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莉 王蓉蓉 李彩霞
[摘要] 目的 對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脾切除術后,傷口并發(fā)感染遷延不愈的護理措施進行分析與研究,以提升疾病治療的效果。方法 抽選該院感染科自2017年2月—2018年1月所接診的64例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實施脾切除術治療,且出現(xiàn)傷口并發(fā)感染。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基礎組與干預組,前者予以常規(guī)基礎護理,后者予以綜合護理;對患者護理后的效果及滿意度加以分析、觀察。 結果 干預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93.75%)明顯高于基礎組(78.1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057,P<0.05)。結論 對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脾切除術后予以綜合護理,可改善切口感染,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慢性肝病;糖尿病;遷延不愈;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1(b)-001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nursing measur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after splenectomy and prolonged wound infec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disease treatment. Methods 64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and diabete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from Febr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enroll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splenectomy and wound infect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basic group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former was given basic basic nursing, and the latter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the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 after nursing were analyzed and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ar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93.7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basic group (78.1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χ2=3.057,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after splenectomy can improve wound infection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Chronic liver disease; Diabetes; Prolonged unhealed; Nursing
臨床上在對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脾切除術進行治療時,極易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而術后傷口感染就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且會遷延不愈,進而嚴重影響疾病治療的效果[1]。因此,對此類患者予以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現(xiàn)該案將對2017年2月—2018年1月于該院感染科所收治的32例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綜合護理,旨在了解該護理方案在改善患者脾切除術后傷口并發(fā)感染遷延不愈中的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該院所接診的64例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通過臨床癥狀與影像學檢查,確診為慢性肝病,同時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指定的有關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所有研究對象均對該次研究知情,并同意參與此次研究。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成兩個小組,即基礎組與干預組?;A組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齡范圍介于31~59歲,平均年齡為(41.5±2.3)歲;干預組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齡范圍介于30~60歲,平均年齡為(42.3±2.4)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在該院倫理委員會的監(jiān)督下完成。
1.2? 方法
基礎組:對該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基礎護理,比如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慢性肝病、糖尿病以及脾切除術的相關知識,告知其治療期間應注意的事項;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jiān)測,若出現(xiàn)異常狀況,及時予以處理;加強飲食指導。
干預組:對該組患者予以綜合護理,主要內容包含:①心理指導:患者受疾病的影響,往往會出現(xiàn)各種不良情緒,尤其在是手術后傷口愈合差,且并發(fā)感染遷延不愈的情況下,患者可能會感到害怕、恐懼、焦躁等。對此,護理人員應耐心與患者交流,向其說明不良情緒可能給疾病恢復帶來的不利影響,以促使其積極調試自身的情緒。另外,可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如閱讀、聽音樂等,以緩解其不良情緒;除此之外,還應引導患者家屬多關心、鼓勵患者,使其感受來自家人的支持與溫暖[2]。②加強病情監(jiān)測:應加強對患者血糖值的監(jiān)測與控制,避免酮癥酸中毒、低血糖的發(fā)生。若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如饑餓、出汗以及心慌等,需及時通知臨床醫(yī)生以作處理。應對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與肝功能檢查,以了解患者的病情有無好轉,即肝功能平穩(wěn),血象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電解質穩(wěn)定[3-5]。③感染護理:患病后,患者的抵抗力明顯下降,因而極易出現(xiàn)感染,且難以控制,進而導致感染遷延不愈。對此,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的預防感染護理。每日定期為患者翻身,并清潔皮膚,避免皮膚粘連,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的皮膚較為脆弱,極易發(fā)生粘膜潰瘍。若患者存在皮膚瘙癢癥狀,應叮囑其不可用手撓皮膚,可對其予以爐甘石洗劑,以預防皮膚潰瘍所導致的感染。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各項操作時,應嚴格遵照無菌操作流程,同時操作動作應輕柔,避免醫(yī)院感染或交叉感染的出現(xiàn)[6]。④傷口護理:對傷口進行局部處理,如清潔、清創(chuàng),同時予以敷料處理。在清潔過程中可選生理鹽水,之后,再對患者予以硫酸慶大霉素、碘伏,將傷口處的壞死組織與異物予以清除,降低感染發(fā)生的概率[7]。
1.3? 療效判定
經護理干預,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退,各項指標(如血糖、肝功能)基本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且術后傷口恢復狀況良好,為顯效;經護理干預,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好轉,且較干預前各項指標(如血糖、肝功能)得到顯著改善,術后傷口開始恢復,為有效;經護理干預,患者的臨床癥狀并未好轉,較干預前各項指標(如血糖、肝功能)并未好轉,術后傷口發(fā)生感染,為無效[8]。
1.4?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糖值進行觀察,并進行組間對比。
1.5? 統(tǒng)計方法
對該次研究所得數據皆以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加以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效果情況分析
基礎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等于78.13%,干預組總有效率為93.75%;上數據相對比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057,P<0.05)。見表1。
2.2? 護理前后血糖情況分析
基礎組與干預組患者護理前血糖值相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血糖值均優(yōu)于本組護理前,且干預組護理后優(yōu)于基礎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肝病極易引起各種并發(fā)癥,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慢性肝病一旦并發(fā)糖尿病,勢必會影響患者的疾病的治療與康復。因此,加強對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臨床上會對此類患者予以脾切除術治療,但術后傷口極易發(fā)生感染,且遷延不愈。所以,臨床上需積極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綜合護理就是一種較為科學的護理方式,其可從各個方面著手,有效預防或控制病情的惡化,如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促使患者主動配合治療;注重各生命指征的變化,若發(fā)生異常可及時予以處理,避免病情加劇;另外,對患者予以傷口護理與感染護理,可有效控制傷口感染,加速傷口愈合[9]。
在該次研究中,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干預組患者,其護理后的總有效率為93.75%,明顯比基礎組患者(78.13%)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在空腹血糖與餐后2 h血糖方面,干預組護理后均優(yōu)于基礎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對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脾切除術后予以綜合護理,可獲得比較好的護理效果,能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并控制血糖,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周麗娜,趙旭,張躍偉.淺析肝癌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療的預見性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5(6):188.
[2]? 王成達.轉移性肝癌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療的安全性和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5(23):80-82.
[3]? 趙德麗.肝癌介入栓塞術后并發(fā)肝膿腫的臨床護理干預[J].當代臨床醫(yī)刊,2017, 30(4):3311-3312.
[4]? 王修,李玉權,劉穎.肝癌合并糖尿病78例介入治療的護理策略[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9):63.
[5]? 孫青龍,黃銳,董重謀,等.肝惡性腫瘤動脈造影灌注化療栓塞術后并發(fā)肝膿腫的診治[J].黑龍江醫(yī)學,2017(9):870-872.
[6]? 劉光裕,黃鵬,王波.原發(fā)性肝癌經肝動脈化學栓塞術后并發(fā)肝膿腫15例報告[J].中國醫(yī)刊,2014(9):86-88.
[7]? 徐雯.原發(fā)性肝癌TACE術后并發(fā)肝膿腫的原因與護理要點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5(33):219-220.
[8]? 吳正陽,朱明,周朋利,等.肝癌TACE術后破裂并發(fā)肝膿腫及肺動脈碘化油栓塞1例[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6,25(11):988-990.
[9]? 王春玲,黎陛丹,李夢婷.縮短術前禁食禁水時間對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康復情況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2016,11(4):547-550.
(收稿日期:201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