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清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分析全課程理念,為以后視角進行識字教學。全課程視角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要課前做好全課程的識字教學計劃;在課中運用“說一動”的新型教學模式;以后在課后作業(yè)的布置上,采用新模式,以延續(xù)識字教學,從而不斷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用。
關鍵詞:全課程視角;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4-0096-01
全課程的視角下,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要完成多樣化的教學目標,為此,語文教師要重新思考課程、教學、學習之間的關系。重視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教學階段,從而實施全課程的識字教學,讓小學生了解到更多中國漢字,改變當前語文識字教學現(xiàn)狀,更有效地提升了識字教學的質量。
1.“全課程”理念的內涵
“全課程”包括了學校的全部生活,提出了跨越學科的思考,課程改革中,要全面整合各個學科,實現(xiàn)綜合性教學,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可以快樂地學習,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貫徹“全人”教育理念。該理念核心在于不是將所有課程疊加在一起,而是要讓學科相互滲透,從而促使學生掌握全面思考的能力。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下,各個學科各自為政,學生學習知識,也都是各個學科獨有的,是一種分散的知識,并不能形成全面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但是,“全課程”理念則是要將分散的學科整合到一起,使得分散知識,變得有體系。因此,在全課程視角下,要后置拼音學習,整合各個學科,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游戲化與生活化的識字教學活動。
2.基于全課程視角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2.1課前做好全課程的識字教學計劃
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語文教師不但要幫助小學生記憶課本上的生字,掌握音、形、義,還應當巧妙地引導學生,運用可以利用的學習資源,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漢字的意識與習慣,從而更牢固地掌握學習的生字。以全課程為視角,教師識字教學準備,必須要在課前全方位地進行。首先,不管是課前的備課,還是課中識字教學,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將學生放置在識字學習中心點,設置更多學生展示的機會,不是在講臺上獨自一人講解。其次,課前教學計劃要與多學科相聯(lián)系,教師可以通過穿插手工、畫畫、歌唱、跳舞、生活常識等一些課外知識,引導學生識字,從而讓識字教學更加飽滿和立體。最后,備課時教師要結合海量閱讀,開展有效的識字教學。
以《鄧小平爺爺植樹》的備課中,教學方案設計如下,學習的目標:認識“鄧、壇”等14個生字。會寫“鄧、植”等8個字;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鄧小平音植樹的認真態(tài)度和他的心愿;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新課導入:分別出示鄧小平國像和植樹圖提問,“這位爺爺誰認識?(詳細介紹)”。再看另一外一張圖,鄧小平爺爺在干什么?(植樹);這是鄧爺在1987年4月5日植樹節(jié),親手栽種一棵小柏樹時的照片。想知道鄧爺音是怎樣種樹的嗎?好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認識其中的生字,而后出示課題學生讀好課題。識字教學:組織合作學習,學習其中的生字。小組成員輪流分段讀課文段,其他同學在聽時把自己不認識的字圈下來;相互學習,向同組同學請教,讀會所有不認識的字,再試著讀讀課文;邊讀課文邊思考下列問題:爺爺植樹時多大年齡了?樹栽好了鄧爺滿意嗎?從哪里能看出來?通過再一次閱讀文章,解決這些問題,從而鞏固生字的學習。
2.2課中運用“說一動”的新型教學模式
全課程識字教學,強調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參與識字學習活動。初步學習生字,采取學生喜歡的方式教學,又“說”也有“動”。這時要注意學生的個體性差異,尊重每個學生,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識字學習中。運用有趣的方式,培養(yǎng)自主識字意識。同時,鼓勵課外收集信息,調動學生主動收集的積極性,進而開闊視野,積累更多漢字。
例如,在某節(jié)識字課上,教師說道:生字詞同學們已經(jīng)讀的很棒了,淘氣的生字寶寶又回到了課文中,經(jīng)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一定能把課文讀的更好。那么下面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告訴大家,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小節(jié),現(xiàn)在我們請5名同學分小節(jié)讀文。這時教師要隨機選取同學,分小節(jié)地讀文章。提出要求:讀的同學做到字音準確,句子通順,聲音洪亮;聽的同學要認真,如果他讀的好,你就夸夸他,如果你認為他哪讀的不夠好,你就幫幫他。這樣的識字教學中,學生獲得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識字教學中教師不再一味的“說”,也讓課堂動了起來,學生獲得表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學會了新的生字,并能準確讀出來,還能理解具體的意思,并運用已經(jīng)學習的漢字,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種識字教學,才是達到了識字的真正目的。
2.3后作業(yè)采用新模式以延續(xù)識字教學
全課程的視角下,識字教學要延續(xù)到課后,因此應當創(chuàng)新作業(yè)模式,讓識字作業(yè)變得多樣化,并且學生能夠自主選擇,以自由地形式,完成識字作業(yè)。這時小學生可以自由地,根據(jù)自己興趣,選擇作業(yè)。比如,可以選擇讀一讀古詩詞,并有感情朗讀;可以選擇閱讀繪本故事,講給家長們聽;可以選擇學習歌曲或者舞蹈。因此,全課程理念下的識字教學,不單純拘泥于語文學科,還滲透到了音樂學科、英語學科、舞蹈學科、美術學科等等,從而實現(xiàn)全課程的識字教學。
比如,日常教師布置的語文作業(yè):形式一,同學們走進課本,選擇與本文有關的課外文章,看文中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場景和事物?請自由朗讀詞語,要求:注意讀準字音、看清字形。形式二,閱讀一篇繪本故事,像家長介紹文中講解了什么樣的故事哪?請你說給大家聽一聽。形式三,學習一首新的歌曲,正確讀出歌曲的歌詞?自由演唱試一試,唱準字音并在頭腦中想象歌曲描繪的樣子。形式四,聽歌曲,練習一段舞蹈,并能生動地表現(xiàn)歌曲含義。多種形式的作業(yè),讓學生自由選擇,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鞏固學習的漢字,并了解到新的漢字,從而提升識字效率,提高識字質量。
3.結語
綜上所述,全課程視角的識字教學,就是要全面地開展語文識字教學,從課前到課中,從而課中到課后,融合更多學科,不斷提高識字教學有效性,運用多樣化識字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也強化了學生生字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