點狀、分布不均勻、變化混雜且不統(tǒng)一,部分呈現(xiàn)T2WI高或等信號、T1WI低信號,即不均勻型)、Ⅲ型(T2WI以及T1WI上信號變化情況與正常骨髓同步,即復原型)。
通過X線片測定椎體前緣被壓縮高度,并計算壓縮率。
通過X線片測定復位后椎體前緣增高高度,并計算復位率。
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骨折愈合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骨折愈合情況比較 例(%)
兩組不同時間段椎體壓縮率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時間段椎體壓縮率比較 (±s)
表2 兩組不同時間段椎體壓縮率比較 (±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39 0.38±0.05 0.17±0.03 22.491 0.000觀察組 39 0.39±0.05 0.08±0.02 35.950 0.000 t 0.883 15.589 P 0.380 0.000
兩組不同時間段椎體復位率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不同時間段椎體復位率比較 (±s)
表3 兩組不同時間段椎體復位率比較 (±s)
組別 例 治療7天 治療6個月 t P對照組 39 0.35±0.16 0.33±0.13 0.606 0.546觀察組 39 0.71±0.15 0.71±0.16 0.000 1.000 t 10.251 11.511 P 0.000 0.000
由于老年人合并基礎疾病多,麻醉及手術耐受性不佳,臨床上對于未伴有神經癥狀且骨折穩(wěn)定的原發(fā)性骨質疏松性新鮮腰椎壓縮性骨折老年患者多用保守治療。西醫(yī)綜合治療方法包括確保充分臥床休息、使用抗骨質疏松藥品、予以功能鍛煉指導等,但康復時間較長[5]。
中醫(yī)認為,骨折早期,局部經絡受損,瘀血阻滯,氣機失調,引發(fā)疼痛,當化瘀活血、止痛消腫,以加快疼痛癥狀緩解與骨折愈合,便于功能鍛煉。骨折中期,斷骨連而不堅,瘀阻腫脹漸退,當接骨續(xù)筋、活血和營,以加快成骨細胞的分化與增殖,利于骨折愈合。骨折后期,關節(jié)功能未完全恢復,筋骨不甚強健,而腫脹瘀阻已消,加之久病正氣需,當調養(yǎng)氣血、補益肝腎,以促使骨折愈合。早期大將逐瘀湯方中大黃攻積導滯、通經逐瘀、通便瀉熱,檳榔行氣、消積、導滯、緩瀉、通便,生姜溫暖中焦脾胃,桃仁、紅花活血化瘀。諸藥合用,共奏通經止痛、化瘀活血通氣之效[6]。中期接骨續(xù)筋湯方中鹿角膠、熟地、山茱萸強壯筋骨、滋補營血,黨參、當歸、黃芪、紅花、桃仁活血、養(yǎng)血、益氣,續(xù)斷、煅龍骨、懷牛膝通絡續(xù)筋[7]。后期加味壯腰健腎湯方中延胡索、赤芍、白術止痛活血、益氣健脾。
三期中醫(yī)辨證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性新鮮腰椎壓縮性骨折可促進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