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鳥老師
一個女人,把自己的18年都給了一個男人,給了這個家,是多么不容易。我們不僅要給她物質(zhì)保證,還要給她真正的關(guān)愛,讓她的晚年不孤單、寂寞。
我是70后,出生在南方一個小鎮(zhèn),父母都是老師,家里還有個妹妹。
在我的記憶中,我們一家四口其樂融融,父母在培養(yǎng)我和妹妹方面,是不遺余力的,家庭氛圍很好。
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就是在飯桌上,橘黃的燈光,映照著一家人的臉,我們吃著飯,父母給我們夾菜。
然后,我們一家人玩起了成語接龍、古詩聯(lián)對的游戲,一個個不服輸,樂此不疲。
1998年的秋天,我讀大四,妹妹在老家重點高中上學(xué)。
突然天降橫禍,我的母親在下班的路上,被一輛瘋狂的卡車撞倒了,等我趕回家的時候,只看到母親冰冷的遺體。
我都沒能見上母親最后一面。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走不出失去母親的痛苦,于暗夜里慟哭。
直到今天,我還時常懷念我的母親,她的溫柔、善良、端慧……我?guī)缀鮾A注了所有的淚水來禮贊我的母親。
我相信,我的父親,我的妹妹,亦是如此。尤其是父親,他跟母親感情很好,是旁人眼中的恩愛夫妻。
他們結(jié)婚22年,現(xiàn)在母親離他而去,沒了母親的細細叮嚀,失去了母親的暖暖軟語,父親的日子更不好受吧?
自母親去世后,就有人陸陸續(xù)續(xù)給父親介紹對象。
畢竟父親還不到50歲,正當(dāng)盛年,也需要有人陪伴,在這點上,我和妹妹是開明的。
就算父親再娶,也不代表他不懷念我們的母親。
三年后的一天,父親把我和妹妹叫到身邊,頗為猶豫地跟我們商量事兒,說有人給他介紹了一個女的,問問我們同意不同意。
當(dāng)時,我已經(jīng)參加工作,在離家200公里的城市,妹妹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學(xué)。
我們對此都無異議。
就這樣,繼母進了我家的門。
繼母40出頭,文化水平不高,在飯店打零工。之前有過一段婚姻,在懷了孩子之后不幸流產(chǎn),就再也不能生育。
婆婆和男人敷衍了一段日子,然后找茬兒尋她的不是,目的是把她趕出門再娶。她又在那個家里熬了一年半,攢夠了足足的失望,離開了那個家,就再也沒嫁人。直到有人把我父親介紹給她認識。
說實話,其實我在心里有些質(zhì)疑父親的眼光,畢竟我的母親是那么溫婉知性,而這個女人看起來略粗鄙,黑里泛紅的皮膚,說話也是大大咧咧的,跟我母親的形象差距甚遠。
當(dāng)然了,我已經(jīng)成年,不可能幼稚地給繼母貼上“狠毒”“一肚子壞水”之類的標(biāo)簽,但也不會怎么親近。
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一年到頭不過回家?guī)状味?,相處的時間并不多。
包括在相處的前幾年里,我對繼母的感情不好也不壞,就是那種若即若離的感覺,與“熟人”的關(guān)系差不多。
我仍記得,我和妹妹第一次叫她“阿姨”,她先是一愣,繼而咧著嘴答應(yīng)著。
那笑里,帶著受寵若驚。
父親和繼母再婚的時候,父親還沒到退休的年齡,繼續(xù)上班。繼母不再去飯店幫工,專心在家操持。
有人攛掇我和妹妹,把父親的存折和工資卡要過來,畢竟父親一個月幾千塊,畢竟繼母年輕,萬一繼母存了什么歪心思……
我知道對方是好心,但我和妹妹沒有這么做。
我雖在外工作,但基本上兩天打一個電話回家,父親總是說他過得好,說阿姨做得一手好菜,他養(yǎng)胖了。
我要是回家,父親也會掀開肚皮給我看,意思是確實胖了。這個時候,阿姨會在旁邊呵呵地笑,笑父親的孩子氣。
繼母很是勤快,家里被拾掇得井然有序,連最難清理的紗窗,她都能時常拆下來清洗。鄰居們也說,總能看到她忙里忙外的。
難得回次家,繼母總是變著花樣做菜給我們吃。臨走的時候,還把我的后備箱裝得滿滿的——她做的饅頭燒麥,她腌制的臘魚臘肉。還有一次,她硬塞給我一床大棉被,死活讓我?guī)ドw,熱情得過分。我說租房里有空調(diào),不需要這么重的被子。繼母才作罷。
最讓我心里一動的是,她把我母親的遺物都妥帖地收好,不容缺失。母親的生活照,也是大大方方地擺在客廳醒目的一角。
飯后,她習(xí)慣跟父親一起去超市逛一圈,看到合適的、便宜的東西,就順便買回來,然后他們會再散一會兒步,散步到離家不遠的小廣場。
父親提著購物袋,繼母融入到人群里,跟其他中老年人一起跳廣場舞。幾曲舞畢,她再跟父親一起慢慢走回家。
我當(dāng)時就在想,這樣平平靜靜的日子,對于父親來說,也許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30歲時,也就是父親再婚5年后,我結(jié)婚了,愛人是我工作城市的當(dāng)?shù)厝?,買房的時候,父親拿出了他的積蓄,幫我湊了首付。
我們在兩處都舉辦了婚禮?;槎Y上,照例是要有雙方父母出場。
在婚禮之前,繼母顯得很是局促,打著哈哈說:“要不,我就不上去吧,畢竟……”
父親說:“你不去怎么行?”
繼母囁嚅著:“我真不上去了,我在臺下坐著?!?/p>
我說:“阿姨,你是我們的長輩,你得上臺。”
繼母愣了下,輕輕應(yīng)了聲:“好?!?/p>
婚禮進行中,主持人要新郎新娘恭恭敬敬地叫雙方父母,我站在繼母面前,鞠了個躬,叫了聲“媽!”
從那以后,再也沒改口。
2010年的時候,有天我接到繼母的電話,她有些驚慌失措地告訴我,父親中風(fēng)了。
我立刻帶著妻子孩子飛奔到老家,父親已經(jīng)脫離了危險,但是,落下了半身不遂。
在醫(yī)院醫(yī)治了一段時間之后,出院了,但父親右半邊身子全部沒有了知覺,口眼歪斜,說話含糊不清。
我父親,那么講究、體面的一個人,怎么就遭此厄運呢?看著他的樣子,我止不住地心酸。
我跟妻子商量,把父親和繼母接到我們那里,方便照顧,妻子同意了。跟繼母商量時,她有些局促:“會不會給你們帶來不方便?我一個人照顧你爸也可以的。”
在漫畫3中,作為反應(yīng)者的一位老者的視線形成的矢量直接指向手中的資料。 他右手拿著關(guān)于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新聞的報紙,左手握著名為《妄想癥》的醫(yī)書。 眾所周知,新聞與解釋妄想癥癥狀的醫(yī)學(xué)書籍完全不屬于同一語類,然而漫畫將兩者并置,這樣的排列方式促使讀者尋求兩者之間明顯差異造成的認知不一致,并進一步尋找兩者存在的相似點。 這幅漫畫將圖像并置并在文字符號作用下,共同形成了多模態(tài)隱喻。 如果按照“X是Y”的模板,這一漫畫體現(xiàn)了“特朗普是妄想癥患者”。 這一多模態(tài)隱喻的目標(biāo)域“特朗普”借助于文字及總統(tǒng)畫像共同再現(xiàn),其源域同樣借助封面印有“妄想癥”文字及書籍的畫面體現(xiàn)。
但我堅持帶他們走,我確實不放心,萬一我爸再出事,繼母一個人拉扯不動。
我的新房在城市的新區(qū),電梯房。原本的三口之家,現(xiàn)在多了兩位老人,也熱鬧了不少。
原來我女兒是岳父母在帶的,我們下班之后也去岳父母家吃飯?,F(xiàn)在繼母來了,她主動要求承擔(dān)做飯帶娃的任務(wù):“以后你們回來吃,囡囡也放家里,我來帶?!?/p>
我和妻子同意了。
照顧一個半身不遂的老人,已經(jīng)夠嗆了,但繼母總把父親收拾得清清爽爽,吃的食物滴在衣服上,她會及時給他換掉。
她做事爽快而利落,把我們的小家打理得井然有序,還把女兒帶得很好。
我和妻子下班后回家,總能吃上熱乎的飯菜。妻子口味清淡,一開始嫌飯菜口味重,無意中說過一次,繼母就開始注意,學(xué)著炒西芹百合、蘆蒿肉絲等小菜。
這些細節(jié),潤物無聲。
父親中風(fēng)之后,脾氣開始變得壞起來。以前他喜歡抽點煙、喝點酒,自從中風(fēng)之后,醫(yī)生關(guān)照不讓抽煙喝酒。但父親有時候會饞,在自覺身體好轉(zhuǎn)的時候,悄悄問人要煙抽。
每當(dāng)這時,繼母總是嚴厲地阻止,堅決不允許父親沾染煙酒。
父親的嘴里開始嘀咕,罵罵咧咧的。
被繼母聽到了,她不以為意:“你是病人,我不跟你計較。等你好了,我要跟你對著罵,看誰贏?!?/p>
我嘆服繼母的寬容和忍耐,她真不是做給兒子媳婦看,而是自然而然的表現(xiàn),心疼和保護她的男人。
繼母希望父親好起來,我們都希望父親好起來,可其實,父親很難有康復(fù)的希望,最好的狀況就是維持現(xiàn)在的狀況。
父親和繼母在我們那里住了三年。
后來,父親執(zhí)意要回老家,說他在我那里還是不習(xí)慣,沒山,沒水,沒老哥們兒。
我看他的身體狀況,雖說不會變好,但也不會變壞,最主要的是,我放心繼母。我便送他們回老家。
這一住,就是5年。
父親有退休工資,另外我每個月也給繼母1000塊錢用作生活開支,以及父親看病,并關(guān)照他們吃穿上別省。
可我知道,繼母的負擔(dān)不在錢上。
我可以想象得到,每天要照顧父親的吃喝拉撒,甚至還有更難堪的事。繼母照顧我父親,盡心盡力,委實不容易。
我跟繼母提議,請個護工,我們出錢。繼母堅決不同意:“換別人照顧,我不放心?!?/p>
我和妻子女兒回去的次數(shù)也多了,妹妹一家也經(jīng)?;厝タ赐?,每次回去,我們都是帶錢帶物。
父親清醒的時候,會拉著我們的手,說:“玉芳是好人,你媽是好人啊!”
玉芳,就是繼母的名字。
有時候,我們也跟繼母聊天,繼母也說:“你爸是好人?!?/p>
“怎么好?”我們問。
她羞澀地說:“我沒文化,我喜歡文化人、讀書人,你爸一點都不嫌棄我,把我當(dāng)人,給我買新衣裳,夾菜給我吃,給我講電視劇,講學(xué)校的事情……
“跟你爸在一起的幾年,是我過得最體面的幾年?!?/p>
她指著我和妹妹說:“你們也是讀書讀出來的,你們也不嫌棄我這個鄉(xiāng)巴佬?!?/p>
她又說:“我這輩子生不了孩子,我把你們當(dāng)自己的孩子,把囡囡當(dāng)自己的親孫女……”
她還說:“我沒別的本事,就伺候你爸,要是有福氣,我再伺候你們……”
余下的話,我沒聽完,站起身來去了廚房倒茶。
一邊倒茶,我這個大老爺們,一邊淚如雨下。
兩個月前,父親去世了。我和妹妹操辦了父親的喪事,這世上,又少了一個最親的人。繼母也傷心不已,默默地流眼淚。
送葬的親鄰都散了,剩下繼母一個人孤獨地坐在門檻上。
繼母明顯蒼老多了。那一刻,我驀地發(fā)現(xiàn),眼前那個蒼老的身影,多像家門口老樹上的一枚黃葉?。?/p>
過完“七七”之后,有天晚上,繼母喚我,說跟我商量個事。
她把父親的工資卡和一張存折交到我手上:“這是你爸留下的,我不要?!?/p>
然后小心翼翼地說:“能不能給我 6萬塊?”
我問:“怎么要錢的?”
她說:“你爸走了,我也就不在這個家里待了,不給你們增加麻煩。我沒有社保,想問你拿6萬塊把社保補上,一次性交足了,以后我老了,做不動活兒了,也有個保障……”
話沒說完,繼母紅了眼眶。
其實,這事我知道。
父親在病重的時候跟我提過,他之前每個月給繼母交社保,可還沒交足,父親就過世了。
父親囑咐我,假如他先走了,讓我?guī)屠^母繼續(xù)交社保。
此時,繼母坐在我面前,謹小慎微地提出要6萬塊錢,等待我的答復(fù)。
我輕輕地說:“我不會給的!”
繼母惶恐地抬起頭,眼神黯淡了……
我說:“我肯定不會給的,我不會用這6萬塊錢來買斷我們之間的親情?!?/p>
我跟繼母說:“父親走了,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以后,我們家就只剩下一個老人了,我跟我妹妹把你當(dāng)親媽,給你養(yǎng)老送終……”
這是我的心里話。
一個女人,把自己的18年都給了一個男人,給了這個家,無怨無悔,盡職盡責(zé),全心全意,是多么不容易。
她給了我父親最體貼的陪伴,也給我的父親最悉心的照拂。陪他到老,送他上山。
真情難覓。
這也是花錢買不到的。我們做兒女的,感激都感激不來。
社保,我會繼續(xù)給繼母交。生活費,我也會繼續(xù)給她。
我還會接她去我家,跟我們一起住。
我們不僅要給她物質(zhì)保證,還要給她真正的關(guān)愛,讓她的晚年不孤單、寂寞。
我把我的繼母,當(dāng)親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