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我們迎來了大數據時代,在這種背景下,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可能,為針對性教學和個性化學習的實現提供了有利條件,促進了思政教育方式的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不容忽視的挑戰(zhàn)。因此,教師應當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嘗試和探究,應用大數據技術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大數據是指海量多樣化的高增長率的真實數據集合。大數據時代意味著海量數據信息的涌現及其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大數據分析之后產生的洞察發(fā)現力和決策力對教育領域的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有重要意義。同樣的,大數據也給長期以來教學模式固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挑戰(zhàn)。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應對挑戰(zhàn),抓住機遇,應用大數據拓展教育資源并豐富教育形式,促進大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和思想品德素質的提高。
一、大數據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大數據是龐大的信息資產,它的收集與處理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有益的啟示與幫助。其豐富的信息資源,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也拓寬了教育渠道。它能夠將網絡上的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等信息根據特征進行整理分類,便于高校教師對這些教育資源進行選擇和應用。
另外,大數據時代高校能廣泛收集學生的日常生活、網絡行為等相關數據,將這些數據分析處理則能對教師的思想政治教學進行有效指導。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思想動態(tài)及興趣愛好都能用數據進行刻畫,可以使教師以學生為中心進行針對性教育,也讓學生實現個性化思想政治學習,進而獲得個性化發(fā)展。
二、大數據時代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zhàn)
大數據時代互聯(lián)網平臺上信息快速增長,高效傳播,這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定挑戰(zhàn)。大學生在紛繁多樣的網絡信息中,容易被各種思想觀念影響,這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考慮如何以吸引學生注意的方式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輸,培養(yǎng)學生堅定的信念,塑造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此外,大數據需要特殊的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決策力和洞察發(fā)現力,這就對高校數據收集分析的設備建設提出了要求。高校在大數據時代需要整合教育資源,加強對大數據相關專業(yè)設備的設施建設。同時高校的師資隊伍也面臨挑戰(zhàn),高校需要對教師群體進行計算機技術的培訓,同時引進專業(yè)人才,建設一支分析處理大數據的專業(yè)隊伍。
三、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大數據時代,高校應積極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高校應當收集分析學生思想行為方面的數據信息,依據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興趣愛好,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
(一)數據追蹤學生近況優(yōu)化評價,信息反饋促進思政教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密切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收集多項相關數據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使思政教育易于吸引學生注意并易于學生掌握。教師應將網絡上的教育資源與學生的網頁瀏覽情況進行比對分析,參照得出的結論選擇學生關注的焦點事件進行案例分析教學,選用學生感興趣的音頻視頻等資料輔助思想政治課堂教學。
大數據時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跡可循。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和完成作業(yè)的情況都可以用數據進行表征,通過數據的分析處理,教師可優(yōu)化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如此教師易于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課堂教學效果,根據學生學習效果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建立個人網絡學習空間,個性化定制思政學習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對學生思想品德和政治觀念的培育,應當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高校應當以大數據平臺為基礎給每個學生建立個人網絡學習空間,實現個性化學習。網絡學習空間可以依據學生的喜好和需要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模式。高校應組織教師對個性化學習模式進行研究,合理地進行網絡學習、空間布局與大數據技術架構,實現個性化信息推送,學習模式定制以及多元化測評。這樣學生在網絡學習空間中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可逐漸提高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三)依托云計算搭建研究平臺,量化分析推進學生調查實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應只是理論教育,也應結合實踐進行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鍛煉能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大數據時代高校應利用計算機技術搭建研究平臺,促進學生調查研究的高效開展。依托云計算搭建的研究平臺能夠幫助學生收集各種數據并進行量化分析,這簡化了社會實踐活動中收集分析信息的繁瑣工作,并能擴大樣本容量進行更全面的分析,有利于學生對社會現象的深度研究和剖析。在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學生的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將會事半功倍,提高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認知水平和思想境界。
四、結語
大數據時代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面對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高校應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對結合大數據技術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展開深入研究。同時高校應依托數據收集分析技術為學生建立個人學習空間以及調查研究平臺,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社會實踐活動。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教師應當根據學生近況的數據追蹤和信息反饋設計易于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案,進行富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應當密切關心學生思想動態(tài)和學習情況,根據數據分析,對學生進行多元化評價以及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充分利用并抓住大數據時代進行開拓創(chuàng)新,為學生的思想教育創(chuàng)造新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黨瑛瑛.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改革與開放,2018(16):116-118.
[2] 陳孟星.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J].教育現代化,2018(42):268-269.
[3] 陳曉晶.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運用[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70-73.
作者簡介:石韶霞(1984.10- ),女,河北邯鄲人,研究生,遵義師范學院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教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