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嬌
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提高生存技能的一種教育活動。長期以來,由于生理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時指導,對無法預料且時有發(fā)生的傷害往往難于應對,導致一些學生產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為失控等現象,因此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積極引導學生熱愛生命,建立生命與自我、生命與自然、生命與社會的和諧關系并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這些問題我們老師可結合自己本學科的特點,把生命教育貫徹到平時的教學中,使學生們深刻地認識到生命教育對一個人一生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通過課題研究積累了點滴的收獲:
一、營造充滿童趣的教學情境,點燃學生珍惜生命的熱情
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過程體現在每一節(jié)課堂教學中,所以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和鞏固新知識的起點,這就需要教師用心地備課,精心地進行教學設計,使每節(jié)課都有新意,讓學生饒有趣味地主動獲取知識。
如在教學“20以內進位加法”的練習課中,我就以學生都喜歡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這個動畫片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上課一開始,我熱情地向大家介紹這節(jié)課有一位小客人也要和我們一起學習數學知識,邊說邊在黑板上貼出喜羊羊的圖片,此時學生異常興奮,我抓住了學生好奇的心理,一下子調動起學生的學習勁頭,我緊接著把這故事繼續(xù)發(fā)揮:“正當喜羊羊羊聚精會神地學習時,一只灰太狼出現了……”最后順理成章地提出了營救喜羊羊的任務,而且規(guī)定:如果喜羊羊做錯一題,狼就可以向前進一步,去吃小羊;如果小羊做對了一題,狼就得向后退一步,遠離小羊。規(guī)則講清后,一場以“營救喜羊羊”為主題的練習課開始了,學生做練習題時,因一心要救小羊,所以做得特別地認真,而且還一絲不茍地檢查,生怕自己的一時疏忽而要了小羊的命。
這節(jié)課中,我通過營造“救喜羊羊”這樣一個充滿童趣的課堂教學情境,使學生們學起來輕松愉快,意猶未盡,讓每一名學生都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并燃起了學生珍惜生命的熱情。
二、借助課堂教學,滲透生命教育
應該讓學生在社會生活文化、社會和諧發(fā)展中去習得和感悟生命的“真、善、美”。在數學教育中,五彩繽紛的世界、現實生活都可以作為學生學習的素材,但最關鍵的是要讓學生研究并懂得怎樣的生活才有意義,理解生命與社會的和諧關系。
例如,在上四年級第二學期《統(tǒng)計》時,我們可以不用教材上生硬的例子,而是引導學生自己收集本班每位同學雙休日的主要活動,調查結果發(fā)現,大多數的學生把雙休日的時間花在看書、看電視、進行體育鍛煉、游戲等方面,尤其以看電視為消遣的居多。根據調查的結果,先指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制成統(tǒng)計圖后,然后引導學生觀察統(tǒng)計圖,并讓學生說出從圖中得到了哪些信息,有何感想,教師因勢利導:在每個人的寶貴一生中,你是否經常在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的一生中取得了哪些收獲?我又浪費了多少寶貴的光陰?讓學生們懂得一個人活在世上的價值和意義,切不可在年少時虛度光陰,蹉跎歲月。另外,也可以結合交通事故案例,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讓他們牢記“交通法規(guī),生命之友”的交通法則,從而珍愛生命,善待生命。在課堂中通過這樣的收集、整理、觀察、分析后,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對生活應該有了更深的認識。由此,我們感到,教師在教會學生解題方法的同時,更是教育學生要養(yǎng)成尊重生命、愛護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識,讓生命悲劇不再重演。
三、以數學家的偉大成就來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在我國數學史中有許多引以為豪的數學家,他們刻苦研究,嚴謹治學,勇于克服艱難險阻的事例,能深深地激勵學生。如給學生介紹華羅庚的事跡時,激勵他們以華羅庚爺爺為榜樣,學習他熱愛祖國,刻苦鉆研,勤奮工作的精神。又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引入天安門、故宮的對稱,山東孔廟的對稱,京劇臉譜的對稱,漢字的對稱,自然貼切地強化民族精神教育,讓學生有一種民族自豪感,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師生和諧互動、學生真情體驗
教師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教師有序的疏導學生,師生間建立融洽的關系,體現的是教師崇高的素養(yǎng),教師的人格魅力,它同樣也需要融合在教學中。不管是課內還是課外,關鍵是學生的情感,情緒,感悟,直覺等豐富多彩的生命沖動,千萬不要被阻擋,要給予積極引導,否則我們的教育是無法真正進入他們的生命品格之中,更談不上塑造他們的行為了。
總之,讓我們以課堂教學為起點,從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相信每一個生命的意義開始;從改善對每一個學生的評價方式,改善與每一個學生的交往方式開始,實現生命化教育的數學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