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環(huán)平
摘 要:2015年,我縣被確定為農業(yè)部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示范項目縣,在實踐過程中,我縣以項目為載體,把推進油菜生產主要環(huán)節(jié)機械化,作為農機化的中心工作來抓,不斷完善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規(guī)程、全面提升全縣油菜生產機械化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關鍵詞:東至縣;油菜;機械化;推廣
一、基本情況
油菜是我縣的主要經濟作物,2015年播種面積在22萬畝左右、占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的20%。長期以來,油菜生產一直沿用傳統的手工勞作方式,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生產率很低,市場競爭力弱,機械化生產水平更是低下,這些因素制約了油菜種植面積的擴大和產出效益的提高。同時,勞動力大量外出,油菜籽價格偏低等因素,使我縣油菜種植面積呈進一步下滑趨勢,農民對實現油菜生產機械化的要求已經越來越迫切。2015年我縣實施了農業(yè)部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示范項目、項目資金50萬元。重點在種植和收獲兩個環(huán)節(jié)開展機開溝淺旋耕直播和機械化聯合收獲技術示范、認真做好試驗對比,積極探索油菜機械化生產的技術路線和措施、廣泛開展宣傳、對穩(wěn)定油菜種植面積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機具投入情況
1.1-13.2kw的手扶拖拉機配套1KL-18開溝機,采取“免耕+人工撒播+機開溝”或“淺旋耕+機開溝+人工撒播”方式,兩種方式簡便易行、投入小,被農民普遍應用,示范片共投入126臺手扶拖拉機開溝作業(yè)。
2.60kw以上的輪拖配套2BFG-12/0230型油菜直播機及IKJ-35開溝機或手扶拖拉機配套1KL-18開溝機開溝,實行淺旋耕條播聯合作業(yè),一次完成旋耕滅茬、碎土、播種、蓋將、鎮(zhèn)壓等多道工序。示范片共投入22臺大中型拖拉機播種作業(yè),經過示范,效果較好。
3.4LYZ-1.8等型號油菜聯合收割機收獲,共組織64臺福田沃得、久保田等型號聯合收割機加裝秸稈粉碎還田裝置開展油菜機收作業(yè)。經過示范推廣,目前,油菜聯合收獲已普遍被農民接受。
三、主要成績
2015年,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省、市農機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認真定實施方案,采取“項目帶動、服務推動、部門聯動”模式,積極引導種糧大戶、農機大戶和農機專業(yè)合作社開展示范,項目取得了明顯成效。
1.2015年,張溪鎮(zhèn)示范片5個村示范面積共計10597.3畝,輻射帶動全縣油菜機械化種植、收獲面積達12.6萬畝。
2.2015年,示范片新增拖拉機30臺,開溝機13臺,精量播種機6合,收割機16臺。全縣新增播種機35臺,新增收割機達123合。
3.全縣共舉辦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培訓班19期次,培訓農民及技術人員1542人次。編印發(fā)放技術資料8000份
4.全縣共召開油菜機械化技術現場會11場次,到場參觀觀摩的總人數達2500多人次。其中,示范片召開油菜種植、收獲現場會各2場次。
5.開展油菜機械化種植和收獲對比試驗,示范片油菜平均單產205.7kg/畝,較人工增產10.1kg/畝,畝省エ3.5個,節(jié)本220元/畝全縣油菜平均單產164.4kg畝,較去年151.5公斤畝增12.9公斤;總結形成了適合全縣推廣的油菜生產機械化生產模式以及各生產環(huán)節(jié)機具配套方案和作業(yè)規(guī)范。
6.2015年,引導示范片2個農機專業(yè)合作社開展油菜機播、機收服務,組織周邊鄉(xiāng)鎮(zhèn)2個農機服務組織到示范片作業(yè),示范片油菜機播、機收機械化程度達100%。全縣油菜生產機械化程度達57,2%以上,較上年新增5個百分點。
四、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縣政府領導對項目的實施非常重視,年初專門下發(fā)了文件,及時成立了以分管縣長任組長,農機、農委、財政、示范鄉(xiāng)鎮(zhèn)等單位相關負責人為成員的油菜生產機械化示范工作領導小組,在縣政府的統領導下,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推進油菜生產機械化示范工作。與此同時,縣農機局成立了2015年農業(yè)部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示范項目技術指導小組,由分管局長任組長,局管理股,推廣站、農機校技術骨干,農委種植業(yè)局技術人員及項目示范鄉(xiāng)鎮(zhèn)的農機、農技人員等為成員,負責實施方案的制定、技術培訓與指導、試驗示范等工作。農機、農藝密切結合,明確分工,在技術上保證項目的成功實施。
2.精心預案,合理布局
通過調查了解情況,經過精心預案,我縣選擇了油菜種植面積較大的張溪鎮(zhèn)東湖、歷山、六聯、白聯、蒲塘等5個集中連片行政村為示范片,示范片油菜機械化示范面積10597.3畝。采取“以大戶為示范點,以點帶村,以村帶鄉(xiāng)”的推廣模式,同時,每個鄉(xiāng)鎮(zhèn)農機站建立1-2個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示范戶明確農機補貼資金優(yōu)先補貼農民購置油菜種植、收獲機械,取得了明顯成效,從而推動了我縣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的推廣應用。
3.培訓先行、加大宣傳
為了使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能讓農民看得到、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我縣做到早宣傳、早行動,于年初就組織召開了油菜生產機械化示范片的鎮(zhèn)村領導、農技和農機站站長、農機大戶和種糧大戶農機專業(yè)合作社代表座談動員會。3月中句開始深入示范村舉辦油某生產機械化技術培訓班,特邀縣農技、農機專家投課,組織機械展示。首先是遂請機具廠家技術人員對項目區(qū)主要農戶的操作人員和課題組骨干成員進行了油菜機械的使用培訓,保證了機械化作業(yè)的質量;其次集中舉辦培訓班,對相關技術人員、示范戶以及部分種植大戶、農機大戶、合作社成員等進行技術培訓,內容涉及機條播,機開溝人工撤播,機械聯合收獲,秸桿粉碎還田,油菜機械化生產田間管理技術等。通過電教片、多媒體講解、機具現場演示等方式,增強了培訓效果。為擴大影響,我縣利用各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一是利用開展農機年度檢審、農機購置補貼、農機駕駛員培訓等農機化工作時機開展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宣傳;二是以送農機科技下鄉(xiāng)形式,帶著機械圖片、技術資料等在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主要行政村開展宣傳;三是利用手機短信平合,宣傳、介紹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同時,在播種、機收等環(huán)節(jié)及時召開現場會,邀請縣政府、鄉(xiāng)鎮(zhèn)、村領導及種糧大戶、農機大戶參會,從而使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和種糧大戶的肯定,出現了種糧大戶積極購機、主動上門求服務的好現象,油菜機播、機收等技術開始被農民接受,油菜種植面積得到了穩(wěn)定。
4.加強管理,全程指導
為保證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的成功應用,我縣注重農機與農藝密切配合,聘請了縣種植業(yè)管理局三名農藝師長期負責農業(yè)技術指導實行技術人員與示范大戶服務承諾、明確技術責任,落實到人,對油菜示范大戶提供全程技術服務。同時,組織課題組農機人員堅持在作業(yè)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巡查,并為農戶現場進行示范操作和技術指導,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項目按要求、高質量完成。為做好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試驗示范,我們堅持每星期到各示范點檢查指導1-2次,經常保持電話聯系,了解情況,詳細記錄相關數據。這些措施的實行有效地保證了項目質量。
5.完善體系,創(chuàng)新模式
在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中,我們積極探索機械化服務模式,引導農機合作社廣泛開展機械化作業(yè),示范片油菜機械化示范面積10597.3畝的農機作業(yè)任務主要由東湖農機合作社和田豐農機合作社等服務組織來承擔,通過油菜生產機械化示范項目的實施,一方面使合作社自身得到了發(fā)展壯大,服務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東湖農機合作社2015年新增大中型拖拉機3臺,播種機3合,聯合收割機4合,通過租賃或合作社之間調配機械對機具進行優(yōu)化組合,制定各生產環(huán)節(jié)合理的機具配套方案,充分發(fā)揮了農業(yè)機械的使用效率,共完成示范面積5529.7畝,創(chuàng)收110余萬元。另一方面促進了合作社資源有效整合。勝利鎮(zhèn)田豐農機合作社,與東湖農機合作社聯手,為示范片農戶提供作業(yè)服務,實行訂單作業(yè),統一品種,統一播種,統一管理,統一機械化收割;該社為了擴大服務規(guī)模,滿足作業(yè)市場需要,2015年將本村的“回民支隊農機專業(yè)合作社”、“遠軍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和“田豐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合并,注冊成立了“東至縣齊協農機專業(yè)合作社”,該社2015年被命名為“池州市農機合作社示范社。
五、建議
1.繼續(xù)對農民購買大中型拖拉機、播種機、聯合收割機等實行重點補貼,解決農民購買力不足矛盾。
2.制定油菜將收購保護價,對農機大戶、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組織開展油菜機播、機收、秸稈還田作業(yè)按面積進行補貼,進一步提高農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3.加大資金投入,保障推廣經費,使農機推廣機構及時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