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剛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說:“九年義務(wù)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對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素養(yǎng)包括人文素養(yǎng)和能力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就是指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以及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能力素養(yǎng)包括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鑒賞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批注是指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對文章進行批評、賞析,是書寫閱讀感受的一種學習活動。教師應(yīng)合理運用批注這個手段,讓批注成為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利器。
眾所周知,很多學生害怕動筆,一到寫作文就犯愁,但是談?wù)搫e人的作文卻總是頭頭是道。這說明學生有一定的鑒賞能力,就是寫得少了,表達能力停滯不前,鑒賞水平也停滯不前。因此不妨讓學生從簡單的評論開始,這樣學生的興趣就來了,興趣又是學習的動力。所以,培養(yǎng)語文學習的興趣,可以從批注開始。
我的班上有一位施姓男生,他的媽媽找到我,說孩子對語文沒有什么興趣,學語文很是頭疼。我找這位同學談心,鼓勵他,并給他制訂了切實有效的讀書批注計劃,要求他在課外閱讀中,把自己的心得感受記下來,文字少也沒關(guān)系。沒想到,他的“話匣子”逐漸就打開了,批注越寫越多,越寫越好。有一天他跑來告訴我:“郭老師,我現(xiàn)在找到學習語文的訣竅了?!蔽覇柺鞘裁?,他說:“就是好好寫批注?!?/p>
這位同學讀了王鼎鈞的《挽留時間》這篇文章,此文開頭的一段這樣寫:“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天可以毀滅的?!?/p>
這位同學的批注是:“舉例子,讓讀者信服。”
這個批注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它引發(fā)了一個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我鼓勵他,只要多讀多寫,語文水平一定會不斷提高的。
再來看看后來這位同學的其他批注。
王鼎鈞還有一篇叫《繭》的文章,文中最后一句話是:“后來我認識一些人,他們開朗而樂觀,永遠期待有更好的事情發(fā)生,并為此努力不懈、奮斗進取。果然,他們大都如愿以償?!?/p>
學生的批注是:“最后一段總結(jié)全文,并且用了對比的手法。將上文中消極的男子和一些開朗的人做對比,突出了男子的消極和他生存意志的崩潰。闡述了一個人只要有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遇到任何坎坷都能夠?qū)⑵淇缭降牡览怼!?/p>
從這個批注看,這位同學不僅有興趣寫,而且寫的批注內(nèi)容很充分,質(zhì)量也很好。他寫出了手法、句段的作用,還有文章的主旨。我看到了他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語文教學中,識字、寫字教學占用了我們不少的課堂時間。如果能夠巧妙地運用批注,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在平時的課外閱讀中就可以獲得提高,從而節(jié)省寶貴的課時。
《駱駝祥子》第十章有這樣一句話:“這話還沒說完,門外的人進來了,也是個拉車的??礃幼右延形迨鄽q,穿著件短不夠短,長不夠長,蓮蓬簍兒似的棉襖,襟上肘上已都露了棉花?!?/p>
其中“襟上”的“襟”字在部編版教材八年級上的《列夫·托爾斯泰》一文中也出現(xiàn)過。平時我要求學生在課外閱讀時做有心人,把不認識的字詞圈出來,通過查字典等方式,在書旁作批注,這樣也節(jié)省了課內(nèi)識字寫字教學的時間。
閱讀能力、鑒賞能力、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在課外閱讀中堅持寫批注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鑒賞能力、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比如讀陳思顯的《在我們?nèi)ゴ蜥u油的那條路上》,文章的結(jié)尾是:“然后,也許是一覺醒來吧,就四十了?!?/p>
沈同學的批注是:“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小時候生活的無限懷念和對時光飛逝的無限感慨?!睂W生的批注表達了她對文章情感的理解,體現(xiàn)出初級的閱讀鑒賞能力。
再如丹增的《阿媽拉巴的酥油燈》,文中有這樣的話:“劉志的父親來到當雄縣,心里忐忑不安:兒子釀成大禍,人家又是獨子,見了這個藏族老太太,她會不會放聲大哭?會不會跺腳罵人?最終他還是鼓起勇氣、壯著膽子,找一個翻譯來到阿媽拉巴家。沒想到。阿媽拉巴熱情地接待了劉志的父親?!?/p>
沈同學的批注是:“側(cè)面描寫,通過描寫劉志父親的心理,側(cè)面烘托了阿媽拉巴的心地善良、寬容、待人友好真誠的美好品質(zhì),表達了我對阿媽拉巴的贊美和敬佩之情。”這個批注就體現(xiàn)了較高的鑒賞水平,首先她分析了藝術(shù)手法,分析了這幾句話的作用和表達的情感。學生在寫批注的同時,會提高自己的鑒賞和寫作水平,這不正是我們苦苦追尋的語文素養(yǎng)嘛!
在閱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中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時,張同學寫下了這樣的批注:
本文描述的是魯迅先生童年生活的片段,是魯迅先生由玩樂到讀書的成長過程。百草園是“我”的樂園,那里的生活快樂、有趣、生機勃勃、無憂無慮。作者喜歡這樣的日子,不,應(yīng)該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歡這樣的日子。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先生的童年仿佛是在大自然的圓舞曲中度過的,我覺得這樣的童年才夠味兒。
可以這么說,在寫批注的過程中,同學們找到了自己的特長,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很能寫,所以就出現(xiàn)了像“大自然的圓舞曲”這樣美妙的語句。
張同學在批注的寫作中不斷成長,不僅寫出了精彩的批注,也提高了自己的閱讀能力、鑒賞能力、寫作能力,語文素養(yǎng)不斷提升。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李筱懿有一篇叫《奢望與本事》的文章,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能夠坦然面對自我的渺小,承認自己的能力夠不上愿望,愿意把目標降低到一個可行的水準,是勇氣,也是智慧?!?/p>
張同學的批注是:“人貴有自知之明,而這自知之明,于每個人來說,都無比艱難痛苦。每個人在明了之前,總會經(jīng)過大大小小的挫折,嘗過奢望與能力不符的苦果,才終于明白知足才能長樂。因為知足,我們可以在粗茶淡飯里閑看日出日落;因為知足,我們甘愿在無人注意的角落里快樂著;因為知足,我們在錯失朝霞之后會告訴自己,還可以去看漫天浩渺的星辰;因為知足,我們雖泯然于蕓蕓眾生,卻自得其樂;因為知足,所以長樂?!睂懙枚嗪?!放到作文里,分數(shù)一定低不了。
寫批注也是提升人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在批注的過程中,同學們不僅能領(lǐng)略大師們的人格魅力,也會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zhì)吸收、內(nèi)化,再用文字表達出來。
在閱讀《水滸傳》中的《柴進門招天下客 林沖棒打洪教頭》這一回中,董同學寫下了這樣的批注: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痹趶V闊的世界中有很多比我們杰出的人。在本回中,洪教頭雖為教頭,但卻目中無人,且沒有什么過人的才華。他驕傲自大,最終被林沖打敗了。這就告訴我們?nèi)送庥腥?,天外有天,不要因為自己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就就沾沾自喜,目中無人。強者如云,只有懷抱著一顆敬畏之心,認真刻苦地向他們學習,才不會被這個競爭的世界“丟棄”。
作者在批注中批判了洪教頭的驕傲自大,并把謙虛謹慎、向優(yōu)秀人物學習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這就達到了語文教育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目的。
再如,讀何建明的《明年我回家》,文中有一段文字這樣寫:“房間內(nèi),無論是墻還是地,無論是桌子、椅子還是沙發(fā),甚至電話機,都與我以前在家里看到的一模一樣,放在原位。整齊而潔凈。”
沈同學的批注是:“這里是環(huán)境描寫,描寫的是老宅。雖然無人居住,但是仍然保持整潔。寫出了母親的細致、對家的付出、對家人的愛和無微不至的照顧?!边@位同學對母親的理解和贊美,就是對這種精神品格的贊美,也就是對理想人格的追求。
指導學生寫批注,還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格式要規(guī)定好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指導學生寫批注時我要求:
第一,重要的人物和情節(jié),一定要圈點勾畫。
第二,每一章節(jié),寫不少于三條鑒賞性批注或者批評性批注。這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批評能力。
第三,讀完全文(書)后完成一個總評,可以自選角度進行總評。這樣,學生的字詞句賞析能力和整體評價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二、要做好閱讀前指導
賞析一個句子或者一個段落,我們可以從“寫什么”“怎么寫”“為什么這樣寫”這三個角度去思考?!皩懯裁础本褪墙鉀Q內(nèi)容的問題;“怎么寫”就是解決手法的問題;“為什么這樣寫”就是解決表達效果和作用的問題。我們也可以從修辭手法、關(guān)鍵詞語等入手進行鑒賞。還可以從描寫手法進行鑒賞,比如說人物描寫、環(huán)境描寫、側(cè)面描寫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前做好指導,學生在掌握了基本鑒賞方法之后,用這些方法去批注,他們的閱讀能力、鑒賞能力、寫作能力自然就會不斷提高。如何去總評一個章節(jié)或者一篇文章呢?可以從主題思想、情節(jié)結(jié)構(gòu)的安排、語言的運用、讀者閱讀再創(chuàng)造等方面去寫。教師可以選擇一個章節(jié)或者一部作品,結(jié)合具體的文章進行指導。
三、及時批改,及時交流,及時反饋
中學生的心智和思想還未成型,可能也會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這些不良思想若表現(xiàn)在批注上,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老師要對他們進行指導,及時點出、糾正他們的問題,做他們?nèi)松膶Ш秸吆妥o航者。平時我們要鼓勵學生敢于用文字去表達,同時也要對學生在寫批注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指導。
四、舉辦一些語文活動,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動力
在課外閱讀批注活動中,學生學到了知識,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語文能力,也寫出了很多優(yōu)美的文字,悟出許多深刻的人生哲理。教師要給學生一個展示的平臺,把學生的閱讀成果展示出來,這是促進這項活動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有效方法。比如,我們在七年級時舉辦了以“品讀經(jīng)典,展示風采”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在八年級時舉辦了經(jīng)典名著話劇表演大賽,都是以活動來促進課外閱讀,引導更多的學生去多讀書、讀好書,多寫文、寫好文。
總之,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筆者致力于推進課外閱讀批注這一教學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在語文素養(yǎng)如此重要的今天,批注可以成為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利器,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教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