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祺芳
【摘要】? 地理課堂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講究藝術性,就能不斷提高課堂效果。在導入新課、講授新課、課堂小結和作業(yè)布置中,只要精心設計,方法獨特,創(chuàng)設屬于自己的特色課堂,就能彰顯課堂藝術的魅力,讓你的課堂更加精彩。
【關鍵詞】? 地理 課堂 藝術
【中圖分類號】? G633.5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2-062-01
地理課堂上,如果沒有一點藝術,學生學習就像一潭死水,學生也不會整堂課都將注意力集中在老師身上。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在課堂藝術上下功夫,讓自己的課堂成為有特色的課堂,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下面談談本人一些做法。
一、導入新課講藝術
很多老師在導入新課時,都是回顧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而不是想辦法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堂課上,為了更好更快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我在導入新課時,采用下列辦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從地理時事入手,提高學生興趣。每天利用電視網(wǎng)絡上有關的地理新聞,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提出一些新問題讓學生思考。很多學生都喜歡老師不要總是講課內(nèi)的東西,有時用課外的知識引入,學生聽得更加認真。如神九發(fā)射的那天,剛好講《大氣環(huán)境》,于是我對學生提出問題,昨天神舟九號飛船順利升天,你知道昨天北方的天氣狀況嗎?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天氣?通過這樣的問題,不斷引導學生去思考,課堂氣氛很快調(diào)動起來,為下面講授大氣環(huán)境作了很好的鋪墊。
從生活實際入手,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生活中很多的地理現(xiàn)象都是我們學習的內(nèi)容,如果忽視生活實際,盡講一些枯燥的書本知識,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大打折扣。在講《地轉偏向力》的時候,我讓學生去觀察水槽漏水時的旋轉方向,然后再跟學生討論為什么我們這里的水槽漏水時呈逆時針,這樣一來,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了。課堂導入得好,一堂課就成功了一半。
二、講授新課有藝術
在教學實踐,由于我經(jīng)常地去探索,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體會:你一定要對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反復研讀,把教材的每個知識點都爛熟于心,然后思考,課堂上會出現(xiàn)哪些問題,哪些學生會積極參考,對那些不愛聽課的學生怎么力,如何讓他們都動起來,聽起來,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要求的:必須關注每一個學生。
在講授新課的時候,我常注意運用一些藝術,對提高課堂效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例如我在教《地球的結構》一課時的按照以下幾個步驟,效果很好。
課題:《地球的內(nèi)部結構》
【片斷1】在想象中啟發(fā)
(拿出一雞蛋,讓學生說出其內(nèi)部結構)
師:有人說,地球的內(nèi)部結構跟雞蛋的內(nèi)部結構差不多,那地球內(nèi)部結構你覺得可以劃分為幾層?
【片斷2】畫結構,加深印象
剛才我們了解地球內(nèi)部的兩個不連續(xù)面,下面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地球的內(nèi)部結構,看誰畫得最好最準確。
學生在草稿紙上畫,老師檢查,五分鐘后,將畫得好的同學的作品到前臺展示,并指出其中的足之處。
通過這種形式的課堂,學生都動起來,對所學的知識就更加深刻,很多同學慢慢地都喜歡了我的地理課。
三、課堂小結帶藝術
小結雖然只有幾分鐘,但小結得好,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所以我們不要小看了小結,而是要想出一些新穎的形式來小結,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小結可以在課中,也可以在課尾。每講完一個知識點,小結一下,有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這樣學生就不容易遺忘,因為知識是靠反復記憶才能記得更牢固,如果不及時小結,那么多的知識點,學生是沒有很多的時間去歸納總結,這就要靠老了,短短幾分鐘的梳理,學生對知識的脈絡就熟悉了。課堂小結不能省,而是要精煉,不要花太多的時間,以免耽誤后面內(nèi)容的講解。
小結也要具有針對性。一堂可能會講幾個知識點,那些地方最重要,我們就要對這個知識點進行小結,例如,在學習《大氣的垂直分層》時,對于各層的特征把握是個重點,于是講完了垂直分層后,我是這樣小結的:大氣垂直方向分為三層,人類活動在最底層(對流層),飛機飛行在第二層(平流層),衛(wèi)星運行在最上層(高層大氣)。這樣一小結,學生很快就對剛講過各層的特征印象就深刻了。
小結也要前后聯(lián)系。有時講到一個新的知識點,講完后,我們可以對以前相關的內(nèi)容找出來進行比較,這樣的小結不僅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還能讓學生對新知識理解得更透徹。如在學習外力作用時,可以與前面講的內(nèi)力作用進行比較,如外力作用形成沖積扇、三角洲,使地表變得平坦,而內(nèi)力作用形成海溝或山脈,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然后找兩個典形的地形區(qū)讓學生判斷是內(nèi)力作用為主還是外力作用為主,這樣的小結相信一定能讓學生印象更深刻。
四、布置作業(yè)用藝術
作業(yè)布置也是一門學問,有時太多,學生做不完,有時太少,沒有起到很好的鞏固作用。那如何來布置作業(yè)呢?
布置作業(yè)不能盲目,作業(yè)要對課堂的內(nèi)容起到很好的復習鞏固作用,所以我們要在課堂多觀察,學生在哪個地方掌握得不好,我們就可以設計一個作業(yè),最好不要直接讓學生做課課練中一課的全部內(nèi)容,因為有些資料的作業(yè)內(nèi)容很多,有些題目太難不適合學生做,那我們可以在課堂上集中講解。
布置作業(yè)形式要多樣化,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枯燥。如我在地理作業(yè)中,有時讓學生畫一幅地圖,有時讓學生做一個模型,有時讓學生準備一個演講稿,第二天在課堂演講,有時讓學生課后觀察月想的變化,觀察正午影子的朝向等,這些作業(yè)既緊扣教材,又不顯得死板,學生做作業(yè)的興趣會更濃厚。
總之,地理課堂的藝術要靠自己去總結,只要用心去教學,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藝術就在身邊,也許有一天,你碰到以前的學生,他還會說出你課堂的一些特征,那你的課堂肯定給學生留下過深刻的印象。
[ 參? 考? 文? 獻 ]
[1]陳澄.地理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