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薇薇
摘? 要:頭孢米諾鈉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抗生素類藥品,醫(yī)療人員在對其進行應用時,一般會通過注射的方式來給病人使用這種藥品,同時還會在其中加入一定氯化鈉以及醫(yī)療注射用水,在配置注射液時,必須要測定好藥品的含量,避免出現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的狀況。而在測定頭孢米諾鈉時,可以選用雙波長分光光度法,精準確定配伍工作的穩(wěn)定性。
關鍵詞:雙波長分光光度法;頭孢米諾鈉;含量;配伍穩(wěn)定性
醫(yī)療人員在對各種不同的藥品進行應用時,需要結合藥品的具體特點來以正確的方式發(fā)揮出藥品的作用,在應對抗生素類藥品時同樣需要根據患者以及藥品的情況來確定應用方法。給有抗生素使用需要的患者使用頭孢米諾鈉藥品時,需注意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因為在對其加以應用時,醫(yī)療人員會通過運用雙波長分光光度法來測定主要成分的含量,以此來確定其他成分的實際配制情況。
1 測定技術應用原理
運用雙波長分光光度法對抗生素藥物測量,這種測量手段屬于定量性的測量方式。在具體的成分含量測定過程中,可運用導數光譜法、三波長法以及雙波長法,這些測量方法均具有定量化的特點,而雙波長型分光光度法的實際使用頻次更高,相比其他測定技術,其應用過程更加簡便,能夠適用的成分種類也比較豐富。技術人員可根據測定條件來選用系數倍增法或者吸收波長法來完成測定任務。
頭孢米諾鈉藥物具有抗厭氧菌、耐酶以及廣譜的特點,因此醫(yī)療人員對其加以應用時,往往會將其中加入葡萄糖、氯化鈉以及注射用水等,將各種成分進行配伍,進而配制出可給患者使用的注射液。在這種使用情況下,需應用可靠且應用效果較好的測量手段來完成測定有效成分的工作,確保注射液中的頭孢米諾鈉物質的含量達標,否則抗生素的藥效將會受到影響,根據成分含量,來調整配伍處理工作。
2 測定實驗分析
2.1 實驗材料分析
V一265FW可見紫外分光光度計;注射用頭孢米諾鈉;果糖注射液;轉化糖注射液,250mL含果糖、葡萄糖各6.25 g;水為注射用水。
2.2 實驗過程分析
實驗人員需先將合適的波長找出,將水溶液與頭孢米諾鈉物質結合,波長范圍為200到400nm,對相關物質被吸收情況進行考察,找出吸收率達到最高的位置,為273nm,同時還需對轉化糖以及果糖的吸收度加以有效測定,在測定過程中還需對一些會造成干擾性影響的因素進行有效關注與消除。在后續(xù)實驗環(huán)節(jié)中,需對相應的線性關系、實驗的穩(wěn)定性與精密型進行有效考察,在配伍穩(wěn)定性測定環(huán)節(jié)中,應當重點觀察配伍液的顏色以及澄明度,對氣泡數量進行了解,除了觀察溶液之外,還需測定pH值。
為了徹底地消除相應的測定干擾因素,研究人員需要采用等吸收的方法來進行消除。將273nm波長定為標準,然后選擇果糖和轉化糖兩種不同形式試劑的波長來進行比對,最終確定波長。
在對頭孢米諾鈉水溶液進行配置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精密配置,在不同的波長范圍內測定不同濃度溶液的吸收程度。經過計算可以看出,在不同范圍內的頭孢米諾鈉的濃度和紫外吸收程度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在15-50mg·L-1范圍內的線性關系最為明顯。
研究人員需要對25mg·L-1溶液進行測定,分別在4小時內,按照時間的差異性至少進行5次,同時對于相關的數據信息進行記錄。另外,研究人員還必須保證24小時之內的光譜不出現任何的變化。
模擬臨床頭孢米諾鈉常用濃度取頭孢米諾鈉1.0g,分別與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和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配伍,取該兩種配伍液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按外標法計算輸液中頭孢米諾鈉的含量。
取頭孢米諾鈉1.0g分別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和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各配制3份,分別置于4、25、37℃恒溫條件下,取上述溶液在自然光下于0、1、2、4、8h分別取樣觀察溶液澄清度與顏色的變化。結果8h內溶液澄清(淺于黃色5號標準比色液),符合規(guī)定。
在觀察溶液澄清度與顏色變化的同時,取樣測定不同配伍輸液中頭孢米諾鈉的含量、pH值,以0h配伍液中頭孢米諾鈉含量為100%,計算其它時間內不同配伍輸液中頭孢米諾鈉溶液含量。溫度對不同配伍輸液中頭孢米諾鈉溶液含量、pH值的影響注:含量為相對于0h配伍液中頭孢米諾鈉質量濃度的百分比值。
為了對藥品的回收率進行測定,研究人員取出定量的頭孢米諾鈉藥物,用果糖和轉化糖等溶液進行溶解。然后,將溶液稀釋,然后用水溶液作為比對,對回收率進行測定。
以頭孢米諾鈉與輸液比例為1:100進行配伍液的制備,分25℃,37℃兩組放置,于0、2、4、6、8、24h觀察有無澄明度、顏色的改變,有無氣泡產生。測定pH值及含量。確定物理性質穩(wěn)定。
3 實驗結論
頭孢類抗生素在當前的臨床醫(yī)療活動中極為常見,本文研究的這種頭孢米諾鈉是極為常用的頭孢類藥物,其可以與青霉素結合的蛋白物質表現出極強的親和力,與肽聚糖穩(wěn)定結合的同時,還能給細胞壁合成帶去一定的抑制性影響,進而使脂蛋白與肽聚糖無法有效結合,強化溶菌效果。該藥品在相對較為短暫的使用時間之內就可以展示出極強的殺菌效果,即使在最低的抑制濃度的條件下,仍舊可以呈現出殺菌作用,在多種使用情況下都可以呈現出極佳的殺菌作用。
在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不需要進行過多的過于復雜的操作,實驗時間相對較短,成分測定的效率極高。在對干擾組分進行確定時,只需要找出少量的等吸收波長,待測成分給測定結果帶去的影響可被直接消除,在配制轉化糖、果糖等類型的注射液時,可形成羥甲糠醛,在284nm處可以達到最大吸收,但是在273nm處會受到較多的干擾,因此應當選用正確的方法來將多種干擾性因素消除。
運用該種方法時,可以發(fā)現其實驗回收率合理,最終的實驗結果極為可靠。轉化糖、果糖可以與頭孢米諾鈉藥品配伍,且注射液的酸堿度在3.0到6.5之間,頭孢米諾鈉在這種弱酸性的條件下不會被嚴重破壞。對轉化糖與果糖的情況進行進一步考察時,還需就起穩(wěn)定性展開進一步考察。
本次研究中主要對雙波長分光光度法的工作原理進行分析,并且通過具體的實驗來研究這一方法在測定頭孢米諾鈉含量以及配伍穩(wěn)定性方面的應用。這種方式在醫(yī)藥研究領域受到了高度關注,并且已經得以推廣。
雙波長分光光度法在對共存組分不分離定量測定時操作簡便,在普通分光光度計上均可進行測定。目前,雙波長分光光度法已在新一代電子計算機控制的分光光度計如普析通用公司TU-1800PC,TU-1901等儀器上被設計為一種專用的測定如計算程序,使得采用這一分析方法進行的測定和計算均可自動進行,因此,雙波長分光光度法解決共存組分不分離定量測定中必將得到廣泛的應用。
4 結束語
本文首先分析了雙波長分光光度法的測量技術原理,醫(yī)療人員可圍繞這一應用原理來展開相應的成分測量實驗,并對最終測得的數值加以驗證,確定實驗的合理性。運用這種成分測量方法來應對頭孢米諾鈉成分測定任務時,測量過程相對簡單,結果精準,技術人員可直接應用相應的計算程序來進行自動化的計算,即使不預先進行成分分離處理工作,也可獲得精準的測量結果。
參考文獻
[1]王偉.雙波長分光光度法測定頭孢米諾鈉含量及配伍穩(wěn)定性[J].科學與財富,2015(7). 8:187-188.
[2]李瓊霞, 黎曉欣, 廖輝.雙波長分光光度法測定化橘紅中總黃酮的含量[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7(9).26:11-13.
[3]周洋.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注射用頭孢米諾鈉的含量[J].中國科技投資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