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qū)北城中學 季鈴玲
課程改革后,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性學習。課堂教學活動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教師的講授少了,學生的活動多了,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但有的課堂矯枉過正,課堂教學活動呈現(xiàn)出一種極端情形:教師退到教學活動外,學生自己在那兒學習、研討,課堂氣氛看起來很熱烈,學生學習興趣看上去也很高,但學生研究來討論去,得到的只是教材和教輔上那些簡單的知識和解題技巧,對知識中蘊藏的方法與思想很少觸及,對如何積累學習經(jīng)驗、掌握探究新知的方法知之甚少。因此,他們離開了教材和教輔,無法實現(xiàn)真正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為幫助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應做好學生學習的服務者。筆者結合蘇科版七年級上冊第五章第一節(jié)《豐富的圖形世界》來談一些粗淺的看法,敬請批評指正。
要整合好教學資源,必須先認真做好教學內容分析和學情分析,這樣才能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做好準備工作。
《豐富的圖形世界》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 基本幾何體和面、線、點的概念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點、線、面、體及其組合構成了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它們的概念是幾何的基本概念,這些概念既是對現(xiàn)實世界進行數(shù)學抽象的產物,又是對圖形類別的基本劃分,這里面蘊含了抽象概括和分類的思想?!鞍鼑鴰缀误w的是面,面面相交得線,線線相交得點”是從整體到局部,逐步分解,依次認識體、面、線、點,這之中蘊含了從整體到局部的學習方法。
另外,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在數(shù)學實驗室部分還安排了七巧板的拼圖,讓學生在拼圖游戲中感受簡單幾何圖形的無窮變化、感受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
學生情況方面,學生在小學已經(jīng)了解到一些幾何圖形的知識,也對從具體實物或實例中進行數(shù)學抽象有了初步認識,但點、線、面、體是很抽象的概念,與直觀感受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點沒有大小,平面可以無限延展等),學生對于這些概念在現(xiàn)階段還是難以深刻理解和完整認識的。所以要讓學生多觀察、多舉例、多表達,借助豐富的直觀感受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概念。
基于以上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分析,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要準備好大量的材料:學生人手一副七巧板(保證學生能真正在課堂上玩起來)、大量的含有常見幾何圖形的圖片(從世界到中國,再到地方的經(jīng)典建筑圖片)、教室及學校內含有常見幾何圖形的實物、常見幾何體(棱柱、棱錐、圓柱、圓錐)的模型(方便學生借助具體的實例來理解抽象的概念)。同時,還要讓學生進行恰當?shù)姆纸M,確保每個小組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有效開展。
《豐富的圖形世界》這一課中,多姿多彩的圖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游戲是人的天性,對于七年級的學生,更能激發(fā)他們興趣的是七巧板游戲。因此,在課堂教學伊始,筆者就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七巧板拼出下列圖案,并在完成這個任務的基礎上再重新設計一個新的圖案。
這個活動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簡單的幾何圖形帶來的神奇變化,享受其中無限的樂趣體會到圖形的豐富多彩。在游戲的引領下,學生以積極的心理姿態(tài)迅速投入課堂學習中來,為后面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學生要想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必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學習任務,即自己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這時,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習任務鏈,讓學生依據(jù)任務主動展開自己的學習。
在《豐富的圖形世界》這一課中,筆者設計了八個學習任務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任務1】七巧板也稱“七巧圖”“智慧板”,是漢族民間流傳的智力玩具。對我們理解與運用幾何圖形,發(fā)展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請每個小組合作用七巧板拼出下列圖案,并設計一個新的圖案。
設計意圖:用智慧游戲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引入新課做好鋪墊。
【任務2】剛才,我們通過七巧板,用幾個常見的平面圖形拼出了豐富多彩的圖案。而現(xiàn)實生活中,設計師們常用基本的幾何體設計精美的建筑,為人類留下永恒的經(jīng)典。請你找出這些經(jīng)典建筑中常見的基本幾何體。
設計意圖:欣賞美麗的圖片,感受現(xiàn)實世界的美,并從圖片中抽象出幾何體,發(fā)展學生的抽象能力(即只考慮物體的形狀和大?。瑫r體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世界。
【任務3】把下圖中的實物與相應的幾何體用線連接起來:
設計意圖: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抽象能力,同時幫助學生再次熟悉常見的幾何體。
【任務4】結合棱柱和棱錐這兩個幾何體,思考:包圍著幾何體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從幾何體出發(fā),結合實例,引出面的概念。
【任務5】再次結合棱柱和棱錐這兩個幾何體,思考:面和面相交得到什么?線和線相交得到什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形象的實例發(fā)展到抽象的概念,幫助學生理解線與點的概念。
【任務6】請細致觀察四棱柱、棱錐這兩個幾何體,探究它的面、線、點各有怎樣不同的特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探究,幫助學生逐步深化對面、線、點概念的理解,并歸納得到:幾何圖形由點、線、面組成。同時,發(fā)展學生觀察能力,引導學生體會研究幾何圖形的一般方法:先整體感知,然后研究其組成元素的特征,特征一般從大小和位置關系上來尋找。
【任務7】請將下列幾何體分類,并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體、面、線、點的概念,并體會分類的方法:先確定標準,再做到不重不漏。
【任務8】(1)本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哪些知識?(2)本節(jié)課我們用到了哪些方法?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歸納總結本節(jié)課,進一步鞏固知識,體會方法,逐步學會學習。
學生在這些任務的引領下拾級而上,順利展開自主學習,探究新知,掌握技能,總結歸納方法,積累學習經(jīng)驗。
學生在興趣的激發(fā)下,想學了;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后,知道自己該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了。但如何來學呢?這需要教師給予恰當?shù)姆椒ㄖ笇А?/p>
《豐富的圖形世界》這節(jié)課是學生第一次系統(tǒng)地學習幾何,學生缺少學習幾何的經(jīng)驗。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給學生以方法上的指導,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
本節(jié)課筆者在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中,注重給學生以方法上的指導:
一是在將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時,學生雖然在過去有一定的經(jīng)驗,但是這個經(jīng)驗比較模糊,無法準確化。筆者在學生利用模糊的經(jīng)驗成功地將一些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在剛才將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的過程中,實物的材質、顏色、重量、大小、形狀、價格這些要素中,我們只需要考慮哪些?從而幫助學生理清抽象的方法:只考慮物體的形狀和大小。
二是對于如何研究一個幾何圖形,學生沒有一點經(jīng)驗。筆者針對這種情況,引導學生借助正四棱柱的模型去探究它的面、線、點各有怎樣的特征,在學生探究完成后,引導學生總結學習幾何圖形的一般方法:先整體感知圖形,再抓住幾何圖形的構成元素(面、線、點)去探究這些元素的特征,而特征一般從大小和位置關系上來尋找。
三是在將常見的幾何體進行分類時,學生缺乏分類的方法。為解決這個問題,筆者引導學生從熟知的將人分類來歸納得出分類的基本方法:一是確定標準,二是做到不重不漏。
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自己總結歸納出抽象的方法、分類的方法和學習幾何圖形的基本方法,如此在今后的學習中,在教師的引導下繼續(xù)有意識地加以運用,其學習能力必然大大增強,必然是越來越會學習。
學生在學習中,肯定會遇到他們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此時學生進入“憤”和“悱”的狀態(tài),需要老師的“啟”和“發(fā)”。如果此時教師也不進入課中央,不給予學生必要的點撥,那么學生的學習就會戛然而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挫傷,造成學生學習信心的喪失。
在《豐富的圖形世界》這節(jié)課中,“任務7:將這些幾何體分類,并說明理由”是有難度的,因為學生找不到分類的標準,不知道從哪個角度切入來對這些幾何體進行分類。此時,筆者給予學生恰當?shù)狞c撥:先引導他們思考我們平時是怎么把人進行分類的,借助這個把人分類的經(jīng)驗,總結出分類的方法;然后再引導學生,從整體到組成元素來尋找分類的標準,用多種方法對這些幾何體進行分類。
學生在這樣的啟發(fā)下,不僅懂得了如何求解此題,還懂得了分類的方法和從哪個角度來對這些幾何體進行分類。
我們可以將一頭牛強行拖到河邊,但無法強行讓它喝水。學習也是如此,我們可以讓學生的身體待在教室內,但卻無法強迫他們學習。學習必須是學生自發(fā)的行為,因此我們要不懈努力,做好學生學習的服務者,努力為學生做好各方面的服務,幫助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師的優(yōu)質服務下有目標、有方法、有保障地快樂地展開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并在學習中掌握新知、提升技能、學會方法、積累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