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墨麟
“清清東江源,悠悠三百山”說的就是我的家鄉(xiāng)江西省安遠(yuǎn)縣。這里有風(fēng)景秀麗的三百山,別具一格的東升圍,古色古香的永鎮(zhèn)廊橋……在你游覽安遠(yuǎn)美景的同時,還可以品嘗我們安遠(yuǎn)豐富的美食:臍橙、三鮮粉、假燕菜、粉皮絲、紅薯干、煎粄……可在我心中,最好吃的就是肉丸了。
肉丸是火鍋的絕妙搭檔。寒冷的冬夜,我們一家人圍桌而坐。桌上火鍋中湯汁沸騰,直冒熱氣,我直勾勾地看著鍋里各種各樣的肉丸在瘋狂跳舞,饞得口水直流。
“媽媽,熟了沒?”我咽了一下口水,著急地問。
媽媽微笑著說:“小饞貓,可以吃了。”話音還沒落,我的筷子已經(jīng)伸了過去。哇!這么多呀,先吃個我最愛的墨魚丸吧!它們個個圓滾滾的,可愛極了,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可是它們好調(diào)皮呀!居然不讓我夾起來,看著“到手的鴨子”飛走了,我高舉秘密武器——湯勺,瞧,毫不費(fèi)力地把一個調(diào)皮的墨魚丸舀到碗里。先吹一吹,再咬上一口,香氣四溢,脆彈爽口,真好吃?。∥乙贿吔乐?,一邊用手里的湯勺朝鍋中進(jìn)發(fā)。
只見我大勺一揮,舀起了個大明星——牛肉丸。它可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喲!看它黑不溜秋的,我想應(yīng)該是來自非洲吧。咬上一口,汁水豐溢,口感有點(diǎn)糙糙的,很有嚼頭。我又用力地咬上一大口。呀!不知是咬到它的哪根“血管”,還是觸到了它的“高壓水槍”開關(guān),牛肉丸的湯汁從我嘴里噴涌而出,直噴射到了坐我對面的爸爸臉上,看著爸爸一臉湯汁,我們?nèi)夜笮Α八烧骖B皮,還會整人呢?!卑职终f完也“哈哈”地笑起來。從此,我給它取名叫“老頑童”。
比起“老頑童”,那粉嫩粉嫩的豬肉丸就老實多了,只會在“浴缸”里乖乖地泡熱水澡,夾起來也是一點(diǎn)都不費(fèi)功夫。還有那來路不明的,帶著香菇粒的肉丸子……我們一家人吃得熱火朝天,冬天的寒意早已跑到了九霄云外。
我愛家鄉(xiāng),更愛家鄉(xiāng)的肉丸!
(指導(dǎo)教師:葉金蓮
圖/嚴(yán)詩涵)
小寧姐姐講圖解:讀小作者的文章,你是不是也流了不少口水,迫不及待想去吃一次肉丸呢?那么多、那么可口的丸子,直教人流口水。讓我們圍繞第4到6自然段具體來分析一下小作者是如何將這一常見的東西描寫得這樣繪聲繪色,生動有趣的吧。
寫作亮點(diǎn).小作者在文章中多處使用了擬人、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把“我”和家人吃肉丸時的過程描寫得活潑細(xì)致、妙趣橫生。同時可以看出小作者扎實的語言功底,仔細(xì)的觀察、豐富的想象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這是一篇介紹家鄉(xiāng)美食的典范之作。
你還可以這樣寫.把這篇文章用童話的形式去寫,根據(jù)不同肉丸的形狀,取一個有趣的名字,然后借助它們的對話,來介紹自己的特點(diǎn)及味道,從另一個角度來表現(xiàn)“我”對家鄉(xiāng)及家鄉(xiāng)美食的熱愛。
(特約教師:李健兒)
好詞好句好段
一個個圓溜溜的大山楂披著金黃色的糖衣穿在竹簽上,大紅色加上微黃色的糖衣顯得多么喜慶,多像一個個被掛起來的小紅燈籠,在陽光的照射下發(fā)出一點(diǎn)兒白色的亮光,怪不得在許多喜慶的場合下都會有它的身影。(好詞:圓溜溜喜慶)名家寫美食的好段
在家里打一個電話,寶華春就會派一個小利巴(小伙計),用保溫的鉛鐵桶送來一只才出爐的燒鴨,油淋淋的,燙手熱的。附帶著他還管代蒸荷葉餅蔥醬之類。他在席旁小桌上當(dāng)眾片鴨,手藝不錯,講究片得薄,每一片有皮有油有肉,隨后一盤瘦肉,最后是鴨頭鴨尖,大功告成。 (梁實秋《雅舍談吃烤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