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音樂課因為其具有審美性和鑒賞性深受學生喜愛,在小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感知。在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推進下,音樂課要擔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職能。音樂屬于藝術范疇,音樂的教學要以提高學生藝術修養(yǎng)為最終目的。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課堂抑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丟失了音樂課堂的藝術氛圍,為提升當前小學音樂教育質(zhì)量,本文主要研究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效率的方式。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效率;策略
一、小學音樂教學現(xiàn)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音樂教育在所有學科中并不如數(shù)學語文英語等受到重視,被視為“偏門科目”,這是因為音樂等科目不被列入學生升學成績之中,對考試沒有輔助作用,因此在教學中長期被家長和學校忽視。然而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思想認為學生應該全面綜合的發(fā)展,音樂課成了素質(zhì)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點內(nèi)容。
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依然存在很多應試教育思想下遺留的問題。學校在音樂教育上的投入較少,直接影響音樂老師的師資隊伍建設,無法吸引到專業(yè)能力強、綜合素質(zhì)較高的音樂老師。樂器是音樂教學中重要的工具,由于資金投入力度較小,在樂器設施等方面的條件十分貧乏,導致學生在無法對音樂的產(chǎn)生有深入的了解,在學習中音樂和樂器相互孤立,不利于小學音樂教育的開展。其他主門學科侵占音樂課堂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嚴重縮短了學生的音樂教育時間,制約著小學音樂教學效率。
二、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轉(zhuǎn)變教學觀念
要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效率,首先要明確音樂影響著小學生的藝術和審美能力,對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音樂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校和家長都應提升對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正確認識小學音樂教學的實際意義,改變教學觀念。
對音樂教師來說,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首先要清晰認識音樂教學的本質(zhì),制定正確的音樂教育價值觀念和教學目標,認清學生在音樂課堂的主體地位,了解學生的共性和個性,密切關注學生的音樂體驗及學習效果,及時對音樂教學工作進行反思、對教學理念進行革新,改進教學方式。此外對學校的音樂教育工作要提出自己的實踐得出的意見,不斷加強學校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營造良好的音樂教學環(huán)境,形成良性的音樂教育心態(tài),督促音樂教學的發(fā)展,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
(二)注重學生的音樂體驗
小學生充滿了對于新奇事物的好奇和探索欲,這份好奇心會提供給小學生強勁的動能,挖掘出學生自身的潛力。音樂教學應當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質(zhì),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音樂體驗。味提高學生在音樂課堂的體驗,增強學習興趣,教師要對課堂教學進行精心設計,加入能使小學生產(chǎn)生興趣的相關內(nèi)容,調(diào)整原有教學內(nèi)容,對教學方式、氛圍等進行改進,增強音樂教學的吸引力,強化學生的音樂體驗,提升小學生對于音樂的自主學習興趣。
多媒體設備和一些基礎樂器在當前我國的大多數(shù)小學中,基本上都已配備齊全,在音樂教學工作搭配使用有較強的實用性,不僅展示了音樂的魅力,還有效提升音樂教學的課堂效率。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音樂老師應當提前準備好多媒體課件以及相關樂器,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與教學有關的動畫或音樂短片的播放,讓學生迅速進入到音樂的審美環(huán)境中。樂器的加入使學生有新的體驗,能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歌唱和學習樂器進度中來,樂器和多媒體的搭配使用讓學生能夠形成對于音樂的基本認識和對音樂的具體感知,有助于養(yǎng)成學生對音樂方面的興趣愛好。
多媒體設備為音樂教學提供了更多角度,改善了傳統(tǒng)教學當中單調(diào)的教學模式,學生不再抽象的學習音樂知識,而是可以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樣化的途徑進行音樂體驗,讓學生感受音樂的具象美,對學生的感官進行綜合性刺激,留下更為深刻的音樂體驗,強化了學生對于音樂的探索、感知、理解能力。
音樂教學應當正確、合理地使用多媒體設備來提升小學生的音樂體驗,以防過猶不及,對教學效率產(chǎn)生不利影響。教師也應當掌握多種樂器的演奏方法,通過多種樂器的演奏和配合,讓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不同樂器演奏帶來的音樂美感,加強學生音樂體驗,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三)提升音樂老師專業(yè)素養(yǎng)
音樂老師應具備音樂專業(yè)素質(zhì)和綜合素質(zhì),因此在任用小學音樂教師時,應適當提升對于音樂教師的專業(yè)要求,增高小學音樂老師的入選門檻,提升音樂學的層次,構建同時具備專業(yè)性和個人綜合素養(yǎng)的小學音樂師資隊伍。為了提升教師提升自我的積極性,增加競爭壓力,教學質(zhì)量水平評估應該和待遇直接掛鉤,敦促音樂教師不斷提升教學水平,改進音樂教學模式。
(四)強化課堂評價功能
合理有效的教學評價有利于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評價系統(tǒng)能及時反饋課堂教學的效果,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得到優(yōu)良的評價,能夠保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忱以及學習積極性。由此看出,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環(huán)。這也警示了小學音樂老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發(fā)掘?qū)W生的優(yōu)點,對其進行適時的表揚與鼓勵,善用評價功能,增強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自信,提升音樂教育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金榮.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6(23):44.
[2]吳秋月.關于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思考[J].學周刊,2014(25):98.
作者簡介:
袁慶敏,山東省青島市,青島膠州市張應鎮(zhèn)張應小學。 ng=EN-US>
葉圣陶先生說:“‘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yōu)先權應屬于作文的本人?!睂懲暧幸粋€秘訣——讀。讀自己寫的,會發(fā)現(xiàn)是否通順合理。
例,看圖寫話《放風箏》。一個學生初稿這樣寫:昨天晚上,小明很早睡覺。今天早上,他天一亮就起床吃飯。一吃完早飯,就背著書包上學去。放學回家,書包一放下,就拿起風箏來到小河邊放風箏,他一邊跑一邊放,風箏飛得好高。小明高興地笑了。
指導改后:今天,陽光明媚。小鳥在柳枝上放聲歌唱。小明放學回家,書包一放下,就拿起風箏來到青青的小河邊。他一邊跑一邊放線,還不停地喊:“飛!飛??!快飛??!”這時,好像是風爺爺在風箏背后一推,風箏起飛了,越飛越高,飛向高遠的藍天。小明高興得又蹦又喊:“好玩!真好玩!”。直到太陽落山了,小明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寫話源于生活。寫物寫景都把他看作人來寫。使之賦予對話,賦予童趣,賦予生命。這樣寫作就有創(chuàng)新、有想象力、有生命力。
參考文獻:
[1]陳敏.低段語文教學寫話能力培養(yǎng)探究[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8,20(04):123-125.
[2]周小娟.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探析[J].教書育人,2018(28):48.
作者簡介:
葉盛天,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梧桐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