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好書不讀不知其妙?!白x”是閱讀教學的根本。好的朗讀可以穿越語言文字,還文本以形象,化文境以心境。只有全身心浸染于語境之中去朗讀,才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在教學工作中,還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朗讀提高法,因為這是一項長期而又細致的工作,所以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朗讀;重要性;提高方法
朗讀能力是語文學科最為基礎(chǔ)的能力之一。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朗讀習慣十分重要。學生通過朗讀能夠準確地掌握課文內(nèi)容,感受文章中所描述的情境,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意圖,也能夠通過有效的朗讀讓小學生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文素質(zhì)和能力。小學生在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上是一個關(guān)鍵時期,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促使小學中段學生在語文朗讀中茁壯成長。
一、 朗讀的概念
所謂的朗讀,就是指聲音清楚、響亮地讀,就是把無聲的書面語言轉(zhuǎn)化為有聲語言的再創(chuàng)作活動,通過朗讀可以聲情并茂地把書面語言融情于聲,從而變?yōu)楦挥懈腥玖Φ目陬^語言?!墩Z文課程標準》對各階段朗讀訓練都有明確要求:第一學段(1~2年級)要求“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學段(3~4年級)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學段(5~6年級)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 朗讀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小學各年級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在閱讀中陶冶孩子們的情感,激發(fā)想象?!边@就說明,朗讀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訓練手段,不能簡單地認為朗讀是把書面語言還原成口頭語言,它不但有助于強化記憶,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素質(zhì),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感悟文章的美學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整體水平。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流傳千古的名言,也總結(jié)了古人寶貴的治學經(jīng)驗,包含著我國古代語文教法的精髓。從孔夫子到陶行知,幾千年來,他們便是讓學生認真朗讀范文。在這朗讀的過程中,漸漸進入詩文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從而受到了審美的教育,陶冶了情操,發(fā)掘了知識瑰寶,提高了鑒賞與成文能力,事實證明,注重朗讀教學,這個為古人沿用千載的傳統(tǒng)教法,不僅不可擯棄,而且應(yīng)該很好地繼承發(fā)揚。
因此,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只有熟練掌握朗讀提高方法,才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三、 朗讀能力提高的方法
(一) 培養(yǎng)學生朗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會激發(fā)起無窮的潛能,要充分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使學生形成從“要我讀”轉(zhuǎn)為“我要讀”的良好的朗讀意識,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提高他們表情達意的能力。
(二) 保證朗讀時間
要給學生朗讀的時間,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業(yè)余,都得充分安排他們的時間進行朗讀,朗讀的時間要到位,不能淺嘗輒止,草草了事。
(三) 加強朗讀指導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朗讀應(yīng)注重方法指導,才能有目的地解題釋疑。如果讀而無法、讀而不得法,那么就算讀了又讀,但那種味道還是難以深深地品味出來。在朗讀訓練時,教師一定要靈活而有效地指導朗讀,提示朗讀的方法,及時進行點撥。
(四) 開展朗讀活動
在閱讀教學中,要經(jīng)常開展“朗讀會”“故事大王”“兒歌表演評比”等朗讀比賽活動,在學生中評出“朗讀擂主”“故事大王”“最佳演員”。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讀書成績,感受讀書的歡樂,提高朗讀能力。
(五) 注重朗讀技巧
傾聽到悅耳動聽的瑯瑯書聲,朗讀過程中必須注意語調(diào)、重音、停頓、語速等多方面細節(jié),這樣才能達到學習的效果。
(六) 注重朗讀形式
學生們可以采用多種課堂朗讀形式來提高朗讀能力。比如:分角色朗讀,這種朗讀方式對于戲劇作品和小說中的對話描寫的語段較合適,有利于學生對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美讀,即表情朗讀,這種朗讀方式往往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對于語言和意境較優(yōu)美的詩歌和散文較適合。教師可播放課文朗讀錄音讓學生比照感悟;情境讀——增強情感滲透力情感體驗;學生比賽朗讀,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激發(fā)學生朗讀積極性,感受比賽樂趣;自選展示讀,;配樂朗讀——歌曲有著優(yōu)美的旋律,又有著美好的意境。配上樂曲來朗讀,可以營造情境,能使學生盡快進入角色,活躍課堂氣氛,愉悅學生的心情,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課文內(nèi)容;誦讀,即背誦,這種朗讀方式也適合于古詩文教學;小組自由讀,學生互相提高小組內(nèi)自由讀書的形式很多,可以采用自己讀的方式,因為自己讀不受速度的限制。高效率的朗讀課應(yīng)是耳聽、眼看、口讀、腦想,“全頻道”式接受、“多功能”協(xié)調(diào)、“立體”式滲透。
總之,激發(fā)朗讀興趣讓學生樂讀,保證朗讀時間讓學生多讀,加強朗讀的有效指導,注重朗讀評價藝術(shù)和讀悟結(jié)合,巧用多種朗讀形式可以讓學生盡可能地獲得朗讀的技能技巧,從而形成言語能力,促進學生語感形成,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但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好培養(yǎng)方案,運用科學的方法,不斷地增強學生的朗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孫永清.淺談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J].教師,2010(13).
[2]郭銀放.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訓練[J].魅力中國,2010(01).
[3]張偉.淺談低年級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華章,2011(14).
[4]楊會賢.淺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J].學周刊,2011(08).
[5]朱小錦.重視小學語文的朗讀指導[J].基礎(chǔ)教育研究,1995(04).
[6]肖九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J].新課程學習(基礎(chǔ)教育),2009(12).
[7]趙紫山,董桂田.淺談小學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06).
作者簡介:
夏蔚蒞,江西省上饒市,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六O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