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玲
摘要:數學是起源于生活而服務于生活的一門學科。本文主要論述新背景下如何把學生的生活實際作為切入點和突 破口,加大課改力度,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重視人本教育中體現數學的實用價值,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1-0175-01
英國數學家懷海特在《教學的目的》中提出:“教育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五彩繽紛的生活。”懷海特認為教育不是單純的把知識裝入大腦,教育應該是以“生活”為主題,讓人們在生活中感受學習,將學習服務于生活之中。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到老師的教學之中是每一個數學老師都會深思的問題。
1.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
在當代新環(huán)境下,小學數學課程在不斷“革命”,如何加快小學教學生活化進程,改變以往“灌水式”“強迫式”的教學模式是如今小學數學老師值得深思的問題。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第一,數學思想及方法有利于被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對我們處理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具有很大的幫助,以生活中人們買房、買車時會用到的貸款為例,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數學的方式對貸款的方案進行合理地分析并選擇,使自己的效益實現最大化,由此,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通過合理的教學,學生便可以有效地運用數學知識及方法,并建立合理的數學思維,這對改善學生的數學綜合運用能力具有幫助。第二,為學生培養(yǎng)了數學應用能力。知識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數學知識就是在現實的生活中產生的。在數學教學中,將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情境納入其中,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通過引入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現象開展數學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運用數學知識,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幫助。
2.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分析
2.1立足生活實際,適時導入新課,調動學習興趣。
基于小學生具有認知能力較弱,且擁有極其強烈的貪玩心理,好奇心相對較重等特點,因此,教師在擇選具體的教學方法時,不應只立足于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應適時的運用新型的教學手段,致使課堂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引導其善于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例如,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面積》一課時,就可以從其實際生活的角度入手。首先,可以提前為學生布置任務:尋找生活中可以用于測量且便于攜帶的工具,并將其帶入課堂中。其次,在課堂中,要求學生利用自己手中的測量工具量出自己桌面的長度和寬度,并在其完成具體的測量操作之后,引入所要講解的課本內容《面積》。最后,在確保學生已經基本了解面積的計算方法后,要求其利用已知數據,計算出桌面面積。教師運用上述方式,既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有助于其自信心提升,同時通過自然而然的將新的課程內容導入,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主觀性,有助于提高其課堂學習效率。
2.2結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提高學習效率。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數學課堂由于數學自身的特點,課堂氛圍往往比較嚴肅。對小學生而言,心智尚不成熟,對事物的喜歡與厭惡往往比較簡單,越是嚴肅的知識,對小學生而言會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數學是一個門比較嚴謹的學科,因此在講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也比較嚴肅,這就造成了數學課堂的氛圍往往比較嚴肅。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有些知識點在引進生活常識的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的不了解,往往也會顯得事倍功半。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以及數學思維習慣還沒有養(yǎng)成。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舉得例子學生不知道,因此,在實際的課堂之上,有時候會出現需要假設一些特定的情景。在情景建設中,學生對教師的距離感會縮短,有助于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的關系。在進行平年閏年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出生年月的計算,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通過對一些特殊的日子的計算中,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會更深,給之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貼合學生自身的例子,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也加強了學生的記憶。
2.3針對生活實際,加強習題訓練,提高解題能力。
小學數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解題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鑒于此,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加強針對性的生活化習題訓練,以此來鞏固學生的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例如在“百分數”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進行針對性的習題訓練,進行生活中的打折和購買的事例列舉。如“自行車原價580,商店開展打折活動,該自行車 85 折出售,請問實際購買需要多少錢?”此外,還可以逆向推理,小明花費150元購買了7.5折的mp3,請問mp3原價是多少?類似的習題訓練可以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數學知識,并將其靈活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3.結束語
總之,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數學發(fā)展的需要,在平時教學中,老師在重視將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同時,還須重視數學知識的生活化,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從而更好地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何俊婷.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4):197.
[2]曲連永.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中國校外教育,2015,(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