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想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其需要借助多樣化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探索。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我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會借助留白這一方式打破傳統(tǒng)的以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在問題的驅使下,自主地探索,在使其掌握有價值的語文知識的基礎上,促進其語文思維能力和語文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發(fā)展。在本文中,我主要立足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談一談如何靈活地使用留白藝術。
關鍵詞:初中語文;留白藝術;應用方法
留白作為一門教學藝術,其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不僅可以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還可以使學生在問題的驅使下自主思考、探究,驅使掌握有價值的語文知識,提升其語文思維能力。但是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運用留白藝術,教師需要注意“度”。教師如果對留白藝術掌握得不夠透徹,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對其進行運用,會出現(xiàn)兩種較為極端的情況。一種是過度留白,一種是保守留白,無論是哪種留白對于學生的語文發(fā)展都是不利的。那么我們要如何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使用留白藝術呢?
一、 在適合原則指導下使用留白藝術
這里所指的適合原則是指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在適宜的地方使用留白藝術。眾所周知,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也不是所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都需要使用留白藝術。倘若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不加分析地隨意使用留白藝術,則會出現(xiàn)過度留白這一極端情況,如此非但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甚至會削弱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對此,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我會在適合原則的指導下,先對所要講授的新知內容進行整體分析,借此形成一個整體的教學框架,然后立足重點內容實現(xiàn)留白藝術的滲透。以《蘇州園林》這一內容教學為例,在對整篇文章進行分析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有限的語文認知能力和語文知識積累下,可能會對“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這句話做到準確的理解。盡管這句話明確地指出了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征,但是學生對亭臺軒榭是如何布局額,假山池沼是如何配合的無法有深刻的認知,此時則需要教師立足學生的認知實際引導其對文本內涵進行深入的挖掘。對此,我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利用留白藝術,引導學生對“布局”“配合”“映襯”“層次”這四個詞匯代表的含義、作用進行探究。在這樣適合留白的內容上實現(xiàn)留白藝術的滲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還可以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發(fā)展。
二、 在適量原則指導下使用留白藝術
所謂的適量原則是指在組織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不能為了發(fā)揮留白藝術的作用,而不加節(jié)制、不加分析地大量使用留白藝術,而是要在不多不少的情況下發(fā)揮留白藝術的作用。對此,我在組織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會在處理好師生關系的基礎上,立足教學所需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思考的時間,使學生在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下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同時掌握語文學習方法。以《天凈沙·秋思》這一內容教學為例,這首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意象,且每一意象背后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對此,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我將意象表現(xiàn)的內容,意象的內涵等作為教學的重點。為了使學生弄清楚這首詩詞中的意象內容,我摒棄傳統(tǒng)的逐詞逐句解析的方式,而是借助留白藝術引導學生自主地想象這些意象。在學生自主誦讀這首詩詞之后,我引導學生說一說,在讀的過程中,自己大腦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然后借助“我仿佛看到了……”這樣的方式來描繪自己大腦中的場景。在這樣的留白藝術的使用下,學生會將詩詞中抽象的意象具體化,而且在整體的場景感知下,學生會了解到這是一首以悲秋為主題的詩詞,在這樣的情感基調的驅使下,學生在新知學習活動參與中自然會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同時實現(xiàn)與作者的情感對話。
三、 在適度原則指導下使用留白藝術
所謂的適度原則是指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立足教學所需,按照“難度”和“梯度”的方式既不“過”也“不及”地使用留白藝術。我在組織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不是所有的內容、問題都使用留白藝術,而是有陣對性地使用留白藝術。以《故鄉(xiāng)》這一內容教學為例,作者在文本描寫中寫道,在自己回到家鄉(xiāng)的時候,自己的侄兒從房間里“飛”出來。這一個“飛”字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對此,我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候,立足該動詞使用留白藝術,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用“飛”,而不用“走”或“跑”呢?在這樣的留白問題的驅使下,學生不僅可以獲得自主思考的機會,其在自主思考中也會形成極具個性的理解,同時感知到該詞匯中所蘊含的濃濃迫切與喜悅之情。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其需要在適合、適量、適度等原則的指導下靈活地使用留白藝術,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機會,使學生在思考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促進其有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娟.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留白藝術的實踐與思考[D].煙臺:魯東大學,2017.
[2]王亮.將精彩留給學生——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留白藝術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9):103.
作者簡介:
王莉,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qū)沙灣鎮(zhèn)沙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