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要】? 中國的書法即漢字寫作藝術,書法藝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及象征,與小學語文文化教育的價值相符合。書法變具相為抽象,化物態(tài)為情思,與創(chuàng)作者的心靈相凝合,有獨特的審美感染力。小學語文教學要對中國的書法藝術進行傳承及弘揚,以體現(xiàn)書法在小學語文中的教育價值。本文主要探討書法藝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與弘揚的對策,以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 書法藝術 小學語文 傳承 弘揚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2-209-01
字如其人,一個人的字往往反映一個人的學識、氣質及風度等,說明字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為推進中小學教育,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指導中小學教育要以漢字書法寫作為載體進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書法藝術對學生書寫能力及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有重要作用,需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書法藝術的傳承與弘揚,讓學生喜愛書法,養(yǎng)成正確良好書寫的習慣。
一、通過教師示范激發(fā)學生書法書寫的興趣
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對書法的興趣及習慣與教師有非常大的關系,教師的正規(guī)示范和言傳身教對學生的書法興趣的激發(fā)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能書寫漂亮的字,那么這些字就像美麗的音符一樣引導學生書寫漂亮的字符。教師進行清新俊秀漢字的書寫會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享受美并在教師的感染中有寫漂亮字的欲望。如在小學一年級生字學習時,教師可以針對低年級學生控制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點進行枯燥漢字的故事導入,以激發(fā)學生的書法興趣??梢粤信e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的故事及鄭板橋“賣字濟貧”的故事等,讓學生在故事中感受書法家練字的刻苦及對書法潛心研究的精神,并對書法產(chǎn)生興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的書寫優(yōu)秀作業(yè),或將優(yōu)秀書寫作業(yè)貼在宣傳欄中展示,進行小書法家評比,以激發(fā)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書法練習欲望。
教師還可以利用漢字的像形、指事、會意等入手,讓學生感受漢字的特點,以提高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感悟能力。如像形字有“日、月、山、人”;指事字有“本、末、刃”等;會意字有“從、比、明、北”等,讓學生在學習時知曉一個漢字是一個故事,一個漢字也是一幅畫,書法藝術體現(xiàn)的是一個人做人的態(tài)度,進行書法練習可以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二、通過兒歌激發(fā)學生的書法書寫欲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的喜愛是教師的責任,漢字是由筆畫組成,漢字的書寫由抽象到具體的過程。為了激發(fā)學生對漢字的書法欲望,可以將漢字書寫方法利用兒歌編排,以激發(fā)學生欲望。如點像個小水滴,書寫要神氣;橫像個小扁擔,書寫要平坦;豎像一把劍,書寫要擎天等,利用兒歌既激發(fā)學生的書法欲望,又能幫助學生快速記住漢字。在教生字“傘”的時候可以進行提問:你們看這個字像什么呀?學生會回答:像個蘑菇,像棵樹等等,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傘字筆畫播放,讓學生感受漢字之美的同時使枯燥的漢字在學生的心中變成靈動的生命,以激發(fā)學生的書寫欲望。
教師在學生進行書寫時要對學生的書寫姿勢進行糾正,利用“坐姿歌”和“握筆歌”等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書寫習慣。如在講授生字“坐”時,教師可以利用猜謎的方式進行講授“兩個小人坐在土堆上上,一邊一個,中間隔堵墻”,當學生對漢字有了視覺的印象,那么漢字將不再抽象,而是可愛的小精靈,學生自然愿意學和書寫。
三、通過教學手段指導學生對書法進行領悟
在小 學語文教學中對書法藝術進行傳承與弘揚時需要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教會學生正確書法的方式。書法的練習主要是通過摹、臨、背等幾個步驟,摹主要是將透明紙置于字帖上面,進行書法的描寫;臨主要是對照字帖進行漢字的書寫,在臨的時候筆畫要正確,力度在到位;背發(fā)即不用字帖等進行字的背寫,以使學生享受書法的成功感,以激發(fā)學生的書法興趣。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書法書寫的形象展示,通過投影將學生的書法作品進行展示,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評與指導。同時還可以將學生的書法作業(yè)進行同學間比較,讓學生在批評與贊揚共存的聲音中感悟書法藝術,并在感悟中提高書法書寫質量。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動畫功能進行書法書寫的動筆過程,或將自己的書寫過程錄成視頻進行課堂播放,讓學生在細節(jié)觀察中進行臨摹,以達到書法練習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在進行學生書法練習指導的過程還要教會學生漢字的架構,使學生深入了解漢字,并進行書法的正確書寫。如在進行“波”字書寫時,有的學生將三點水與“皮”字寫的一樣大,有的又把“皮”字下面的“又”寫的很小,這時可以將學生的書法案例進行展示,并與正確書寫進行對比,以幫助學生糾正錯誤。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書法的傳承與弘揚可以通過良好氛圍的營造,使學生在相互幫助的前提下進行書法的書寫。對小學生影響最大的是父母、老師與同伴,教師可以將班級中書法寫的好的學生培養(yǎng)成小老師,讓他們對全班同學的坐姿、書法執(zhí)筆姿勢等進行監(jiān)督,并設置坐姿正確、進步快比賽,以使學生都爭當上游,努力學好書法,寫好字。
總之,書法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與小學語文教學密切相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和兒歌等激發(fā)學生對漢字進行書法練習的興趣,并通過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領悟書法寫作,在教會學生書法寫作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書寫正確美觀性,以發(fā)揮小學語文教學對書法藝術的傳承與弘揚。
[ 參? 考? 文? 獻 ]
[1]許新江,李海進.推進書法教育,傳承中華文化[J].教育視界,2016.9.
[2]何宏亮.語文教學呼喚書法教育的回歸[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7.8.
[3]劉秀紅.讓書法藝術成為語文教學的瑰寶[J].漢字文化,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