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提出,國家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也更加注重。但是一些偏遠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一直都是延用自己的地方方言,這些方言在他們的腦海里根深蒂固,影響到了英語的學習和普及,方言對英語詞匯的記憶也有極大的阻礙,這就給高中英語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本文針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高中英語詞匯的記憶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概述,并對如何加強詞匯的記憶策略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關鍵詞:少數(shù)民族;英語詞匯記憶;策略探究
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及少數(shù)民族之間存在著語言文化和交流上的各種差異,隨著人們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對教育的認識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很多少數(shù)民族學生想通過學習來改變自己的未來。但是因為受自己地區(qū)、文化和地方語言的限制,英語的學習就非常的薄弱,而高中的英語對于詞匯記憶更有嚴格的要求,這就給少數(shù)民族的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一、 詞匯的概念
我們都知道,學習英語最重要的便是詞匯了,英語詞匯就像一塊塊磚,是我們英語學習的基礎和關鍵。所以沒有詞匯我們便學不好英語,更不用說運用英語去交流了,故我國外語教學對于詞匯的教學和記憶都是非常重視的。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反復研究和實驗,也提出了很多方法策略,但其教學效果都不太理想。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高中老師的教學大多以講述為主,對學生學的這一方面有所欠缺,這樣傳統(tǒng)的教法雖然能讓學生對于語法的運用更加了解,但不能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對于少數(shù)民族高中生來說詞匯的記憶永遠是學習英語中一個最大的阻礙。
二、 少數(shù)民族對于高中英語記憶的阻礙
(一) 老師重教而輕學
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老師在教英語的過程中,著重偏向于授課,而少數(shù)民族的學生對于英語也沒什么概念,所以在課堂上難免會跟老師缺少互動,這樣老師只能放慢自己的授課速度,才能確保學生對于知識能夠完整掌握,但是這樣的弊端就是老師沒辦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教學內(nèi)的授課內(nèi)容,故很多老師會直接跳過直接跟學生的互動,才能使教學內(nèi)容跟得上,這樣沒辦法讓學生對于英語詞匯有更好的理解,就不能加深對詞匯的記憶。
(二) 學生缺乏自主能力
英語詞匯擴展是需要長年累積的,而少數(shù)民族學生相較于漢族學生,其英語水平普遍較低。詞匯作為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但是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因為時間的有限性,沒辦法詳細說明,這樣就導致學生本身對于詞匯就一知半解,課下就更加不會專門去花費時間學習,對于那些學習缺乏自主性的學生來說,這些阻礙更讓他們對于英語詞匯的記憶失去興趣。
三、 如何加強詞匯的記憶
(一) 重復模式
重復模式就是在短時間內(nèi)對于詞匯重復背誦,重復的次數(shù)多了,記憶也就越來越深刻了。這種模式分為兩種形式:一是根據(jù)規(guī)律去記憶詞匯,如何通過規(guī)律去記憶呢,這就要求高中生通過間斷播放單詞的錄音和不斷的高聲朗讀,反復刺激大腦,強化對詞匯的記憶。這樣的好處就是既可以記住詞匯,也能加強聽力能力。二是根據(jù)字母或組合的意義去背誦單詞的意思,然后通過反復循環(huán),短時記憶就能變成長時記憶。
(二) 構詞解析模式
英語詞匯的組成會有一定的規(guī)律,讓學生了解詞匯的構詞規(guī)律就能幫助他們加強記憶。復合詞就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詞組合在一起,組成新的單詞。例如,名詞+名詞,football(足球);名詞+動詞ing,handwriting(書法)。這樣完全由幾個詞跟語素按一定的規(guī)則構成,詞義由兩個語素的意義復合構成就是復合詞。而單純詞是由一個詞根語素組成的,例如,human(人),hand(手),這樣的單詞。還有就是派生詞,它的意義是在詞跟語素意義的基礎上派生出來,例如,reader(作者),這些都是英語詞匯的重要構成方式。要想對詞匯的記憶有所提升就必須要能解析詞匯的結(jié)構,對于詞匯的意義和特點有全面的認識,能根據(jù)現(xiàn)有的詞匯猜測出其他詞匯。這樣才是詞匯記憶的最大法寶。
(三) 漢字諧音模式
漢字諧音模式通俗來說就是用漢語去模擬英語讀音。然后用漢字去描述單詞的詞義并組成一個短語,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加深學生對詞匯的記憶。例如,(1)jaw /d:/ n. 顎,上下顎,口部我們可以記成:“嚼東西的上下顎。”用嚼字的漢語模擬出英語的發(fā)音。(2)deep /di:p/ adj. 深的,縱深的。我們也可以記成:“被水滴破的洞?!庇谩暗纹啤钡臐h語讀音去模擬deep這個讀音。這樣我們要記的詞匯就更容易存入大腦中,此后當我們想到這個漢語或者想到這個讀音的時候這個單詞就可以瞬間浮現(xiàn)出來,這種記憶策略能幫助學生瞬間回憶出詞匯的發(fā)音和意義。
(四) 詞匯分類模式
學生可以對所學詞匯進行分類以提高記憶。例如,一詞多義,我們可以記住它其中的一個意思,然后延伸出其他的意思或者詞意。這樣一個詞語的運用可以不斷變化,避免重復,可以很好地表達出其詞意。因此學生把詞匯進行分類記憶,同時注意其意義用法上的差別,這樣才能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怎樣運用詞匯,同時也增加對詞匯運用的敏感度,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五) 運用詞匯模式
很多學生雖然記住了大量的英語詞匯,但是卻不能熟練運用,但是詞匯又是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不能熟練運用詞匯的話,那就相當于建房沒有基石,英語學習也無從談起。沒有熟練運用詞匯這樣會導致記住的詞容易遺忘,因此學生在平時交流上或?qū)懽髦锌梢员M量運用詞匯,使詞匯變成一種交流方式和表達方式。這樣對于學生詞匯的記憶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四、 結(jié)束語
詞匯對于少數(shù)民族高中英語的重要性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詞匯是高中英語的學習基石,詞匯量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聽、說、讀、寫。但是高中英語的詞匯學習和累積并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這需要學生長年累月去學習去記憶才可以。在高中老師教學中應該采用教與學相互結(jié)合的方法,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詞匯量也能多方面地提高學生對于詞匯的運用和能力,使少數(shù)民族的學生對高中英語詞匯的記憶不斷提升、運用。
參考文獻:
[1]張韻斐.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概念[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
[2]李庭薌.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嚴玉榮.大學英語詞匯組塊速記[M].武昌: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孔蕊蕊,中學一級教師,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甘肅省臨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