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恒炳 (浙江省慈溪市庵東鎮(zhèn)東一小學,315336)
體育與健康課程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學習的方法,并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本文結(jié)合水平一《籃球——多種形式拍球的運用方法4》的設計與實踐(課的設計詳見本期36頁),例舉籃球課堂落實“學會學習”課程理念的策略,供同行商榷。
體育運動技能的形成是一個“學習、練習、復習”等循環(huán)的過程。環(huán)形的練習、有針對性的糾錯手段和教師的小結(jié)引導,能有效提高學生學會“技能”學習的能力。根據(jù)《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的關于從“技術、體能、運用”3個維度構(gòu)建單元的重要理念,“運用單元”設計的課相當于某一教材在單元設計中的復習課,是對所學教材(或技術)更高要求的復習、鞏固和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應注重技術動作“復習”環(huán)節(jié)的安排,通過復習“舊知”,為學習“新知”作好準備,通過“環(huán)形復習”等方法提高學生學會“技能”學習的能力。
1.以“學”為主,兼顧“復習”,促進學生籃球運動技能的掌握
課例的設計從復習球性練習,原地、移動拍(運)球開始,通過“游戲——找朋友,組合練習:原地拍球+拋擲球練習、行進中拍球+拋接球練習,‘2對1’對抗賽”等練習和游戲,將教材“籃球拍(運)球”當作教學的載體,讓學生在練習和游戲中鞏固動作(技術),在“學”動作(技術)的基礎上發(fā)展了學生的體能和運用籃球拍(運)球技術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學會籃球運動技能的能力,為今后運用籃球技術打下基礎。以提高學生學會籃球技能學習為主,兼顧“復習”已學動作技能的課堂設計,促進了學生籃球運動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2.融合“復習”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學會“技能”的能力
根據(jù)籃球運動的項目特征,課堂教學應圍繞籃球比賽中的學生比賽意識培養(yǎng)、人對球的控制能力提高等要求設計。根據(jù)課堂觀察,本課設計的“直線拍球和折線拍球”2個復習教學環(huán)節(jié),因技術簡單、學生對此技術已熟練掌握等原因,建議課堂再設計時應與提高籃球運用能力的拋接球、簡單對抗練習相結(jié)合,不應因為“復習”而進行簡單的復習,應將更多的課堂時間安排給學生“運球+拋接球”練習中“拋(傳)球”時的提前意識培養(yǎng),對抗練習時的“進攻”等意識的培養(yǎng)。把學生學過的籃球技術動作進行融合“復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會“籃球技能”的能力。
體育與健康課程高度重視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從課程設計到學習評價,始終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為中心。針對某些體育教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會發(fā)現(xiàn),教師還沒開始教,但學生已經(jīng)會“做”了。如,本課中的拍(運)球技術,學生在“練習”維度的小單元中已經(jīng)學過,已“掌握”了原地、移動等拍(運)球動作。從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在“運用”維度下設計單元時應充分考慮學生在“會”技術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學會“運用”學習的能力。
1.了解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例設計的“原地、行進間拍球+拋接球”組合練習,解決了學生學習的需要。學生在學會拍(運)球動作的基礎上進行能力的拓展,把已掌握的單個技術動作進行組合,在復習鞏固所學的單個籃球技術動作的基礎上,逐步培養(yǎng)學生籃球運動綜合運用能力和籃球運動的比賽意識,激發(fā)了學生的運動興趣。
2.樹立“學生發(fā)展需要”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學會“運用”學習的能力
“‘2對1’對抗賽”的設計以學習籃球運動中的單個和多個技術的組合動作為基礎,通過改變和簡化籃球的比賽規(guī)則,讓學生將所學技術在“對抗比賽”中進行運用,在“運用”過程中提高體能、鞏固所學,與同伴一同將課中所學的方法(技術)、游戲延伸到課外進行運用。從課堂中的“學用”到課外的“運用”,是“學生發(fā)展需要”和落實課程“學會學習”理念的體現(xiàn)。
學生喜歡體育運動而不喜歡上體育課,很大部分原因是體育課構(gòu)建教學單元時以“技術線”作為唯一的構(gòu)建教學單元的依據(jù),“教教材”成為以往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形式。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單一地學習動作(技術),會產(chǎn)生“枯燥、厭倦”等心理感受,而“技術、體能、運用”3個維度構(gòu)建單元的理念要求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教動作(技術)外,還要思考“用教材”怎樣發(fā)展學生的“體能”,怎么教學生“運用”學到的動作(技術)方法。
1.用“用教材教”的思路設計教學,讓學生學會運用“教材”進行學習
課例是水平一(二年級)籃球“運用”維度單元設計的第4課時,設計思路之一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拍(運)技術進行籃球游戲與對抗。教師在學生游戲和對抗活動中進行拍(運)球技術的指導,通過設問引導、師生交互活動等策略,逐步培養(yǎng)學生籃球游戲(或比賽)的意識。通過游戲和對抗練習等內(nèi)容的設計,復習鞏固拍(運)球動作(技術),讓學生在參與的游戲、練習、比賽中提高體能。課堂教學中沒有出現(xiàn)單一的拍(運)球技術教學,而是通過“找朋友”游戲(學生以散點組織形式自行復習拍球動作,當聽到教師或?qū)W生報“數(shù)”時,學生迅速根據(jù)教師或?qū)W生所報的“數(shù)”字組成團隊進行背靠背拍球活動,以找到對應“數(shù)”的伙伴組為勝)等的教學,激發(fā)學生鞏固拍(運)球技術的興趣,體現(xiàn)“用教材教”的思想,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教材“籃球:拍(運)球”進行學習,培養(yǎng)學生籃球游戲(或比賽)的意識。
2.厘清“用教材教”的3種方法,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用教材教”的3種方法,要求教師通過“多種”方法的教,幫助學生學會動作(技術)學習的方法、利用所學動作(技術)發(fā)展體能的方法、會“用”學到的動作(技術)進行游戲和比賽的方法等。課例以教“籃球:拍(運)球”的多種運用方法為目標,讓學生在掌握“拍球、拋接球”技術的基礎上,通過組合練習、真實比賽情境的模擬等設計,幫助學生學會用已掌握的多項技術進行綜合運用和比賽,形成籃球項目“比賽”的特征意識。
“方法”是教學內(nèi)容,是《綱要》提出的重要理念。《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關于課程性質(zhì)的解讀: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內(nèi)容,以增進學生健康,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為主要目標的課程?!墩n標》對運動技能目標的要求是在小學階段要注重體育游戲?qū)W習,發(fā)展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掌握運動技能和方法等。因此,在制訂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時,要以學生掌握動作(技術)的方法、發(fā)展體能的方法、指向運用的方法作為運動技能目標。為了達成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方法”是有效促進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手段。
1.明確“方法”設計的指向,促進學生學會學習
把一個教材分成“學會技術、發(fā)展體能、提高運用”3種形式教學,可以增加課時教學目標量化的種類,明確每節(jié)課要達成的“是掌握動作(技術)方法,是發(fā)展體能,還是學會運用的方法”3種目標指向;把1個教材分成3種形式教學,可以拓展某一教材單元教學構(gòu)建的思路,有利于滿足單元構(gòu)建課時量大的要求,解決體育課簡單重復、枯燥乏味、單教技術的難題。根據(jù)籃球項目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本單元以“體能+運用”為目標進行設計,課例將“運用方法”的學習作為教學內(nèi)容,課時目標指向?qū)W生學會運用拍(運)球的方法,通過課內(nèi)的多種練習,促進學生熟練掌握拍(運)球技術動作,學會運用已學的“拋接球和拍(運)球技術”的組合學習進行簡單的籃球比賽和游戲。
2.拓寬“方法”設計的思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
課例所呈現(xiàn)的教學內(nèi)容是“籃球:多種形式拍球的運用方法”“跑:多種形式跑的游戲運用方法”課堂教學以籃球活動為載體,通過“直線拍球+拋接球練習”和“折線拍球+拋接球”2種練習方法的設計,讓學生在籃球游戲活動中學會了直線跑和折線跑等多種形式跑的運用方法的學習;通過“籃球:‘2對1’對抗賽”游戲的設計,提高學生快速起動、急停、變向等多種形式跑的技術,在練習和游戲中學會多種形式跑的運用方法。課堂教學沒有呈現(xiàn)單一的“直線跑和折線跑”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拓寬“多種形式跑”的教學思路,整合“多種形式的拍球運用方法”的教學,促進學生學會“多種形式跑”的學習??茖W設計“方法”,把“方法”當作教學內(nèi)容,有利于促進學生學會學習,改變課堂教學以教為主,以技術教學為主、以競技教學為主的現(xiàn)象,有利于培養(yǎng)師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學會學習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是現(xiàn)代學習的一種新觀念?!皩W會學習”理念的實施,在調(diào)動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激發(fā)與維持學生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運動能力和水平,完善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等方面都有效果。課例的設計貫徹了“學會學習”的課程理念,課堂以“運用”維度指向進行教學目標構(gòu)建,以學生鞏固所學的籃球拍(運)球技術為載體,通過學會運用所學技術的學習,達到球類教學“應用意識”“參與比賽”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