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藕
摘要:認字,閱讀,寫字,口語,這四部分基本涵蓋了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主要內(nèi)容。閱讀作為語文學習的核心方法,在教學至關重要,而僅僅只是閱讀可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課堂上提問可以有效督促學生去更好的閱讀。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里說把書讀透,這樣落實到筆下,寫作起來就會的心應手。
關鍵詞:方法;效率;興趣;督促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4-0077-01
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占主導位置,閱讀通常會伴隨著提問,這也是考察學生有沒有認真閱讀的一種手段。但是現(xiàn)實中很多老師提問沒有中心,觀點,和意義,由此直接導致閱讀教學的效率低下見不到顯著的效果。課堂提問在揭示矛盾、引發(fā)思考、喚起注意、判斷是非、交流信息、調(diào)節(jié)教學等方面,都有著不重大的意義和作用。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提問時存在的問題,和原因以及它的解決策略。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問時存在的問題
1.1問題沒有意義
老師在提出問題前自己要思考文章結構中心點在哪里,提出這個問題的意義在哪里。然而在教學中有些老師單純是為了提問去提問,并沒有抓住閱讀文章的主題與意義,圍繞著可有可無的問題在徘徊,導致上課時間沒有充分的利用,也導致學生讀完文章后找不到文章中心。
1.2問題脫離閱讀文章
經(jīng)常有些語文教師在講課時,思維發(fā)散講的內(nèi)容嚴重脫離課本。在提問題時也是如此,提出的問題不在閱讀的文章中甚至和所閱讀的文章沒有半點關系,這樣使學生的思維從閱讀完的文章中脫離開來,而小學生的思維一但發(fā)散很難再聚集起來,從而也導致學生閱讀的效率低下。
1.3提出的問題比較多給的閱讀時間少
會有些老師以自己的標準給學生定時間閱讀,但是每個學生接受和閱讀能力是不同的,常常給的時間少但是提的問題多讓學生們應接不暇,從而沒有認真思考問題的本質(zhì)。還有問題比較多耽誤上課時間,從而使整節(jié)課的效率變低。
1.4提出問題的順序
在學生閱讀前提問與閱讀后提問效果是不同的,閱讀前提出問題學生是帶著問題去讀文章所以學生的重點會在涉及問題的段落里面,這樣會導致對其它章節(jié)印象不深,但是如果問題是課文的中心這樣會讓學生迅速理解整篇文章,達到學習效率的最大化,。閱讀后提問更多的是檢查每個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有沒有認真閱讀,還有就是可以帶著學生去理解整篇文章把學生的思維快速融進閱讀過的文章。
2.問題的成因
2.1老師沒有意識到語文閱讀教學提問的重要性
目前更多的老師是以閱讀作為輔助手段來進行學習,他們不知道閱讀的重要性,從而忽視了閱讀教學。語文的學習就是讀書的過程,在閱讀中不段積累知識在這個過程中使自己的閱歷增加,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記憶能力。
2.2老師專業(yè)素質(zhì)低下
有些老師以為語文教學就是教一下書本的課文,所以帶大家讀幾遍,然后拋出幾個問題來讓學生解答,一節(jié)課就恍然過去了。殊不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語文老師的職責不僅是了解課文,更重要的是教書育人,教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方式。
2.3老師沒有深入了解課本
也有很多的老師上課不備課,開課了拿本書就去上課了,自己對閱讀的文章理解不深刻,所以提出的問題也很片面,不能帶領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導致自己教出的學生也是一知半解,恍恍惚惚一篇文章就過了
2.4學生課堂思維發(fā)散,氣氛不活躍
有很多學生在上課閱讀時思維發(fā)散讀著文章就會跑偏,等回過神來大家都已經(jīng)閱讀完進入到提問環(huán)節(jié)了,而且因為小孩子注意力確實難以集中所以會有很多學生走神,導致提問時不敢回答,課堂氣氛不活躍,從而閱讀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2.5學生理解能力弱
大多數(shù)學生普遍都是認同老師的觀點,如果老師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很少會有學生考慮老師說的對與錯,都是普遍默認為接受。所以老師要去引導學生從課本中找到答案,而不是先人為主的灌注自己的思想。
3.解決策略
3.1提升教師專業(yè)能力
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和專業(yè)能力。老師的舉手投足都會影響到學生因此老師既要嚴肅認真又要詼諧幽默??梢詼蚀_的提出問題,也能高質(zhì)量的回答問題,這樣可以使學習效率快速提高。
3.2帶入課本
老師在提問題前要深入了解過課本,知道文章的中心及其意義,提出的問題也是緊緊圍繞著文章來出,要清楚的知道閱讀的文章講的什么,然后再確定自己要問什么,從而使自己的提問是畫龍點睛。這樣會讓學生與所閱讀的文章深度對話,從而感受到文章的感染和熏陶。
3.3提問順序
教學老師要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學生的性格特點,從而知道什么類型的文章該什么時候提問。如果學生思維都是比較發(fā)散的而學的文章又是那種無聊無法吸引學生的那種,這時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這樣思維不容易發(fā)散,注意力都在文章中。如果所學的文章是那種生動有趣的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后面自己再圍繞主旨去提問。
3.4夸獎激勵
低年級的小學生最渴望得到老師的夸獎與賞識。老師的一句贊美話,一個溫馨動作,一個鼓勵眼神。都會讓小學生得到學習的動力,會投入到學習當中去,這是低年級學生共有的特征。因此在閱讀提問時學生答對了要給與表揚或者獎勵,打錯了要給與一定的鼓勵和欣賞。
3.5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低年級的學生普遍都是年紀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活潑好動根據(jù)這種特點我們可以采用直觀,生動形象的閱讀與提問方式來引導他們閱讀與回答問題,也可以用互動的方法讓學生融人閱讀的課本及其問題。
4.結語
總之,閱讀是小學語文教育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在實際教學尤其是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有效提問的運用,有效的提問是學生閱讀文章時的畫龍點睛之筆。在閱讀課堂上提問要注意倆個方面一是圍繞教學的最終目標,設計有效性提問。二是立足課程教學內(nèi)容選擇合理的提問方法。把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出來對學生學習各個科目都有巨大的幫助,掌握了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當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了,老師教學的質(zhì)量也會隨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