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利
摘 ?要:當前我國高校公共體育當中的足球教學實際情況并不是十分理想,存在著諸多問題和困難,本文主要對高校公共體育足球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總結概括,對其不足之處進行指明,并給出一定的指導意見,提出了相應的發(fā)展策略,以期為高校公共體育足球教學提供一定參考和幫助。不可能出現(xiàn)像巴西那樣踢球本身就得從小抓起,是一項全民運動,中國人把教育看得太重,把學生的興趣愛好看得太輕,如果這種思想不改變的話,中國足球永遠不會有顯著性的進步。因此筆者撰文從高校抓起國足的專業(yè)化建設。
關鍵詞:高校 ?公共體育 ?足球教學
中圖分類號:G84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b)-0089-02
中國足球在世界足球行業(yè)長期處于弱勢地位,究其原因,國足的落后不在于技術,而在于整體的足球環(huán)境,在于職業(yè)足球的理念和目的。這是足球發(fā)展的制度問題,現(xiàn)代中國教育太沉重了,從小就給樹立了各種爭排頭兵的思想,不管從家長到學校,導致了除了學習別的沒用。足球行業(yè)的中國式發(fā)展,歸納而言——寒門學子踢不起;有錢人家的孩子把踢球當跳板,不是用心踢的。
1 ?高校公共體育足球教學改革現(xiàn)狀
筆者及科研團隊通過實地走訪考察本省高職高專類,以及本科類院校的公共體育系足球專業(yè)發(fā)展情況,結合當前教育改革的時代發(fā)展需求,認為當前高校公共體育足球教育改革的教學目標不是很明確。當前,絕大多數(shù)高校在設置體育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僅注重階段教育,忽略了終身教育,這和我國教育目標不符,并且針對教學結果方面也沒有具體的文字講解,缺少指標性的描述。導致教學目標沒有發(fā)揮出指導教學進程的功能。其次是教學內容和教育對象的匹配度不夠高。高校足球教學內容最核心的構成部分就是每一項足球技術,主要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熟練使用足球的每一項技術,使其主動參與到足球活動中去,形成終身體育這一良好的習慣。但是把這種復雜的足球技術直接當作教學的內容,對于學生學習和掌握足球技術十分不利。在教學方式上也略顯陳舊。很多高校足球公共課程教學過程中使用的都是以教師為核心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對陳舊,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當前的教育改革大背景要求教師使用新的教學方式,借助計算機軟件和硬件設備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而足球專業(yè)這方面的欠缺往往導致教師難以重視學生主體性和差異性,無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 ?高校公共體育足球教學改革原因
筆者根據(jù)目前高校公共體育足球教育改革的現(xiàn)狀,深入分析,探究其形成原因,認為以上狀況的發(fā)生是由于大部分高校在足球專業(yè)教育改革相關政策落實過程中沒有沒有統(tǒng)一教材,而是由學校相關的教師自行授課,缺乏足球專業(yè)所需的基礎理論知識造成的。盡管足球是一門運動型的課程,更多的時間是在戶外實戰(zhàn),但是作為一門學科,自然要求有自己的體系和派別,有較為系統(tǒng)成熟的理論知識作支撐,這一點在公共體育足球教育改革中要引起重視;此外,不少足球專業(yè)的老師,特別是中年一代的老師,不少人的思維和記憶還停留在過去,對國際國內足球發(fā)展的認知沒能與時俱進,這也影響了公共體育專業(yè)足球教學改革進程;從家長的角度來看,一部分學生的家長也對高校公共體育足球教育改革存在偏見,在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足球教育無法真正被學生所接納和熱愛,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訓練積極性和自主性,也無法在競技場上拼盡全力,取得好成績。除了學院、教師、家長的因素外,筆者認為,當今社會互聯(lián)網發(fā)展迅猛,絕大多數(shù)大學生在認知和記憶方面以碎片化為主要特征,他們無法對一門學科形成相對全面的認知,甚至也不知道足球教育為何物,只以為是單純的踢踢球,這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教育發(fā)展的大忌,從根本上折射出高校公共體育足球教育改革的失位,對其進行改革刻不容緩。
3 ?高校公共體育足球教學改革途徑
高校公共體育足球教學改革要緊跟潮流,學習其他學科正在教育改革中的有點和長處,不斷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學生學習熱情的提升。在管理上追求精細科學,堅持學校一切工作以“學生為本”,堅持“教產融合、工學一體、德技并舉、志善相彰”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積極探索并實施“基于‘融合理念的高校公共體育足球教學改革模式”。將高校公共體育系權力責任下放,實行扁平化管理,將二級管理固化為基本制度,實行學校、系部二級管理模式。系部實行系部管理委員會責任制,給予二級管理部門相對的自主管理權,使二級管理單位成為責權利統(tǒng)一的教育教學主體,最大程度下放管理自主權,充分調動公共體育足球專業(yè)教師參與管理的主動性,學校各系部師生歸屬感強,促進高校公共體育足球教學的發(fā)展。其次要促進足球教學方式的改革。在高校足球教學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的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積極主動性以及探索精神,不斷強化理性思考能力,進而實現(xiàn)舉一反三的目標。在講解某個具體動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先闡述動作的核心要素,使學生在頭腦當中對于該動作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之后教師在進行演示,讓學生一邊復述動作要領的同時一邊練習,讓學生自己對于踢球的方式進行學習。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根據(jù)足球公共課程教學對象的特點,選取典型進行教學,動作構造和方式要盡可能的簡單,讓學生容易掌握和使用,并且還要擁有較強的實用性,教授學生學習和強化素質和技術基礎,不斷提高球性練習和腳底停球及原地頂球,還有運球技術等。不斷加強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給每個層次學生以后在足球和身體鍛煉方面做好鋪墊。除此之外,還應該留出相應的時間講解足球比賽的規(guī)定和判定方式及比賽組織部門和運動損傷預防還有處理等一系列的內容。針對公共體育足球教育改革,與其他學科改革相比,最具代表性的要求就是確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定應該根據(jù)教學大綱,制定可行性較強的教學方案,讓教學目標能夠更加明確,具體確定學生在整個學年或者是學期必須要掌握等技術和戰(zhàn)術,還有每一節(jié)課程需要的學習的內容。例如,踢球的準確程度和運球的熟練程度,這些必須要具備明確的目標,才能夠讓教師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做到放矢和心中有數(shù)教師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才可以更加準確的了解學生實際上掌握技術以及戰(zhàn)術的情況這些信息,進而幫助教師完成目標教學,及時地改進教學目標和方案,不斷提升學習的效率,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4 ?結語
“育人”的本質是“育心”。一個公共體育足球專業(yè)的教師要具備特殊的責任感,忠實地履行著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職責,關心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自己勤懇負責的教學態(tài)度來影響學生,既是學生的良師,又是學生的益友。并將“心存高遠、志在向善;精藝在身、忠心報國”確定為足球專業(yè)的核心文化價值,滲透到足球教學的方方面面。不斷加強足球專業(yè)建設與國足發(fā)展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yè)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職業(yè)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在先進的公共體育足球教育改革理念指引下,不斷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就業(yè)實力,促進中國足球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董穎.山西省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2] 刁學慧.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中足球專項技能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3] 孫濤.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內容的聚類優(yōu)化研究——以商丘師范學院公體足球教學內容改革實驗為例[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3(6):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