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一、引言
《3-6歲兒童學習和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提到了要重視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梢姡逃呀?jīng)上升為國家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的高度。然而,目前幼兒園生命教育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首先很多幼兒園未開設生命教育課程。其次,幼兒園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狹窄,甚至很多幼兒園認為生命教育就是“生、死”教育和安全教育。再次,生命教育課程實施形式單一、枯燥,缺乏幼兒的親身感受和體驗。
體驗是幼兒對待周圍世界最為普遍的方式。要讓幼兒通過主動地與周圍的世界互動,自由地探索各種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從而獲得最真切的體驗。
二、幼兒生命教育與幼兒園生命教育課程
幼兒生命教育是指在教育活動中使幼兒對生命有恰當?shù)恼J知、態(tài)度和行為。就是在以“兒童為本”的基礎上,通過生活、生理、心理、品德教育等不同的途徑,使幼兒能夠?qū)ψ约旱纳硇挠姓_認識,更能夠認識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等關系。最終使幼兒正確認識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其健康成長。而幼兒園生命教育課程就是從自然生命、社會生命及精神生命三個維度出發(fā),建構的科學、系統(tǒng)、適宜幼兒感知和體驗的生命教育課程。
三、幼兒生命教育課程的體驗式教學策略
(一)依托主題建構,深化幼兒體驗
以主題的形式開展專門的生命教育,使幼兒在課程中進行體驗。虞永平教授指出:“關注生活、關懷生命的幼兒園課程不是為了成人的需求而建構的,而是為了滿足兒童生命成長的需求,應該以兒童為出發(fā)點,由兒童參與課程的建構?!?/p>
在大班主題活動《人》中,幼兒從“認識生命”“ 珍愛生命關愛他人”和“你我他”三個方面建構了子主題。過程中,孩子們通過采訪媽媽,知道了媽媽孕期的辛苦;通過和家長一起制作成長小書,懂得了家人照顧自己的不易,初步培養(yǎng)了感恩之情;通過制作身高、體重變化圖表、了解自己名字的來歷,看到了自己的成長,知道了自己的獨特之處,對自我有了更深的了解;通過繪制我的一天,感受到了自己與他人、社會的關系,懂得了自己是社會的一部分,自己與外部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通過設計健康食譜、制作營養(yǎng)餐等,懂得了科學飲食對身體的重要性……一系列活動,均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動參與,強調(diào)了幼兒的情感體驗,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建構了關于自我、社會的認知經(jīng)驗。
在主題活動中,教師扮演好參與者、合作者、有準備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者、適當適時的引導者,以支持幼兒的體驗活動走向深入。
(二)依托真實情境,深化幼兒體驗
《綱要》中指出:教育內(nèi)容的選擇“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經(jīng)驗?!痹谏w驗活動中,我們注重借助真實情境,如給幼兒園患重病幼兒捐款,并創(chuàng)設與生活相仿的環(huán)境,如美食日、戲水日、超市防走失、消防演習等模擬情境,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充分的體驗、操作。
“親近自然,珍愛生命”主題種植活動是可以結合生命教育開展的一個特色課程,小主題分別為“花盆種菜”“多樣的植物”“我為幼兒園添新綠”“百花齊放香滿園”。種植時,家長和幼兒一起播種,幼兒自己照顧小苗,中大班并進行相應的觀察記錄,收獲之際孩子們進行種植能手評選、種植小書評選,親自采摘,制作美味的蔬菜湯。在種植過程當中,幼兒不僅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感受到了成功與自豪,更重要的植物的生長周期、生長條件、不同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有了感性、直接的認識。
(三)依托區(qū)角游戲,深化幼兒體驗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它伴隨著幼兒的成長,可以說,沒有游戲就沒有發(fā)展。
可以創(chuàng)設娃娃家、農(nóng)家樂、小醫(yī)院、小餐廳等游戲區(qū),使幼兒在游戲中對現(xiàn)實生活進行積極主動的再現(xiàn),他們自由地發(fā)揮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游戲的主題、角色、情節(jié)十分多樣與新穎。孩子們在角色游戲中模仿、再現(xiàn)生活情節(jié)與社會關系,能有效促進他們社會性的發(fā)展。同時,在游戲中孩子們還要相互協(xié)商、討論、解決問題,以更好的促進游戲的深入。
(四)依托社會實踐,深化幼兒體驗
幼兒期是人的社會性發(fā)展的關鍵期,他們天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存在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喜歡親自去體驗、感受社會,從而去適應社會。
幼兒園可以適當組織親子健步走,在感受親情的同時,發(fā)展幼兒的耐性和體能;組織參觀農(nóng)場,使幼兒了解了所吃蔬菜水果的生產(chǎn)過程。組織幼兒進行植樹、采摘活動,激發(fā)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霸趯氊惙雷呤в媱潯敝?,當家長在超市中故意把孩子丟失時,孩子們的自救能力得到了鍛煉。
(五)依托繪本閱讀,深化幼兒體驗
依托繪本閱讀開展生命教育活動,形式從幼兒自主閱讀、師幼互動閱讀到親子閱讀各不相同,幼兒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啟迪了智慧、情感得到了升華。
為了使幼兒更好的理解生命的形成,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我從哪里來?》《小威向前沖》等繪本;為了減少幼兒對死亡的恐懼,一起閱讀《爺爺有沒有穿西裝》《獾的故事》等;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感恩之情,一起閱讀《猜猜我有多愛你》《朱家故事》等系列繪本;為了使幼兒更好的理解自己的情緒并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大家一起閱讀《歪歪兔情緒管理系列叢書》……
以生命教育活動出發(fā)點,教師分析、篩選適宜的繪本內(nèi)容,有效的支持了生命體驗活動的深入開展。幼兒徜徉在圖畫書的海洋,吸取豐富的營養(yǎng),開拓視界,發(fā)展思維,建構對生命的認知。
四、結論
幼兒的生命教育,是要讓幼兒形成對自我生命的認知,具備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形成對大自然中的生命現(xiàn)象的認知,養(yǎng)成正確對待自然界生命現(xiàn)象的態(tài)度;對社會中廣義的生命現(xiàn)象和生命價值的認知,養(yǎng)成積極的、充滿正能量的良好品質(zhì)。體驗式教學更多關注的是幼兒的生命,關注幼兒的健全人格與精神成長,體驗式教學也是師幼共同成長的過程。幼兒的生命教育應以幼兒體驗式的學習方式為主,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和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其在現(xiàn)有條件下通過生動的生命體驗活動去感知生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