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貞
摘 要:本文是一篇小學英語教學案例,通過豐富課堂實踐操作,幫助學生在基于課程標準的情況下找到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學生自我學習英語的熱情,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問題意識是思維能力的動力,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起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課文,才能真正理解課文的含義和表達方式。
關鍵詞:基于課程標準 激發(fā)學習熱情
案例背景:
英語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課程標準》在課程基本理念中提出“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教師要把課堂更多的學習時間和思維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中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參與度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熱情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切入點,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途徑。
但是,在當前課堂教學中,教師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現(xiàn)象還普遍存在。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模式下,學生的參與度低,進而導致教學的低效性。另外,有很多教師認為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就是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墒?,往往在老師提出問題之后,留給學生思考時間很短,且回答問題的學生群往往比較固定,剩下的靜靜旁觀,成了課堂上的“局外人”。在日常教學中,這并不是個別情況,可見,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情況不容樂觀。
案例描述:
本課時是牛津教材4A M3U1 In our school的第一課時。主要內容是教材P32,33的核心詞匯:canteen,computer lab,office,gym和核心句型There is/are...
本課時在教材文本的基礎上進行修改,使學生能夠在A visit to Rainbow Primary school的情境中學習,掌握核心詞匯,學習語篇并能嘗試說一說自己的學校。并在此過程中,享受快樂的校園生活。
在Pre-task環(huán)節(jié),我先是設計了Look and say,復習之前學習過的有關學校的詞匯hall,classroom,playground等等,為下文的學習做鋪墊。接著,通過Jill帶領我們參考她的學校,而引出所要學習的文本。
在while-task環(huán)節(jié),我先是讓學生帶兩個著問題聽一遍文本,進行整體感知。然后對文本進行教授。第一段在語境中學習句型There are...;第二段在語境中學習新詞teachers office和There is…并在語境中進行操練;第三段在語境中學習computer lab,并通過聽一聽,問答對文本進行學習;第四段在情景中學習canteen,并在語境中進行操練;第五段在語境中學習gym,并在語境中進行了操練。在每一段的學習過程中,都“一步一回頭”學一學,練一練。
在最后的post-task環(huán)節(jié)——小小志愿者,先我做示范用新授的單詞和句型對學校進行介紹,每一組根據(jù)我給出的支架說一說美麗的校園,最后都得到了不錯的反饋。
案例分析:
為了優(yōu)化“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我基于課程標準,根據(jù)教材和要求,針對這個班級的學情,我考慮:如何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熱情,提高課堂效率?為此,我做了一下的嘗試。
一、制定合理適切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教學過程是圍繞教學目標而進行的。教學目標具有誘發(fā),導向和激勵行為的功能。由此,根據(jù)教材與本班學生學習情況,我對文本進行了改編,對學校的每個場所的介紹進行了適當?shù)臄U充,學習的核心內容是canteen,computer lab,office,gym和核心句型There is/are...由于這個目標設計的比較接近學生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不偏低不拔高,所以整堂課學生的興趣始終保持在一定水平。
二、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語境,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校生活一向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場景,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首先在課件的制作上花了點功夫,課件背景精致,細節(jié)也做得比較吸引學生的目光,比如在用There is/are...這個句型操練老師辦公室有什么物品時,我制作了一個放大鏡不停地轉,以吸引學生感覺找一找哪些物品我們可以在句子中運用。其次,設計了一個跟著新同學Jill參觀新學校的語境。帶著好奇心,跟著Jill在參觀學校中學習核心內容。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
問題情境不是一般性的提出問題,而是要選準問題的切入點,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激化思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最終排疑解難。在最后的活動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做一名小小志愿者,介紹我們自己的學校。由Jill的學校變成我們的學校,介紹由文本中出現(xiàn)過的場所到我們自己學校中一些未介紹過的場所,由關鍵詞、句變成一個個語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按認知規(guī)律有序進行,逐步排疑解難,既學習了知識,又掌握了方法,形成了思維能力,并在此過程中獲得熱愛我們學校的積極的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