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蔚東 張馨文
【摘要】 文章通過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就中國受眾對日本科幻動漫的接受程度、接觸渠道、認知和評價進行了梳理和分析,闡釋日本科幻動漫在中國的傳播現(xiàn)狀,有助于我們了解和認識日本科幻動漫在中國的傳播渠道、受眾認知以及中國受眾的特征,對推動中國動漫,尤其是科幻動漫的創(chuàng)作與傳播具有一定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關 ?鍵 ?詞】日本;科幻;動漫;傳播;效果
【作者單位】諸葛蔚東,中國科學院大學;張馨文,新華通訊社。
【中圖分類號】G20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4.007
2017年4月7日,由好萊塢翻拍自日本經典科幻動畫作品《攻殼機動隊》的同名真人電影在中國上映。在明星演員的號召下,截至目前,該影片中國票房已經超過2億元。但有趣的是,這部電影似乎在中國觀眾中的評分并不高,了解原作的粉絲認為它沒有真正翻拍出原作的精髓和高度,不少沒看過原作的觀眾由此被吸引去重新觀看1995年由押井守導演的動畫原作并參與討論,使得《攻殼機動隊》一時間成為科幻電影領域的熱門話題。
這已不是近些年來日本科幻作品第一次成為中國大眾文化領域的話題了。被譽為影響日本一代人的科幻動畫《NeonGenesisEvangelion》(簡稱EVA,中文譯為“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在2007年宣布制作新續(xù)作,這一消息在中國觀眾中間掀起了爆炸性的關注與熱議。2012年,續(xù)作劇場版首次授權中國電影資料館進行公開放映,一票難求。由此可見,日本動漫作品在中國的受眾群規(guī)模與力量不容小覷,而以《攻殼機動隊》和《EVA》為代表的優(yōu)秀日本科幻作品在中國動漫愛好者中的口碑與影響力也由此得以窺見。
牛津科幻手冊中提及,科幻這一類型最早并最有影響力的定義是,通過科學技術的方式(理性邏輯)與對象(虛構創(chuàng)新)來批判、諷刺或將現(xiàn)實生活陌生化。作為文藝作品的一種類型,科幻文藝以其充滿想象力的特征吸引著無數(shù)受眾,而結合了動漫這一媒介形式的科幻動漫作品,無論是在科幻,還是在動漫,尤其是在日本動漫中都占有重要一席?!抖呃睞夢》《鐵臂阿童木》《機動戰(zhàn)士高達》等膾炙人口的經典日本動漫,毋庸置疑屬于科幻作品。日本科幻動漫是日本動漫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國也擁有廣泛受眾。對科幻動漫在中國的傳播進行分析,能夠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其傳播渠道、接受程度以及其中國受眾的特征,為中國的科幻動漫創(chuàng)作與傳播提供借鑒。
一、研究問題與方法
文章以日本科幻動漫作品在中國的傳播為研究主題,主要分析以下兩個問題。第一,中國受眾對日本科幻動漫的接受程度和接觸渠道類型。第二,中國受眾對日本科幻動漫的認知和評價。文章希望通過分析研究以上兩大問題,勾勒出日本科幻動漫在中國傳播的現(xiàn)狀,為中日動漫文化的交流互動以及中國動漫,尤其是科幻動漫的創(chuàng)作和產業(yè)發(fā)展提供借鑒。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法能夠在很廣的范圍內應用,獲得的效率比較高,研究樣本比較大,但同時,問卷設計程序可以編制開放性的問題,靈活度也很高[1]。因此,本研究著重問卷設計的科學性。為了更真實有效地獲取受訪者對日本科幻動漫的了解、接觸和評價,問卷設計了3個部分,共18個問題,并結合單選題、多選題和李克特量表題等類型的問題,盡可能在合理篇幅內多維度地收集受訪者的客觀信息和主觀態(tài)度。
本問卷通過一次試測修改后,在有關日本動畫、漫畫等作品的社交網絡、在線論壇、交流群和熟人網絡等進行了發(fā)放。問卷總計發(fā)放250份,回收247份,有效問卷245份,回收率達到98.9%,有效問卷占比98.0%。
二、相關數(shù)據(jù)分析
1.日本科幻動漫在中國的傳播現(xiàn)狀
通過整理問卷數(shù)據(jù),結合文獻與其他資料,我們將從兩方面分析日本科幻動漫在中國的傳播。一方面是日本科幻動漫在中國受眾中的影響力大小,另一方面為中國受眾對日本科幻動漫的認知與評價。
(1)日本科幻動漫在中國的接受程度
在245份有效問卷中,對“你經常觀看的日本動漫作品是什么類型的?”這一多選題,受眾的選擇非常豐富,每一種類型占比均勻。其中,幽默搞笑類是占比最高的類型,超過60%的觀眾選擇經常觀看。但令人注意的是,排在第二的為科學幻想類型,占比48.99%,這反映了科幻作品在日本動漫所有類型中,是非常受中國受眾青睞的一種類型。同樣較為流行的校園戀愛類以微弱的優(yōu)勢排在其后,占比46.15%(見圖1)。
在調查了中國受眾經常選擇觀看的動漫作品類型后,問卷以單選題的方式強制性地要求受訪者選擇其最喜歡的一類。我們從回收分析的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幽默搞笑與科學幻想的比例是一樣的(21.46%),同樣都有53個受訪者選擇,并列第一(見圖2)。這再一次印證了科幻動漫不僅是中國受眾會經常觀看的動漫作品類型,也是他們在所有類型中比較喜歡的一種。
當被問到“你是否會主動選擇觀看日本科幻動漫?”時,有127位受訪者選擇表示,“會,本身就是偏愛科幻的科幻迷”,占比51.42%,超過總體的半數(shù)(見圖3)。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眾對科幻類型的接受度是較大的。
中國受眾觀看的日本動漫作品中,有超過一半的被訪者(51.01%)觀看過的科幻類型作品占比20%—49%,另外有24.7%的被訪者認為自己看過的科幻類型作品“比較高”(即超過一半以上)(見圖4)。也就是說,超過75.71%的被訪者對科幻動漫的觀看數(shù)量是比較大的。
(2)日本科幻動漫在中國的傳播渠道
自從2012年日本著名動畫《Fate/Zero》在中國視頻網站同步正版授權播出并掀起諸多中國動畫漫畫愛好者深夜守候其更新的熱潮后,越來越多的中國視頻網站開始瞄準日本動畫作品的在線播放版權購買。2015年,被中國視頻網站購買版權的日本夏季新番多達34部,而2016年夏季新番版權購買則上升到50部。增長的數(shù)字進一步表明日本動漫作品在中國的傳播熱度不減,且正版渠道也在不斷拓寬。
那么在中國,收看日本科幻動漫的渠道有哪些,是否足夠便利,而中國觀眾又通常會選擇哪種途徑來獲取這些資源?調查問卷也對此進行了針對性提問。在“你一般會在哪里觀看日本科幻動漫?”問題下,超過70%的被訪者選擇“資源下載”,而超過60%的人同時選擇“在線網站”(見圖5)。互聯(lián)網成為觀看科幻動漫作品的主流渠道。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資源下載在中國目前來看,以字幕組和部分私人的網盤分享為主,采用的是日本網友實地錄播、后期壓制和添加字幕的方式,是一種非正版的收看渠道,然而,這種渠道是目前主流的傳播方式。在線網站這一方式,在多年前主要指私人將作品上傳至視頻分享網站的非授權渠道,但在經過中國大規(guī)模在線視頻網站的整改后,如今銷聲匿跡。受眾選擇在主流視頻網站收看日本動漫作品,意味著選擇的是已經購買了正版網絡播放權的合規(guī)渠道。
不同的收看渠道也意味著不同程度的支付消費,從免費到高額價格都有可能涉及。針對實際在日本科幻動漫相關的消費選擇,問卷的調查結果顯示了比較清晰的特征。超過一半的中國受眾是零消費群體,即從未購買過日本科幻動漫的相關產品。26.32%的受眾購買過中文授權的正版產品;緊隨其后的是22.67%的受眾購買過盜版產品,兩者幾乎不相上下;在線視頻付費占有10%的比例(見圖6)。這一方面是由于大部分中國視頻網站的主要內容不需要付費,另一方面則可能由于付費部分可以通過其他渠道獲得。
2.中國受眾對日本科幻動漫的認知與評價
(1)中國受眾眼中的日本科幻動漫
通過給出針對日本科幻動漫地位和影響力不同的結論,測試被訪者對其同意與否,來反映日本科幻動漫在中國受眾群體中的認同度。我們通過折線圖可以看出,34.41%的人選擇“非常同意”的是“日本科幻動漫是日本動漫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時,最多人選擇“同意”的,也是該選項(44.94%)。而中國觀眾最反對的結論是4.45%的人“非常反對”“日本科幻動漫通常比其他類型的科幻更出色”,其“反對”選項在這一結論下也占比25.5%。中國觀眾相對保持中立的觀點,則有“日本科幻動漫通常比其他類型動漫更出色”和“日本科幻動漫是在中國非常受歡迎的題材”,分別占比54.66%和48.18%(見圖7)。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觀眾對日本科幻動漫的定位是將其置于日本動漫這一范疇之中的。從日本動漫作品的整體傳播來看,日本科幻動漫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如果將日本科幻動漫脫離日本動漫作品進行評價,中國受眾對其的認同和肯定度則會下降。
對中國受眾而言,日本科幻動漫并不是他們會唯一接觸的科幻類型作品。問卷調查顯示,超過65%的受眾同時會觀看真人科幻影視劇,超過一半的人也選擇閱讀科幻小說,同時,歐美科幻動漫也有34.01%的選擇比例(見圖8)。這表示,中國受眾對科幻類型文藝作品表現(xiàn)形式的接受度比較多元化。
(2)中國受眾對日本動漫的理解與評價
在這么多科幻作品中,日本科幻動漫在中國受眾眼中有哪些特點呢?問卷針對此設計了多選題,并開放了其他選項。結果顯示,受眾選擇最多的特點為“動畫或漫畫的形式載體”“世界觀等設定”“人物角色與塑造”。這三大特點不分上下地成為被訪者心目中日本科幻動漫相對獨特的地方。形式與載體使得日本科幻動漫在日本動漫大產業(yè)的平臺上借風而起,而內在的特點則突出表現(xiàn)為世界觀與人物塑造。
在開放式回答中,有七位被訪者選擇“其他”,其中,有五位表達的含義趨同。他們認為,日本科幻動漫沒有歐美科幻動漫作品硬,很多作品是在科幻外表下講述關于愛等非常人文主題化的軟故事。
那么,相較其他類型的動漫作品,日本科幻動漫又擁有哪些優(yōu)勢呢?問卷調查顯示,人物、情節(jié)和主題成為日本科幻動漫最吸引中國受眾的三大優(yōu)勢,尤其“人物相對更立體飽滿”以微弱優(yōu)勢更勝一籌(見圖10)。
在開放性的其他選項中,有九位答卷者給出詳細的解釋。其中,有兩位表示,“充滿幻想色彩”“未必注意邏輯,但腦洞非常大”;還有兩位強調,“最后總是會回歸人性”“常常會看到某位角色是人類最后的希望”。此外,還有一些人表示,“對創(chuàng)作的要求高”“機體設計充滿風格”等。
三、思考與啟示
通過對中國受眾的調查分析,我們能夠初步了解日本科幻動漫在中國傳播的特點、渠道以及接受度。這些內容對中國科幻動漫的內容建構與傳播具有借鑒意義。
1.深入研究受眾需求
受眾是社會環(huán)境和特定媒介供應方式的產物,其發(fā)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受眾的媒介使用具有鮮明的社會特征和環(huán)境特征。行為性受眾研究與社會文化性受眾研究能夠對影響受眾選擇媒介、使用媒介和理解媒介的因素進行分析,尤其在受眾日益主動,與傳播內容和媒介的互動日益活躍的信息時代,了解受眾對如何更有效地進行傳播活動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2]。
日本科幻動漫擅長貼近受眾需求,或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創(chuàng)造相應的內容。例如,鐵臂阿童木的內容與青少年成長心理發(fā)展期十分契合,善良勇敢的阿童木讓孩子們相信機器人的力量,讓他們?yōu)槟芰?、馬力之類的詞匯雀躍不已,很多小觀眾受到其影響立志成為一名科學家。
本次研究的被訪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科幻動漫在中國的受眾群體特點。從年齡上看,18—25歲的年輕群體占據(jù)了絕對的主流,多達78.54%的受訪者均屬于這一年齡段(見圖11)。
從學歷上看,大學本科占比69.64%,成為受眾的主流,高中及以下的學歷比碩士及以上的占比要高約1個百分比,顯示了受眾年齡偏低的特點(見圖12)。
從收入上看,由于18—25歲的學生群體占比最多,因此,“尚未有收入”的比例超過50%,成為受眾主要的經濟水平。此外,5000及以下的月收入占比比5000以上月收入占比的多,顯示了受眾普遍收入較低的特征(見圖13)。
綜合這三方面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科幻動漫在中國的受眾群體,其特點主要是低齡化的尚未經濟獨立的大學本科學生。對正處于青春期的這部分群體,其心理成長特征、生活環(huán)境以及收入情況無疑對其欣賞動漫作品的偏好會產生影響?!白非笞杂瑟毩?,熱愛冒險,偏愛曲折跌宕的情節(jié),對美好異性和朦朧感情的向往”等都是會使這一階段的人群產生共鳴的因素。這也是受到中國觀眾喜愛的日本科幻動漫具備的特征。例如,具有反叛精神的“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具備冒險戰(zhàn)斗元素的“超時空要塞”系列,具有校園元素的“寄生獸”等,均是近些年的熱門科幻作品。
中國的受眾群體與日本的受眾群體各有特點,相關機構在建構傳播內容的時候,應該緊密聯(lián)系消費者市場與受眾特征,更好地創(chuàng)作出受眾喜愛的作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自己的傳播標準,或將任何在日本大獲成功的作品拿到國內生搬硬套。畢竟,中日的動漫傳播環(huán)境與接受度存在差異,一些在日本成年受眾中大受好評的科幻佳作,不一定適合中國偏青少年化的受眾群。
2.以二次元的形式講好國際化故事
問卷調查顯示,動畫或漫畫的形式載體是日本科幻動漫與其他科幻作品不同的重要特征。如何融合新的科技和傳統(tǒng)的藝術,用動畫或漫畫這一形式呈現(xiàn)科幻故事中的設定與場景,是科幻動漫作品不能回避的核心要務。脫離了動漫這一傳播形式,好的故事和情節(jié)也失去了一定的魅力?!白冃巍⒖鋸?、意象化和更加自由的蒙太奇結構”[3]是日本動漫能夠比真人電影、純文字小說或游戲更發(fā)揮優(yōu)勢的地方。很多日本經典科幻動漫作品中的畫面,因其表現(xiàn)形式的強烈沖擊力,而被受眾奉為經典。這更加反映了把握好二次元形式的基礎性作用。
問卷調查了受眾在選擇欣賞一部日本動漫作品時,會優(yōu)先考慮哪一項因素。結果顯示,“情節(jié)概要”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而“題材類型”緊隨其后(見圖14)。一部優(yōu)秀的動漫科幻,科幻題材是其不可或缺的標簽,清晰的類型特征有助于受眾選擇。此外,好的情節(jié)也是不可或缺的。對中國受眾來說,日本科幻動漫的情節(jié)勝在世界觀設定獨特和人物塑造突出上。
“日本在動漫作品的創(chuàng)作上采用了大量表面上看文化比較中立,以圖削弱種族、道德乃至于文化上的差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日本動漫作品成功地打入國際動漫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4]這一特征在科幻動漫類型中尤為突出,不僅“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這樣的作品是將末世背景放在了全球環(huán)境下,而且很多科幻動漫主人公的身份都是去日本化的,弱化過于具有本民族顯性特征的元素,將日本文化中的精神內涵賦予在作品的隱形特征里。這是日本科幻動漫在全球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部受到觀眾喜愛的科幻動漫作品,其故事情節(jié)應該是架構在民族或國家身份之上的,同時突破本土限制,吸納國際文化的精粹。
3.豐富傳播渠道并打破版權障礙
“日本動漫在中國大陸的傳播進程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官方大眾傳媒傳播時期、盜版商人掌控時期和愛好者群體傳播時期。”[5]官方電視臺或出版社的引進,是由于還未受到網絡時代沖擊。在線視頻、圖片等分享網站的出現(xiàn),使實體盜版的經營遭到重創(chuàng),但網絡免費分享的力量依舊與盜版掛鉤。調查問卷顯示,雖然中國受眾接觸日本科幻動漫的渠道依舊存在盜版現(xiàn)象,但在線網站的正版授權無疑成為雄起的新軍,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能力較低學生群體的首選。
通過在線視頻網站、在線漫畫網站進入中國市場,日本科幻動漫在版權保護的基礎上延伸產業(yè)鏈觸角,將科幻動漫作品的上下游產品也帶給中國受眾。這不僅能進一步鞏固中國受眾,也能為其作品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助力。
在互聯(lián)網技術與新媒體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如何打破傳統(tǒng)的版權輸出,利用網絡平臺更快地進入國際市場,是中國科幻動漫乃至整個動漫業(yè)界亟須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風笑天. 方法論背景中的問卷調查法[J]. 社會學研究,1994(3).
[2]丹尼斯·麥奎爾. 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M]. 崔保國,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3]楊光. 中國語境下的日本影視動漫傳播現(xiàn)象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1.
[4]李常慶. 日本動漫產品的傳播形式與流通渠道[J]. 出版發(fā)行研究,2009(11):73-76.
[5]陳強,騰鶯鶯. 日本動漫在中國大陸傳播分析[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6(4):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