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貫穿于各學科教學過程的始終。近幾年,隨著我國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高中英語教學也在與時俱進的發(fā)生改變,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尤其是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怎樣能夠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已經(jīng)成為各級各類學校急需要思考和解決的首要問題。本文以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德育滲透為例,深入分析了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對策,以此努力培養(yǎng)符合時代發(fā)展所需求的人才。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德育
一、 引言
素質(zhì)教育是目前學校教育的辦學目標,同時也是學科教師所要努力實現(xiàn)的教學目的。在推進和實施素質(zhì)教育時,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德育教育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對德育教育的滲透,當然包括高中的英語教學。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當下的英語教材中出現(xiàn)了很多德育教育的素材,教師也需要通過改革自身的教學模式,探究適合學生的新型教學方法,努力實現(xiàn)在教會學生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 高中英語教學德育滲透的策略
(一) 充分發(fā)揮學校的引導作用,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
針對現(xiàn)階段德育問題已經(jīng)成為高中階段急需要解決的棘手問題,學校應當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積極做好相關輔導工作。首先,學校應當深入貫徹素質(zhì)教育理念,切實落實科學的教育價值觀,堅決摒棄傳統(tǒng)的分數(shù)至上的辦學目標,努力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融入適當?shù)恼谓逃约暗掠逃?。然后,學校在對英語教師進行教育教學考核時,應當把德育作為其中一項考核項目,以此避免部分教師尤為重視教學業(yè)績考核而忽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學校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測評時,也應當將學生的德育情況作為評價內(nèi)容之一,以至于提高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力度。最后,學校應當充分利用一切資源開設相關德育教育的課程,通過多種途徑來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偟膩碚f,學校作為學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場所,因此應當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采用多種方法來創(chuàng)造德育環(huán)境。
(二) 加強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提高英語教學的德育滲透力度
教師是德育在具體學科中進行滲透的主要推動者,然而,實際上當下很多高中英語教師存在著教育理念陳舊、教育方法落后以及道德素養(yǎng)較低等諸多問題,這就導致很多教師無法真正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較多地滲透德育教育。當下很多英語教師急需要轉(zhuǎn)變教育觀念,要清楚地認識到每一個學生是獨立的能動的個體,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努力培養(yǎng)當今社會所需要的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發(fā)展。因此,作為學生德育教育任務的主要承擔者,首先教師需要全面提升自我的道德修養(yǎng),要具備科學的思想道德理念以及積極樂觀的價值觀,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言行舉止能夠作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一種途徑,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真正做到言教和身教相互統(tǒng)一。然后教師應當明確教學的目的,絕不能將學生的成績作為唯一的教學目標,更不能以急功近利的思想來看待教學,把教學作為自己考評的一種途徑,要將德育教育切實融入英語教學過程中來。最后教師要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吸收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再融入一些新型的教學方法,比如發(fā)散思維教育、啟發(fā)式教育以及信息化教育等,以此來開拓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情感價值。
(三) 提高知識教學與德育教育相互結(jié)合的力度
作為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首先需要明確:在教學過程中實施的德育教育必定不能是單一的說教,德育教育不能脫離學科而孤立的存在。而是應當將學科教學的過程同德育教育的過程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教師要想實現(xiàn)這樣的教學效果,首先應當在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旁征博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接受德育教育,增強學生的德育意識。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實現(xiàn)增強知識教育與德育教育的程度:第一點是教師要對當下我國的思想政治情況有深入的了解,通過多種途徑來挖掘英語教學素材,比如新聞晚報、計算機、各種新聞圖書等,讓學生及時了解到我國的政治文化思想,從而提高學生對我國社會主義政治的信心。第二點是教師在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大量融入我國發(fā)展史上諸多道德教育的案例,而且也需要借鑒發(fā)達國家中優(yōu)秀的德育教育的方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挖掘?qū)W生的潛在能力,提高在教學知識的過程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力度。第三點是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通過身邊的實際案例來獲得德育感悟,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四) 挖掘高中英語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
高中階段的英語教材具有較強的思維邏輯性,因此學生在學習英語以及應用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就能夠反映出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以及道德素養(yǎng)。近幾年,隨著我國大力推進新教程改革,這也帶動著高中英語教材也在不斷地革新,現(xiàn)在的英語教學內(nèi)容中融入了當下較多的時代元素,通過英語教學能夠讓學生接受最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道德教育。
三、 總結(jié)
近幾年,隨著我國大力推進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程改革,一些學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已經(jīng)取得一部分成效,但是大部分中小學在實施德育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在高中英語教學方面,仍然存在一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味注重文化課的教學,而忽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甚至一些教師還在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德育滲透力度較小,直接導致教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針對現(xiàn)階段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問題,學校作為學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場所,首先需要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重視,利用一切資源做好德育的推進工作。教師作為學生接受德育的主要實施者,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言教和身教相結(jié)合,同時還需要不斷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能力,在教學英語的過程中加強對德育的滲透力度,以此實現(xiàn)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也能夠接受德育教育,從而努力培養(yǎng)出社會需要的有修養(yǎng)、有擔當?shù)膭?chuàng)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德蓉.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探究[J].小品文選刊,2015(11):33-34.
[2]趙萌.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4(22):13.
[3]邱桂月.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新課程學習,2014(1):160-161.
作者簡介:
田磊,安徽省淮北市,安徽省濉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