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琪
離婚是配偶在生存期間依法解除婚姻關系的行為,它不僅解除了夫妻之間的人身關系,也終止了夫妻之間原有的財產關系。 離婚夫妻財產分割是婚姻制度的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夫妻財產關系日益多元化和復雜化,作為夫妻共同財產的表現(xiàn)形式也越來越多,財產的數(shù)量較過去也有了很大增長,離婚時夫妻財產的分割作為離婚的重點倍受關注,已經成為婚姻訴訟中雙方當事人爭議最多、問題最多的部分,是離婚案件中的焦點和難點問題。
一、夫妻共同財產的界定及范圍
夫妻共同財產通常意義上屬于以物質形式存在的財產以及可支配、可利用范疇的非物質形態(tài)的財產。根據(jù)《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共同財產包括雙方的薪資獎勵、工作收益、智力成果收益、繼承所得以及遺贈所得財產等,雙方對于以上的財產收益具有同等的權力。由此可見,我國的夫妻共同財產制度采用的是婚后所得共同制,也就意味著除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有約定在先或者擁有獨屬于一方的個人財產外,在婚姻存續(xù)期間,夫妻兩人所擁有的、賺得的財產都可以視為共同財產。夫妻共同財產是由于夫妻關系的確立而具有的法律效力,因此雙方享有平等的財產所有權。
二、離婚財產分割原則與方法
1、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直接關系到離婚雙方的切身利益,依照《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guī)定,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注意貫徹以下原則:堅持男女平等原則,堅持照顧女方及子女利益的原則,堅持離婚損害賠償原則,堅持經濟幫助原則,堅持照顧無過錯一方的原則,堅持不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的原則,堅持有利于生產生活的原則。
2、離婚財產分割方法
離婚時,對于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由夫妻雙方協(xié)商解決。 協(xié)商解決是承認和尊重共有人的財產共有權的必然結果,是意思自治原則的具體體現(xiàn)。如果夫妻雙方對于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分割問題上存有爭議,不愿意協(xié)商或者協(xié)商不成時,由人民法院依法判決。當前分割離婚財產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最常見的財產分割方法是實物分割,還有競價分割、變價分割和作價賠償。
三、離婚訴訟中的財產分割問題
1、對知識產權有關收益的規(guī)定有失公允
最高院對《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三款有關夫妻對知識產權收益的司法解釋是,“知識產權的收益”是指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實際取得或者已經明確可以取得的財產性收益。法定共有財產是指在婚姻存續(xù)期間即合法婚姻從領取結婚證之日起,到配偶一方死亡和離婚生效時止,配偶一方或雙方所得的財產。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知識產權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但此條只強調了收益所得的時間,而忽視了知識產權的取得時間,在適用時會出現(xiàn)不公平的現(xiàn)象:一是一方在婚前所取得的知識產權,婚后所得的收益卻歸夫妻共同所有,這其實是對一方智力成果的剝奪;二是婚后所創(chuàng)作的知識產權,卻在離婚后歸配偶一方所有,對另一方也顯失公平。
2、缺乏對無形財產的相關規(guī)定
夫妻共同財產中無形財產的比例甚至于超過有形財產,無形財產可以體現(xiàn)為人力資本、智力投資,如工作技能、知識能力等不可視物。司法實踐中常見的案例就是: 夫妻財產被用于支持一方出國深造、完成學業(yè)等,而在雙方感情破裂請求離婚時,雙方可供分割的財產較少,共同財產基本轉化為被支持一方的知識或技能。如何維護支持一方的付出和合法利益,實現(xiàn)《婚姻法》中男女平等、保護弱勢一方權利的基本原則成為值得令人深思的問題。
3、對家庭付出較多一方的勞動價值認定不足
現(xiàn)代家庭常見情況是一方在外工作養(yǎng)家糊口,另一方在家中處理日常事務照顧子女,即
“男主外,女主內”。一般男方有經濟來源,即便離婚對于男方而言較少會在經濟上陷入困境; 女方由于在家庭生活中投入較多精力,往往辭職后專職喂養(yǎng)孩子,較少關注外界生活,這也意味著此時女方若失去丈夫這個經濟來源,極易陷入困境,無論是生活上還是精神上。但這種犧牲人力資本投入家庭所遺失的機會成本和發(fā)展機遇是難以用金錢來衡量的,即使付出一方投入了較多的精力和時間,在法律上也難以通過合理有效的途徑為自己的勞動價值請求相應的補償。
4、將生產經營所得一并歸為共同財產
當前我國婚姻法中,對于夫妻共同財產已經確定為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內生產經營的所有所得,雖然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中的所得能夠被認定為共同財產,但是不能將所有從事生產經營所得的收益都認定為共同財產。對于夫妻共同財產,應該認定為婚姻關系內雙方共同從事生產經營獲得的收益,或者一方在婚姻關系期間以夫妻共同財產從事經營所得的收益,但是如果一方以個人財產從事的生產經營獲得的收益,應該歸其個人所有,否則會損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但是我國的物權法還存在著很多的漏洞,對于婚姻關系中的其共同財產的界定,這是考慮的情感和家庭發(fā)展,卻沒有考慮到夫妻雙方中的個人財產保護。
5、將分居期間的所得財產認定為共同財產
離婚訴訟是夫妻關系極度惡化的結果,往往在離婚訴訟之前,夫妻雙方已經有了長時間的分居,所以我國法律中認為分居期間各自的債務都為個人債務,但是卻沒有說明該期間的收入和所得。我國法律中對于夫妻共同財產的界定基礎,就是雙方在婚姻關系的持續(xù)期間內履行自身的各項義務,并且在經濟和生活上產生聯(lián)系,但是如果夫妻雙方分居,各自的財產已經完全分離,且各自并沒有共同的義務,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分居期間的所得,就不應該被納入共同財產,而且要將其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對其進行保護,否則在財產分割上就會出現(xiàn)不合理之處,使得雙方的矛盾進一步加劇。
四、完善離婚訴訟中財產分割制度
1、共同財產范圍的立法完善
對夫妻共同財產部分的規(guī)定,現(xiàn)行《婚姻法》中,第十七條和第三十九條有相關規(guī)定,司法解釋中也有對上述條文的進一步解釋,但在這些法條和法條的解釋中缺乏對人力資本和知識產權收益方面的相關規(guī)定。法律既然已經承認了人力資本家務勞動的價值,并且要在離婚時做出補償,就有必要對人力資本的價值進行具體化和量化。在立法中應該加上諸如對人力資本的認可以及計算方法的規(guī)定。同時需要進一步將知識產權的收益以其取得時間為標準來確定,而不是僅從婚姻關系的存續(xù)期間是否取得知識產權,即以收益時間做標準來確定。
2、完善約定財產制
由于我國婚姻法中,對于夫妻雙方的共有財產界定比較模糊還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之處,所以我國很多夫妻在正式確立婚姻關系之前,會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或進行約定,對個人財產進行明確,但是在該過程中,如果任意流程出現(xiàn)的問題或者相關的證明不完善,就會使得該約定流于形式,無法在離婚訴訟中發(fā)揮效用。因此我國必須要完善約定財產制,對于婚前財產的約定和公正進行完善,對約定的形式、范圍和流程進行明確,從而使夫妻雙方在約定時能夠遵循合理的流程,保證約定的法律效力。
3、完善舉證責任分配
在婚姻關系中,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經常會出現(xiàn)很多的糾紛,所以訴訟方會提出自己的訴訟請求,要求獲得更多的分割財產,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遵循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要求訴訟方進行舉證,提供充足的證據(jù)??墒沁@種制度在實施的過程中,訴訟方通常會處于弱者,無法提供充足的證據(jù),所以無法進行有效舉證。
4、優(yōu)化共有財產清算方法
在離婚訴訟的財產分割過程中,財產分割之前首先需要對共有財產進行清算,估算出共有財產的大致價格,然后對其進行公平的分割,但是在分割的過程中,由于對無形財產的估價不準確,或者財產的調查取證工作存在問題,會影響到最終共有財產的價值計算。因此在進行共有財產的估算時,必須要采用先進的計算方法,為當事人提供計算個人應得財產的依據(jù)保證雙方在財產分割中的合法利益。
參考文獻:
[1]蔣冬梅、曾茵茵.論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制度的完善[J ].法制博覽.2018(14)
[2]王艷艷.論離婚訴訟引起的財產分割[J ].法制與社會.2016(31)
[3]張濤.論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問題[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0)
[4]周建蓉. 論我國離婚夫妻財產分割法律制度——以無形財產分割為中心[M ].暨南大學出版社,2013(6)
[5]張硯哲.離婚財產分割協(xié)議相關問題探析[J ].長沙大學學報.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