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提出了高等數(shù)學教學中M3+2教學法的概念,分析了M3+2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的差異,闡述了運用M3+2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最后通過實際例子對高等數(shù)學教學中M3+2教學法進行應用。
【關鍵詞】M3+2教學法 案例 啟發(fā) 歸納 數(shù)學軟件MATLAB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7-0108-01
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每個教師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M3+2教學法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如果能推廣M3+2教學法,一定能在提高學生素質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收到積極效果。
一、M3+2教學法的定義
高等數(shù)學教學中的M3+2教學法是一種綜合教學法。其中M代表數(shù)學英文單詞Mathematics中的首字母;3代表三個教學方法,分別是案例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和歸納式教學法;2代表兩種教學方式,分別是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數(shù)學試驗與數(shù)學軟件相結合。這里的數(shù)學軟件包括Mathematica、Matlab等常用軟件。
二、M3+2教學法的應用
《高等數(shù)學》教學內容中的“可分離變量的微分方程”是微分方程這一章中的一個基本內容,在講解的時候可以采用M3+2教學法。具體過程如下:
步驟1:案例:國產殲–10戰(zhàn)斗機飛行表演視頻
抽象出的數(shù)學問題:飛機減速傘的設計與應用
當機場跑道長度不足時,常常使用減速傘作為飛機的減速裝置。在飛機接觸跑道開始著陸時,由飛機尾部張開一幅減速傘,利用空氣對傘的阻力減少飛機的滑跑距離,保障飛機在較短的跑道上安全著陸。
問題:將阻力系數(shù)為4.5×106kg/h的減速傘裝備在9T的重型轟炸機上?,F(xiàn)已知機場跑道長1500m,若飛機著陸速度為每小時700km,并忽略飛機所受的其它外力。問跑道長度能否保障飛機安全著陸?
步驟5:講授求解可分離變量微分方程解析解的方法——分離變量法。強調分離變量時需要考慮的條件,養(yǎng)成分情況討論的習慣,以免漏解!并對求解過程進行歸納:先分離變量;再兩邊同時積分;最后寫出解的表達式。
步驟6:寫出兩個例子,用分離變量法求解,以熟悉求解方法。
步驟7:講授利用數(shù)學軟件Matlab求解可分離變量的微分方程的方法。先給出Matlab中求解微分方程解析解的命令:dsolve (‘equation,‘condition,‘variable),指出其中每個部分所代表的意義。利用Matlab求解例2中的兩個方程,給予結果的演示,并對比兩個結果。
步驟8:給出思考題,讓學生考慮,充分利用課堂時間。
步驟9:進行歸納。用簡潔的方程歸納出變量分離法的步驟,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這樣,通過M3+2教學法的實施,學生的學習興趣高,學習氛圍濃,學習效果好,很好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鄭淑芬.案例教學法的作用、實施環(huán)節(jié)及需要注意的問題[J].教學探索,2008(4).
[2]劉曉晶,吳海燕.案例教學法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3).
[3]熊程.案例教學探析[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09(11).
[4]陳玉驥.啟發(fā)式教學法的應用與基本要求[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9).
作者簡介:
余顯志(1982-),男,漢族,貴州赤水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應用數(sh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