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愷
摘 要:如果作文題目出得好,就能使學生發(fā)揮出個性潛力。學生對所寫的作文題目感興趣,覺得有東西可寫,文章就有可能寫得好。這是自主作文的開始,好的開端才可能有好的結果。所以,老師要做好作文的命題研究工作。
關鍵詞:初中;命題作文;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1B-0100-02
一、命題作文的必要性
近年來有一種說法,認為“一人命題眾人寫的陳舊方式”應該“毅然摒棄”,換言之,就是應該“放棄由老師定題目、定范圍尤其是定題旨的做法”。筆者認為,即使是“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的今天,教師給學生作文命題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只不過最好少寫命題作文。少寫命題作文并不等于放棄命題作文這種形式,因為每年的中考試題都是有關專家、學者們命制的。學生總得應試,因此,單從這個角度講,教師命題是少不了的。如果教師題目命得好,就能鼓勵學生發(fā)展個性。學生很歡迎這有什么不好?問題是,教師能否給出好的作文題?如果教師給出的作文題能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讓學生有寫作的內驅力,覺得有東西可寫,能夠寫出自己的個性,作文命題就是成功的;反之,就不可能讓學生寫出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好文章。因此,在命題作文這個問題上,筆者認為,教師可以讓學生適當做一些命題作文。
二、如何做好命題工作
那么,教師要怎么做才能命出好題目來呢?根據(jù)我的實踐和體會,教師命題要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命題從學生生活視野出發(fā),貼近時代和初中學生的心靈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些名言、俗語,告訴教師一條真理:作文命題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有利于調動、發(fā)揮學生的生活經驗,有助于學生對生活的重新認識和思考,作文題目要出到學生的心坎里,讓學生感到有話要說?;谶@種認識,針對初一學生,第二學期初筆者和其他老師一起制訂了這一學期的作文教學計劃,規(guī)定寫8篇大作文,其中的一篇命題作文是:推薦自我。內容如下:
首先,初一學生進入中學已半年,知識結構、心理等方面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人生多了一些閱歷,認知能力有所提高,但并不等于完全認識了自己的個性、愛好、優(yōu)點和缺點,所以,有必要進行一次認真的自我介紹,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其次,同學們已一起學習了半年,對別的同學多多少少有些了解,這時再來個自我亮相,聽聽別人對自己的介紹、評價,既有趣,又有益;最后,大學畢業(yè)生找工作,“推薦自我”是必不可少的一條,無論是口頭還是書面,這是社會現(xiàn)象,是時代的要求。開始就來個“預演”,可以為學生將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道作文題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激發(fā)學生表達自己的動機和興趣,使他們重新認識自己,對自己的經歷重新思考,因而絕大多數(shù)學生感到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情可抒,這次作文寫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劉嬌同學采用電視節(jié)目直播的形式表現(xiàn)自我,新穎脫俗,有創(chuàng)意,而且寫出了執(zhí)著、自信、文靜的個性;孫曉紅同學采用表格加小標題的形式表述自己求知欲強的個性,行文活潑,語言親切、有味;林峰同學的文章選材典型,大膽張揚個性,展現(xiàn)真我,給人一個男生味十足的女孩的印象;還有些同學運用片段組合、日記、書信等形式表述自已或勤奮或熱誠或直率的個性,袒露自己或懶惰或無恒心或粗心大意的缺點,形式頗有創(chuàng)意,內容見個性。
(二)宏觀命題與微觀命題相結合,命題形式多樣
所謂宏觀命題,就是從整體的角度去命題,比如“我怎么看人類文化”“你認為誰對‘二次大戰(zhàn)負有責任?”“你認為今天避免戰(zhàn)爭的最好辦法是什么?”“我心目中的美國”等。所謂微觀命題,就是從較小范圍的局部的甚至是很具體的角度去命題,比如“我的父親”“一件難忘的事”“我成功了”“初三的我”等,這些題目寫的是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或者是某個時期的“我”,范圍很小,指向明確,重在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人生經歷,關注自己生活周圍的人和事。
宏觀命題、微觀命題各有利弊,如果教師要命題,最好是這兩種方法都使用,并且以后者為主。筆者是這樣處理的:一學期做大作文8篇、小作文16篇;這20多篇作文中,教師命題作文6篇,其余為自由作文。自主擬題。如初一下學期,筆者讓學生做的6次作文(2次是大作文,4次是小作文)題目是:
這6篇作文中,①、④題是大作文,其余為小作文;有全命題作文(①、③題),有半命題作文(②、④題),有話題作文(⑤、⑥)題;⑤、⑥題為宏觀命題,其余為微觀命題。
實踐證明,宏觀命題使學生關注人生,關注人類的命運,關注大自然,學會從全局出發(fā)去思考問題,顯現(xiàn)自己的理性思考,文章大氣,眼界高遠;微觀命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關注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受,表現(xiàn)真我,展現(xiàn)個性;命題形式多樣,使學生有新鮮感,同時又使學生學會寫各種類型的命題作文,以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及寫作能力。這些命題自由靈活,尊重寫作主體,從學生的生活視野和感性經驗中取題立意,符合學生的寫作實際,引導學生既認真讀書,又積極投入生活;既關注自身,認識自我,又關注自然、社會、生命,認識世界;既重視自我表達,發(fā)展個性,又重在溝通思想,交流信息,使學生寫出了許多富有創(chuàng)意的個性化作文,從而讓作文真正成為中學生的精神家園、人生的“史記”和放眼世界的窗口。
(三)命題富有個性
要使作文個性化,首先教師就要在命題上下功夫,讓命題富有個性。命題有個性,就能引起學生的興致,使學生樂于去寫;其次,個性化的題目易于讓學生寫出個性化的作文;最后,如果教師命題有個性,就能為學生自主擬題做出榜樣,提高學生擬題和寫作的質量。
如文學社的當場作文競賽題“我喜歡 ? ? ?”,就是一道體現(xiàn)學生個性、愛好、特長的題目,填充部分任由學生去發(fā)揮,有一定的開放性,較之全命題作文有更寬廣的寫作空間,由于每個人喜歡的事物是不完全相同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有人喜歡寧靜,有人喜歡熱鬧;有人喜歡登山望遠,有人喜歡下河擊水;有人喜歡踢足球,有人喜歡下圍棋;有人喜歡上網聊天,有人喜歡博覽群書……即使喜歡的事物是相同的,但喜歡的理由不一樣,喜歡的程度不一樣,所經歷的事情、過程不一樣,所獲得的感受、體驗、感悟也不會一樣。正因為如此,學生面對“我喜歡 ? ? ?”這道本身就能展示作者個性的作文題時,就會覺得有話可說,有事可寫,表現(xiàn)出盎然的興致,無需老師多加點撥,就紛紛進入寫作狀態(tài)。果然,這次作文體現(xiàn)出了學生愛好不同、選材獨特、構思新巧、個性飛揚等特點。
薛蓮同學寫的《我喜歡玩》這篇作文,通過敘述自己親身經歷的的兩件事(發(fā)現(xiàn)春天河水的顏色比冬天的綠、山雞比家雞的體重輕而翅膀卻長出一大截),獲得了“玩物長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獨特感悟;李嫻同學寫的《我喜歡唱歌》,有點有面地寫出了自己喜愛唱歌的個性(雙休日在家里“整天樂可可地哼著歌兒”,星期一“到了學校還沒緩過神來,還不停地低聲唱著《我的夢在草原》”,以至于老師走到身邊竟沒有發(fā)覺而遭到批評),寫出了“清晨唱支歌兒,能帶給人一天的好心情……生活也因此變得有滋有味”的真切感受;施新蕾同學寫的《我喜歡聽老師的“ I'm sorry”》獨具匠心,材料獨特(選取老師因讀錯單詞而向學生道歉的細節(jié)),表達了自己十分鮮明的個性化情感……
有的同學寫《我喜歡上網》,有的同學寫《我喜歡大?!罚械耐瑢W寫《我喜歡冒險》,有的同學寫《我喜歡閱讀課》,還有的同學寫《我喜歡被“罵”》,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教師命題命得好,有個性,那么學生就能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和躍躍欲寫的心態(tài),而且會收獲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王紅霞. 淺談初中語文半命題作文的寫作[J].文學教育,2016,(7).
[2] 馮欣. 淺談提高初中學生半命題作文的審題能力[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4,(8).
[3]蔣玉紅.初中語文半命題作文的寫作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1).
[4]秦曉怡.初中半命題作文的寫作探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17).
[5]唐為霞.淺議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J].教師,2011,(30).
[6]沈祥振.淺談中學生作文材料的積累[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24).
[7]龔嵐.初中語文半命題作文的寫作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