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山東省實驗中學(xué)2017級(23)班 孫澤垚
立定跳遠是一項考核下肢爆發(fā)力、腰腹力和上、下肢協(xié)調(diào)能力的運動項目,主要通過蹬地、展腹、收腹舉腿、團身落地一系列動作完成。立定跳遠對學(xué)生的彈跳力要求較高,大多數(shù)學(xué)生雙腿、腰腹部的力量達不到要求。因此,掌握正確的立定跳遠技巧,盡可能地為下肢增加助力就顯得特別重要。
學(xué)習(xí)了拋體運動、運動力學(xué)等知識后,我想運用它們來分析影響立定跳遠成績的因素,找到立定跳遠的最佳技巧。
立定跳遠由預(yù)備姿勢、起跳、騰空和落地四個緊密相連的過程組成。因此,可運用物理學(xué)知識,從以下三個角度分析影響立定跳遠成績的因素。
1.從拋體運動的角度
立定跳遠時的起跳、騰空和落地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拋體運動的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1)立定跳遠時人的騰起初速度V0與水平面的傾角θ越接近45°,彈跳距離越遠,45°時最遠。因此,在V0一定時,力求θ盡量接近或達到45°。
(2)當(dāng)θ一定時,彈跳距離與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由此可知,要增加跳遠距離,應(yīng)盡量提高初速度V0。
2.從“類彈性形變”的角度探求初速度V0的最大化
圖2
圖3
如圖2,立定跳遠時,為獲得騰起的初速度V0,必須先完成人體的下蹲動作,使重心向下、向后移,同時雙臂猛地往后擺,積蓄下一步反彈的能量。這個過程類似于將一個彈簧壓縮至X1的長度。
圖3是緊隨上述動作之后的騰起過程:身體下部迅速上升,雙臂同時由下后方向上前方迅速擺動,上身前傾,腳掌猛地蹬地、騰起。這個過程類似于將一個彈簧迅速釋放至原長X2的長度。
由此不難看出,要使初速度V0最大,前后兩個動作必須協(xié)調(diào),一氣呵成。
3.從動量定理的角度
另外,選用彈力好、摩擦性能高的運動鞋也可使E彈增大,從而使V0增大。
綜上所述,在身高、體重和體能等條件一定的情況下,要想最大限度地提高立定跳遠的成績,可參考以下技巧。
1.起跳時與水平方向接近或達到45°。
2.盡可能地達到下蹲—騰起過程中彈性勢能向動能轉(zhuǎn)化的最大化。
3.注重對自身腿部肌肉、腰腹部肌肉以及雙臂肌肉的力量訓(xùn)練,以增加彈跳時身體對地面的作用力,獲取更大的沖量,從而增加動量及初速度。
4.在測試規(guī)定允許的前提下,可選穿彈力好、摩擦性能高的運動鞋,增加彈跳力和初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