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旭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這對基層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宣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館是具有提高人民群眾思想文化水平、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機構,其中,社會教育是博物館的一項重要職能?;诖?,筆者略談一下基層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宣傳職能調整優(yōu)化。
當前,在一些西方發(fā)達國家中,博物館作為一種具有教育性質的場所,主要供學子進行研究,但在我國,博物館的根本性質發(fā)生了改變,我國的博物館普遍都是注重收藏和研究,但并不太重視教育方面的職能。隨著我國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入,博物館的性質也發(fā)生了變化,并逐漸向教育方向靠攏,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從根本上來講主要是中西方觀念上的差異,并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由于我國對博物館的整體重視程度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我國相關基層博物館的收藏以及研究職能并沒有在根本上發(fā)揮出其最大的價值,一些博物館即使進行了相關的收藏研究,但卻并沒有真正的體現出最大的價值,甚至整個研究流于表面,沒有充分地發(fā)揮出較大的作用,博物館的相關研究成果轉化教育產品的周期較長,導致基層博物館的相關教育供給的程度不足,更換不及時等情況時有發(fā)生。在這一發(fā)展狀況下,博物館應具有的藝術性以及普及性更是難以體現。長此以往,博物館的職能會發(fā)生退化。
現如今,隨著教育行業(yè)的不斷深化改革,為我國博物館職能的創(chuàng)新帶來了較大的發(fā)展機遇,但由于我國的分眾較為簡單,且博物館的實際工作范圍較窄,使得博物館的大部分受眾群體僅僅是部分知識分子。應更有力地扭轉這一點,使當前博物館的受眾更加迎合中小學生,特別是一些特殊人群。
當前我國博物館所存在的又一主要問題便是博物館的教育體系不夠健全,且教育空間需要具有一定的改變。教育手段缺乏,教育體系不夠健全等一系列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博物館建立的初衷。當前我國博物館的配置日臻完善,其中包括社區(qū)、文化機構以及社會組織等的協助分工,為博物館的教育工作帶來了較為積極的作用。
博物館群所具有的教育職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博物館的職能改變程度以及所在地區(qū)或是國家的經濟發(fā)展程度以及教育水平。在當前教育行業(yè)的轉型時期,我國博物館若是想在最大程度上轉變其職能,并向著更完善的方向發(fā)展,便要考慮加強博物館的教育職能,使博物館真正成為可以引導大眾加強知識學習的場所。因此,促使博物館發(fā)展大眾化,社會化和專業(yè)化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
博物館若是想轉變以往的職能,并達到優(yōu)化和完善的目的,便要向著專業(yè)化的方向發(fā)展,憑借博物館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可以有效地為社會公眾帶來更為專業(yè)的知識普及,從而在無形中提升民眾愛國主義的素質教育。故宮博物院院長曾提及博物館應作為當前具有一定科學權威的機構,為大眾知識的普及可以伴隨其一生。博物館需要真正的做到以真誠的方式來對待每一位民眾,并保證所傳播知識的專業(yè)性和科學性,這不僅是我國博物館教育職能的體現,更是博物館創(chuàng)新和改革的體現。
西方博物館在建立之初目的僅僅是為一些上層貴族提供知識閱覽的場所,這一目的造成了早期博物館的局限性,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轉變后,博物館逐漸變成為了全民共享,這種公眾化更是促使博物館在一定程度上重現在大眾的視野中。博物館與教育機構存在一定的差異,博物館教育存在一定的單一性,尤其是對一些藏品缺乏挖掘,這種情況下更是需要轉變以往博物館的職能,并促使博物館的改變朝著多樣化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要按照不同年齡段以及不同層次的需求來進行內部的分類,以此來促使博物館無論是內容上還是方向上的創(chuàng)新,并能進一步貼合群眾的需求,擴大博物館的受眾范圍,從而從大眾教育逐漸向著分眾教育方向轉變。
博物館在經營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體現其價值,便要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尤其是要借助社會力量來有效地開展相關教育工作,這樣才能為完善社會化的鏈條體系貢獻力量。隨著社會主義的蓬勃發(fā)展,政府社會與市場之間的關系也出現了變化,不再是以往管理與被管理之間的關系,更是一種良好的伙伴關系,這種關系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博物館職能的轉變,促使博物館的發(fā)展朝著社會化和公眾化的方向發(fā)展。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發(fā)展,為各領域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帶來了重大的機遇,在這一趨勢下,我國博物館為了進一步加速自身的發(fā)展,并迎合當前市場經濟發(fā)展的趨勢,便要在轉變自身職能的基礎上,促使博物館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fā)展,以此來更加貼合群眾的需要。應通過市場競爭等種種手段來促使博物館在經營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更具競爭力。由于博物館并是不具有一定盈利性質的,在進行市場化的變革過程中,也可以依據市場學的相關管理手段來促使其功能得到應有的體現。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國的博物館更需要轉變以往的職能,并推進博物館整體管理方式的優(yōu)化升級,這也是當前博物館所要努力的方向。當前博物館在進行轉型的過程中更多的是需要體現出多元化的發(fā)展方式,這就要采取一些途徑來進行合理的解決
當前我國基層博物館若是想進一步體現其價值,并迎合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便要以藏品研究和收藏為主要前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職能的轉變。在這過程中,還是要根據博物館受眾的一些認知特點以及相關的學習特點來進一步及其加強對博物館藏品信息方面的學習和了解,從而為博物館的社會教育提供可持續(xù)的支持。當前我國的博物館正處于轉型時期,在這一時期所出現的矛盾是博物館的職能與社會邊界處理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在學術界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在這過程中不乏一些質疑。出現這種爭執(zhí)和質疑的主要原因是博物館在實際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以人民群眾為導向作用,出現不同的聲音也主要是因為博物館轉型和改革的迫切,這說明了博物館在轉型和改革的過程中要在遵循初衷的基礎上保留博物館最為原始的東西,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轉型和改革。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對博物館進行職能方面的優(yōu)化是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在這過程中需要打破壁壘,在實現藏品的共享利用的基礎上,結合相關專家的幫助,進一步挖掘博物館管理的內部信息,并最終實現提升博物館的教育質量,促使博物館的教育具有專業(yè)性和多樣性。當前一些西方發(fā)達國家對博物館智能方面的轉變已經做出了一些舉動,不僅與社會各界取得了聯系,更借此機會來充實展覽,在提升展覽質量的基礎上,開辦探討會,并對博物館職能的優(yōu)化提供更多的幫助和靈感。
為了促使更多的群眾都能到博物館中去學習,并提升其滿意度,便要保證博物館可以滿足各個年齡段以及各個階層群眾的需求。因此,對其進行分級創(chuàng)建是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例如,對于學生和兒童的創(chuàng)建可以通過動畫片以及拼圖等相關方式來促使其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對于普通的大眾可以選擇一些受眾面較廣的資料以及當前的重要新聞和育兒家庭等方面為重點;對于一些專業(yè)人士,更是可以推出高端化和專業(yè)化的產品,以此來有效地滿足高端人士的要求;對于一些殘障人士要更加注重人性化服務的體驗,設置殘障人士專用的設備并為其進行周到的服務。為了進一步打造符合各階層社會群眾人民所喜歡的博物館,可以采用社會調研等方式來了解公眾對教育活動的建議,并借助新技術對公眾的意見進行分析總結,對教育活動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形成更為完善的博物館教育“產業(yè)鏈”。
博物館的發(fā)展以及職能方面的轉變?yōu)槭袌鼋洕⑷肓艘欢ǖ幕盍Γ绾翁嵘┪镳^的整體社會效益是每個博物館管理者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因此,博物館不僅要加強與教育行業(yè)的合作,更要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與溝通,促使博物館在職能轉變后得到利益的最大化。特別是要注重城鄉(xiāng)之間的差距,將博物館的公益性帶到農村地區(qū),通過職能的轉變,促使農村地區(qū)的學生和大眾也能感受到博物館里的知識熏陶,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體現其大眾化的價值。
博物館在進行職能轉變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原則,所采取的一些舉措不僅要符合國情,更要有利于大眾。特別是作為核心的文化服務,更是要與市場經濟相貼合,在加強市場經濟效益的基礎上,將博物館的教育職能充分地展現出來,促使博物館在資本市場的帶領下逐漸成為知識資本的掌控者。將博物館與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相結合,可以加速其職能的轉變。
在這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加速博物館的轉型成功,并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出博物館的最大價值,便要積極迎合當前社會的發(fā)展,尤其是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并實現市場準入環(huán)節(jié),通過提高門檻和市場競爭來進一步豐富其主體。例如,為了進一步加速博物館的轉型成功,并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出博物館的最大價值,在與高校合作的過程中,便可以引入博物館的教育職能,并充分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以往學校扮演參與者,很少參與到博物館活動中,主要是因為學校缺乏參與合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甚至是阻礙了館校合作。因此,博物館可以通過出臺相關政策和制度,來把部分教育活動進行招標,對在博物館開展活動的學校進行考察,對學校進行合理的評估,最終決定建立合作關系,并以此來促使博物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其功能。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教育行業(yè)的逐漸發(fā)展,基層博物館更是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如何對博物館進行更好的優(yōu)化和調整是需要進行研究討論的,當前的博物館需要結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并對其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這樣才能促使博物館整體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