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輝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大勢所趨。在小學語文教育的過程中革除舊觀念、舊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性的備課模式、批判性的教育方式、體驗性的教育過程能更有效地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心理過程,給予他們最及時幫助。從課堂內(nèi)容、模式到課后活動形式的創(chuàng)新為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一股新力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心理健康;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4-0012-01
引言: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經(jīng)滿足了我們的生理需求,按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我們將尋求更高層次的需求,教育正是其中的一方面。同時隨著計劃生育等政策的影響,家長對小孩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尤其是教育方面。因此,如何保證教學效果,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身心健康的學生是教育界的研究重點。小學作為學生正式開始接受義務教育的階段,承擔著包括德、智等各方面的啟蒙作用,我們將以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作為研究對象。
1.結合課本內(nèi)容正確引導學生
課本內(nèi)容的選擇是資深教育家的深思熟慮后的結果,每篇文章都有它的可取價值、獨特之處。但如何將教材價值充分發(fā)揮是教師的職責,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能有效發(fā)揮課本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1.1肯定課本正面內(nèi)容,積極鼓勵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對新事物的認識尚未成熟,他們往往會依賴老師,肯定老師的所說所做,將其視為行為的標準。因此,教師應當明確地分辨課本內(nèi)容,將正面信息傳達給學生并積極鼓勵他們做到。如部編版中《升國旗》課文中引導學生對國旗的產(chǎn)生敬畏之情是對國家的敬重,是愛國情懷的形成雛形,對未來個人價值觀的形成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歡迎臺灣小朋友》中引導學生對臺灣同胞友好,植下臺灣從古至今便是中國的一份子的認識,減少臺獨等錯誤觀點的萌生,是未來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證;《小書包》中“上課靜悄悄,下課不亂跑”引導學生正確作為,避免上課敲筆、咬筆等不良行為對學生產(chǎn)生負面影響和擾亂課堂秩序。
1.2批判式教育,否定負面內(nèi)容與劣質行為
批判式教育是一個比較新穎的方式,過去的填鴨式教育方法使學生只知道接收,忽略了對內(nèi)容的審視。批判式的教育幫助小學生進一步明確是非,初步建立個人判斷的標準。我們熟悉的《小兔子乖乖》在從前的教學過程中一般是教育小朋友正確的保護自己,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帶領學生評價大灰狼的行為,對大灰狼的批判過程將是學生對非的一個判斷與建立過程?!秲芍谎颉匪鼈兊幕ゲ幌嘧?,最終兩只羊都掉入河里同樣是一個很好的批判式教育案例。
通過對課本內(nèi)容的明晰,明確傳達的信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是非觀,愛國情懷,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是小學語文教育中心理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2.開展課后活動。在實踐中成長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強調的是“主體參與性原則”,給予學生充分的參與機會,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產(chǎn)生深刻的體驗,再從切的體驗中領悟。提倡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尊重的學習環(huán)境。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眾多的課后活動,但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都不被給予足夠的重視,往往一帶而過或者直接忽略,認為是與期末成績無關的內(nèi)容。而這些課后活動正是參與性較強的體驗,是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心理活動的重要途經(jīng)
2.1課后活動幫助適應新學校
新學校對小學生來說是陌生的,正是在這樣的陌生環(huán)境中,小學生的情緒波動最大。如果負面情緒積壓過多容易滋生厭學、不合群、自卑等一系列的影響,因此,積極開展課本中的課后活動能有效排解學生的不良情緒。如課本最開始的上學歌《我是小學生》讓學生從新認識自己的社會角色一小學生,體驗角色的轉換,按新角色所賦予的責任,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這對于剛上小學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也是穩(wěn)定心理情緒的過程。此外,課本中口語交際中的我們做朋友的課后活動讓學生勇敢的說出自己的名字,跨出個人舒適圈與周邊伙伴產(chǎn)生關聯(lián)的一步,是學生情感需求得到滿足的關鍵。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放下戒備等情緒投入到新學校的學習生活之中。
2.2實踐活動加強動手動口動腦能力
新教育的改革方向與實踐能力息息相關,加強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能力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證。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不僅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在教學中采用自讀、輪讀、齊讀、小組分工誦讀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的口動起來。要想語文課上得生動,必須讓學生成為自己的主人,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反思。
3.革新教師教育觀念
3.1注重語文教師心理健康觀念的培養(yǎng)
小學是人文素養(yǎng)的初塑階段,教孩子們怎樣做人,怎樣關愛他人,是小學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上述我們的實施方法中的關鍵條件是教師的心理健康觀念正確。
3.2正確評價學生,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我們評價的對象是思想上尚不成熟小學生,班級的風氣如何,對他們的精神風貌、情緒狀態(tài)和個性發(fā)展都有一定的影響。老師對學生的行為做出正確的評價,才能為學生樹立健康的思想,營造健康的班級氛圍、集體氛圍。
3.3創(chuàng)新備課模式
在傳統(tǒng)的備課只是老師一人的事情,創(chuàng)新型備課模式將由老師與學生代表組成,共同備課,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從學情出發(fā),關注學生的心理活動。創(chuàng)新備課模式能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能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