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穎
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不只是要求學生可以掌握最基本的寫作方法,還要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具體情況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手段,不斷挖掘學生潛在的能力。個性化的作文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立足于學生實際情況,充分尊重其個性發(fā)展,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現(xiàn)實的意義。本文主要介紹了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途徑,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參考意見。
一、注重生活素材的合理運用
為了保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基于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要求,語文教師應該高度重視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活素材的合理運用,根據所選用的小學語文作為教學內容,注重從日常生活中收集寫作素材,適用于語文作文教學,通過一些常見的生活事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善于收集生活素材的能力以及提高作文寫作水平。
比如:講解《我身邊的英雄》主題作文時,語文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其從實際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根據自己的思路完成寫作比如:將醫(yī)生、警察當做生活中英雄,也可以將自己的父母作為身邊英雄等等,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文字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進而保證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表達水平等綜合素質得到全方位提升。
二、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語文作文教學方式
為了保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可以滿足素質教育的有關要求,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語文作文教學的具體狀況,注重教師方式的創(chuàng)新,通過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語文作文教學的生動性及有趣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個人情感的能力,保證小學生寫作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多媒體技術將動畫、視頻、音頻以及文字等集于一體,通過多媒體技術有效開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實現(xiàn)對一些語文抽象知識的具象化,使得學生加深對所學寫作知識及寫作技巧的理解。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和多媒體設備,以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具象化占星師語文知識,創(chuàng)建合適的教學情境,為順利開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提供有力保障,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按照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點,根據所選擇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相關的作文主體,充分利用課下時間通過網絡查找、圖書館查找等方法收集關于作文主題的信息,主要包括視頻、文字以及圖片等等,合理設計能夠適用于語文作文教學的幻燈片,并且在課堂教學中結合一些理論知識的將手,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幻燈片展示給學生看,使得課堂教學趣味性大幅度提高,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注意力,提升學生的思維活躍度。
比如:講解《我最喜歡的動物》主題作文時,教師為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可以結合該主題,綜合運用網絡和圖書館,收集和主題作文向相關的圖片、音頻等資料,而且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該主題有關知識點的講授,運用多媒體設備將課前所收集的視頻向學生展現(xiàn),使學生自由選擇個人所喜歡的動物完成寫作,對自己喜歡的動物作出更加深入的觀察。從細節(jié)著手,對動物的外形和習性進行描述,在寫作中融入自身的感情,以此提升小學生寫作水平,從而達到提高小學語文作為教學水平的目的。
三、引導學生積累大量的作文素材,為寫作奠定堅持基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學生都不喜歡寫作,甚至談到作文直搖頭。關鍵原因,并不是小學生天性就不喜歡習作或者根本對寫作沒有任何興趣,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沒有重視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日積月累,更加不會正確引導、嚴格監(jiān)督學生在日常的語文學習中有目的的積累各種寫作素材,讓學生不知道怎樣寫作文,也不會運用語言表達自己所見所想的事物。要想改善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困境,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教材知識時積累作文素材。然后,要求學生在日常的課外閱讀中學會積累。時間長了,學生必定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喜歡,使他們在閱讀中和學習中能夠善于動手摘抄好的語句,而且寫下自己的感悟。學生不只是要喜歡習作,還要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提升寫作的主動性。
比如:講解《匆匆》課文時,教師在閱讀中首先要求學生勾畫課文中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句子,比如“在默默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走,像針尖一樣流到大海里?!睂W生還可以在摘抄本上抄下這些句子,利用課余時間背誦。而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要講解學生所勾畫的好句子,應該讓學生意識到其好的原因,為何人們喜歡。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對寫好句子的技巧數(shù)量掌握,從而促使學生寫作能力得到提高,確保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能夠正常進行。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學生寫作的前提是閱讀,而且寫作有助于學生對文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必須要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收集美好的詞句,對寫作技巧及特點有所了解。通過該方法,從不同方面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 ,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推薦和學生相適應的讀物。
比如:講解《一個男孩子必讀的書》時,課文中重點介紹了《魯賓遜漂流記》的主要內容,在課堂教學完成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自己閱讀這本書,對故事的情節(jié)加深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布置相關的任務:通過閱讀完整本書,文章主要刻畫了哪些人物?你認為哪個人物好?寫出具體原因。采用該方法,使得學生將讀和寫縣各級河,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并且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身體特征以及個人愛好,給學生推薦一些相關的中外名著,包括《海底兩萬里》、《中外神話故事》等等。通過閱讀這些課外書本,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點,學生在寫作中更加得心應手,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五、將寫作教學和學生主體理念進行有機結合
現(xiàn)如今,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課題,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追,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性?,F(xiàn)代小學生都有較強的個性,寫作中也經常展現(xiàn)出他們的主體性,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的作品,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和寫作主動性。對于學生寫出的一些具有特色的作品,應該給予精神鼓勵。
比如:講解《我的母親》主題作文時,很多學生都是從母親對自己無私的愛和父親工作的辛苦等方面入手描述的,但是仍舊有一名學生從母親的缺點入手描述的,希望母親對自己可以不要那么嚴厲,對自己有更多的關心。教師不能全盤否定這種獨特的寫作入手點,應該適當?shù)墓膭睿悦庀魅跛麄兊膭?chuàng)新主動性。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采用互評文章的方式充分體現(xiàn)出他們的主體性。學生對文章進行評價是應該以別具一格的視角為出發(fā)點,防止教師評價缺乏多元化。同時,也使學生在閱讀其他學生作品時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從而更好地鍛煉學生作品賞析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式已經盛行兩千年,傳統(tǒng)的教師方式直接影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當前我國教育者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式,但是這種教學方式是存在不足的,比如:作文內容不符合實際、作文素材單一等等,在某種程度上對小學語文作文效果會產生重要影響?;诖?,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進一步深入探索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問題,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制定應對措施,既要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時效性,又要不斷發(fā)展學生的作文素養(yǎng)。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該注重生活素材的合理運用,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語文作文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累大量的作文素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將寫作教學和學生主體理念進行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