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色金屬長沙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馮家金
花崗巖殘積土的典型特征是粗顆粒含量高、粘聚力低,干燥狀態(tài)下強度高,一旦遇水則迅速崩解,水穩(wěn)定性極差[1]。殘積土的成分中含有大量游離氧化物,起膠結作用,且易溶于水,隨著含水量的增加,膠合物受其影響,溶解量驟增,從而導致強度降低[2]。殘積土邊坡因這些特征影響,受雨水沖刷后,極易形成坡面沖蝕甚至深切沖溝,嚴重影響邊坡整體安全穩(wěn)定。
關于花崗巖殘積土邊坡防護治理工作,前人已做了一些研究。本文以廣東地區(qū)某殘積土邊坡工程為例,根據(jù)邊坡不同區(qū)段特點,靈活采用錨索框架梁支護、局部與整體排水相結合、生態(tài)護坡等多種支護防護措施,收到了良好的安全經濟環(huán)保效益,以期為邊坡綜合防護治理技術的研究提供借鑒。
廣東某場地邊坡由2段邊坡構成,西南側為邊坡1,東北側為邊坡2,均為土質邊坡。邊坡1高差約73m,坡腳長約466m;邊坡2高差約52.5m,坡腳長約272m。邊坡安全性等級均為一級。
該區(qū)域為花崗巖殘積土分布區(qū),土質主要為砂質黏性土。山地剝蝕殘丘地貌,邊坡背靠周邊山體,位于山腰處,坡腳為建設場區(qū)地塊。氣象條件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冬暖但時有陣寒,夏長而不酷熱,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氣溫為22.0℃,平均降水量1966.5mm。場區(qū)水文條件簡單,附近無大的河流湖泊及水庫等,補給方式主要為大氣降水。
經巖土勘察,邊坡砂質黏性巖土物理力學參數(shù)如表1所示。
邊坡1最大高差63m,從上往下設計放坡高度分別為10m、10m、10m、13m、20m,設計坡率分別為 1:1、1:1.2、1:1.3、1:1.4和 1:1.5,臺階寬均為 3米。相鄰邊坡2最大高差52.5米,從上往下設計放坡高度分別為15m、10m、10m、17.5m,設計坡率分別為 1:1、1:1、1:1 和 1:1.667,臺階寬均為3m。
如圖1、圖2所示,分別選取兩邊坡最大高差、最危險的典型剖面,運用理正邊坡綜合治理軟件進行穩(wěn)定性分析后,得出邊坡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Fst。
由表2可以得出,邊坡1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不能滿足《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13)相關條文的要求,需要進行支護加固;邊坡2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
表1 各層物理力學參數(shù)表
表2 邊坡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
(1)支護加固
格構梁加固技術是利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或預制預應力混凝土進行邊坡坡面防護,并利用錨桿或錨索加以固定的一種邊坡加固技術。因其運用范圍廣,加固效果較好,并且剛柔相濟、美觀經濟,在加固多級邊坡和高邊坡時效果較為顯著[3]-[6]。
邊坡1采用預應力錨索格構框架梁進行加固。錨索采用的是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7Φs15.24mm、極限抗拉強度為1860MPa,符合“GB5224”的要求,每孔錨索為4束~6束;錨孔直徑Φ200mm~250mm,傾角15~20;格構框格內部采用噴薄植草綠化。
(2)生態(tài)防護
如圖4所示,砂質黏性土水毀特征明顯,受雨水沖刷后毀壞嚴重。在確保邊坡總體穩(wěn)定情況下,尤其需要加強生態(tài)防護及排水措施。
邊坡1框架梁框格內采用噴薄植草+防護掛網排水固土防沖刷。邊坡2和邊坡1最上一級坡(坡率1:1.5)首次設計采用碟型膠結菱形框格護坡。因砂質黏性土質具有粘聚力低、受擾動再次粘性性差等特點,加之傳統(tǒng)門拱型、四六方磚砌坡整體性不強,局部尤其格交點處粘結力弱,受沖刷后極易損壞。因此,本文研究設計出碟型膠結菱形框格護坡。
圖1 邊坡1(左)、2(右)典型坡面
圖2 邊坡1錨索框架梁支護情況
圖3 砂質黏性土坡面受雨水沖刷水土流失嚴重
圖4 碟型膠結菱形框格護坡
圖5 邊坡2碟型骨架菱形框格護坡情況
一般設計情況下,邊坡本身排水設施完善,往往忽略了邊坡周邊整體排水情況。
局部排水如圖3及圖5所示,邊坡1、2設有坡頂坡底排水溝和排水槽,可以有效排除邊坡來水。但是,由于邊坡位于山腰處,接受上部山坡大面積匯水,且坡頂有一空地裸露平臺,由于砂質黏性土受沖刷能力弱,如不做好處理,極易形成如圖3那樣的水溝甚至深溝,嚴重威脅著整體邊坡的穩(wěn)定。
本研究在整體排水上充分考慮砂質黏性土抗沖刷能力弱的特點,如圖6所示,在邊坡頂部設置了10m寬的硬化地面,清除松散地表覆土后采用強噴混凝土硬化地表,隔絕水流,保護坡頂土層。同時,在坡頂設置排水邊溝,收集疏導上部山坡大量匯水,防止高速流水直接沖刷坡體。
通過對廣東某花崗巖殘積土邊坡綜合防護治理技術的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花崗巖殘積土邊坡土質成分復雜,粗顆粒含量高,含有大量游離氧化物,干強度高且水穩(wěn)性差,受雨水沖刷后易形成坡面沖蝕甚至深切沖溝。
(2)邊坡1穩(wěn)定性不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應采用預應力錨索格構框架梁進行加固。對梁框格內采用噴薄植草+防護掛網排水固土防沖刷,進行生態(tài)護坡。
圖6 邊坡整體排水示意圖
(3)邊坡2邊坡總體穩(wěn)定,首次設計采用碟型膠結菱形框格護坡,克服了殘積土土質下傳統(tǒng)門拱型、四六方磚砌坡整體性不強,框格交點處粘結力弱等方面的不足。
(4)邊坡支護加固與生態(tài)防護相結合的同時,還需根據(jù)邊坡本身特點充分考慮邊坡整體排水情況。
(5)本文倡導邊坡支護工作應采用以支護加固為基、排水保土為本、生態(tài)防護相結合的邊坡綜合防護治理技術,以達到綜合護坡、美化環(huán)境、生態(tài)友好的目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