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安
【摘要】? 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課外閱讀的中考考核方式發(fā)生變化,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新課外閱讀方式,樹立課外閱讀意識,提高課外閱讀效率,拓展課外閱讀資源以提高課外閱讀效果,最終提高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及語文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 新課改 初中語文 課外閱讀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2-023-01
新課改對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考點做了明確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卻處于兩難境地,落實課外閱讀教學,沒有切實可行的方法,不落實,考點又明確要求?!冻踔姓Z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學生課外閱讀量每學年不少于80萬字,其中包含文學名著2部到3部,大綱的要求對于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及審美情趣有重要促進作用。
一、明確課外閱讀責任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教學大綱及中考要求為切入點,落實課外閱讀要求,以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在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課外閱讀,不能僅以中考考點為需求,進行簡單文學知識的閱讀,導致學生無法領(lǐng)悟名著的魅力。教師要重視課外閱讀,為學生搭建課外閱讀平臺,并引導學生作為閱讀主體,明確閱讀責任,以長遠眼光和踏實的精神踐行課外閱讀。
二、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多數(shù)初中學生是喜歡閱讀的,他們喜歡在閱讀的過程中看世界。但是受學業(yè)壓力影響,學生將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中,導致語文知識面窄,不理解常識知識,影響長遠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義務(wù)和責任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進行高質(zhì)量閱讀。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中有篇文章是選自《朝花夕拾》的《阿長與〈山海經(jīng)〉》,那么教師在講授《阿長與〈山海經(jīng)〉》時要向?qū)W生滲透《朝花夕拾》這本課外必讀書籍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選取其中趣味性強的文章進行課堂講解,并給學生布置讀書筆記或交流活動,并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反饋。魯迅的文章相對來說比較難理解,教師的引導、指導、答疑等都可以潛移默化的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三、確定課外閱讀目標
目標是學習的指向和根基,可以使學生的閱讀活動更加合理和科學。教師要在準確把握語文知識體系的基礎(chǔ)上引導和鼓勵學生樹立課外閱讀目標,以幫助學生確定每月和每學年的閱讀計劃及體系。首先,教師要了解班級中所有學生的閱讀水平及課外閱讀能力,規(guī)定學生每個月要閱讀的基本課外讀物,以使學生的課外閱讀針對性更強。其次,教師要將學生課外閱讀目標與教材內(nèi)容進行結(jié)合,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堂內(nèi)容的有效延伸,在教會學生閱讀方法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將方法應用于課外閱讀過程中,以提高閱讀效率。再次,教師要考慮閱讀目標的可行性,使閱讀目標真正落實,使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掌握書籍內(nèi)涵,利用優(yōu)秀文學作品端正學生的觀念,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如在指導學生進行冰心的詩集《繁星·春水》閱讀時,教師可以將知識能力目標設(shè)定為學習繁星體,將過程和方法目標設(shè)定為通過觀察生活抓住事物特點,將情感和價值目標設(shè)定為在閱讀過程中通過聯(lián)想進行創(chuàng)作,以拓展詩歌的寬度和廣度。學生帶著目標進行閱讀,可以在欣賞冰心婉約詞句的基礎(chǔ)上體驗詞句中樸素的哲理。目標可以使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外閱讀,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以提高閱讀質(zhì)量。
四、提高課外閱讀效率
1.適度布置課外閱讀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時間只有短短的45分鐘,在大量語文知識講授的情況下進行課外閱讀的時間并不多。而課外閱讀在于閱讀體驗,不受時間限制,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如周末、寒假暑假等,在提前制定課外閱讀計劃的基礎(chǔ)上充分利用時間,以提高閱讀效率。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任務(wù)布置,如在學生入學前要求學生閱讀完《伊索寓言》,在一年級暑假期間要求學生閱讀完初二教材要求的《紅星照耀中國》和《昆蟲記》等,使學生的閱讀提前,以緩解課堂講授的壓力。
2.及時指導以規(guī)范學生的閱讀
學生的課外閱讀可以利用閑暇時間進行,教師在課堂上要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可以是講授或引導,也可以是交流討論甚至是辯論。教師的課堂指導可以使學生在交流和討論過程中快速消化閱讀內(nèi)容,在體會文學作品魅力的同時樹立正確閱讀觀念,并提高閱讀和思考深度,以提高文化素養(yǎng)。教師的課堂指導可以在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喜歡上課外閱讀,并自覺抵制低級讀物的干擾。教師的指導可以規(guī)范學生的閱讀,提高學生閱讀效率。
3.適當拓展課外閱讀資源
初中語文教學大綱規(guī)定學生每學年閱讀量不少于80萬字,那么初中三年的閱讀量要不少于260萬字。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質(zhì)量,出版社發(fā)行了和初中語文教材配套的自讀課本,自讀課本的閱讀量在30萬字左右,與大綱要求的閱讀量仍有一定差距。針對此種情況教師要拓展學生的閱讀資源,做學生課外閱讀的引導者和指揮者。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進行相應閱讀材料和資源的拓展,引導學生閱讀《活著》、《草房子》、《世說新語》等,在補充學生閱讀資源的基礎(chǔ)上加強學生對生命的探討,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之,閱讀可以給人力量,可以拓展人的思維,健全人的人格。課外閱讀是初中學生提升和完善自我的階梯,是人格升華的動力。無論是中考考點還是語文教學大綱都對語文課外閱讀有明確要求。教師在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要落實課外閱讀意識,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為學生設(shè)定課外閱讀目標,以提高課外閱讀質(zhì)量。
[ 參? 考? 文? 獻 ]
[1]林美燕.初中語文課外閱讀能力提升探析[J].文教資料,2017.6.
[2]丁潔慧.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研究[D].渤海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