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業(yè)大學 天津 300300)
電主軸作為加工機床的關鍵部件,決定了產品的生產率、形狀、位置、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目前,電主軸的發(fā)展趨勢主要是:高轉速、高剛度;低速大扭矩、高速大功率;高控制精度、控制方式多樣化等。研制高速大功率、低速大扭矩電主軸單元對主軸的轉速、加工精度和剛度有積極影響,有利于主軸單元的高速化和高精密化發(fā)展。
參考了IABG、NSK、SKF、KESSLER等電主軸生產商的產品技術指標,本次設計的電主軸單元主要技術指標如下:功率:25kw(100%工作制);最高轉速:不低于15000rpm;最大扭矩:≥100N·m;潤滑方式:油氣潤滑;動平衡精度:G1~G0.4;溫升:主軸單元前軸承外周溫升≤25℃;應用場合:加工中心。
(一)應用于高速主軸的軸承主要包括:角接觸球軸承、圓柱滾子軸承、空氣軸承等。
角接觸球軸承的優(yōu)點:可同時承受軸向力和徑向力。接觸角越大,則其能承受的軸向載荷就越大。相反,接觸角越小越適用于高轉速旋轉,徑向的承載能力也越好。缺點:滾動體在高速運轉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離心力和陀螺力矩,嚴重影響了主軸的旋轉精度。
圓柱滾子軸承的優(yōu)點:圓柱滾子軸承徑向承載能力極好;圓柱滾子軸承具有較小的摩擦系數。缺點:圓柱滾子軸承在運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嚴重影響了主軸的使用壽命。
空氣軸承的優(yōu)點:主軸的轉速和回轉精度較高,其dmn值可達到2.7×106,最高轉速可達100000r/min;摩擦功耗低。缺點:散熱性差;主軸剛度較低;使用和維護成本較高;當主軸過載時,易出現主軸卡死的現象。
綜上,考慮到制造成本、電主軸單元的轉速和軸向、徑向承載能力,選擇使用角接觸球軸承和圓柱滾子軸承。
(二)雖然軸承選用列數較多雖然會提高主軸的整體剛度。但是,會使主軸單元產生更大的熱量,并會降低主軸的極限轉速。根據常用于加工中心的電主軸類型,進行選擇。最終決定使用整體背對背的配列形式。這種配列形式的轉速特征值dmn較大、主軸剛度、散熱性較好。
(三)本次設計的主軸為電主軸單元。因此,需要驅動電機對其進行驅動。本設計所選用的電機為德國ATE公司生產的AC8230026100無外殼電機。其基本參數:1.額定功率:25kw;2.額定電壓:380V;3.頻率:667Hz;4.極對數:2對;5.最大轉速:19850rpm。6.最大扭矩:114.2 N·m;7.轉子內徑:70-85mm;8.定子外徑:200mm。
(四)將軸承的轉速作為選擇第一標準,在滿足轉速要求的前提下,需要軸承具有較大的承載能力。此外,從安裝角度出發(fā),后軸承的內圈直徑應小于電機轉子的內徑。
綜上,前軸承選用NSK的7014C角接觸球軸承,后軸承選用7012C角接觸球軸承。
(五)根據所選用電機可知,其轉子內徑為70-85mm,轉子長Lz=206mm,定子長Ld=274mm。因此,假定芯軸D2=70mm。考慮前后軸承組的安裝問題、主軸內部散熱問題等。最終,設定芯軸長540mm。主軸前端軸徑D1為70mm,主軸后端軸徑D3為60mm。
(一)主軸的回轉精度作為機床的主要精度指標之一,較高的回轉精度可以提高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而軸承組間跨距和前軸承組與主軸前端面間的距離(即懸伸量)x3是影響回轉精度的主要因素,如圖1所示。
運用matlab對懸伸量x3和支承跨距與回轉圓環(huán)半徑的關系進行分析,得到圖2。
圖1主軸回轉精度示意圖圖2跨距、懸伸量與傾回轉精度的關系
從圖中可以看出:當x1為定值時(即懸伸量為定值時),隨著x2的增大,回轉圓環(huán)半徑逐漸減小,主軸的回轉精度逐漸增高;當x2為定值時,隨著x1的增大(即x3減小),主軸的回轉精度逐漸增高。
(二)運用ANSYS分析跨距對主軸剛度的影響。即令x3為定值,通過控制x2的大小去改變支承跨距,并將所得數據進行整理。以x3=60mm為例,跨距對主軸徑向剛度的影響,如圖3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當x3為定值時,隨著x2的增大(即跨距增大),主軸的徑向剛度逐漸減小。
同理,得到懸伸量與剛度的關系。以Lk=320mm為例,懸伸量對主軸徑向剛度的關系曲線,如圖4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當跨距為定值時,隨著x3的增大,主軸的徑向剛度逐漸減小。
圖3跨距與主軸徑向剛度的關系圖4懸伸量與主軸徑向剛度的關系
(三)考慮到本次設計的電主軸應用場合、主軸的基本技術指標、主軸單元設計的合理性等因素。最終,確定x1=56mm,x2=43mm,x3=96mm,Lk=360mm。
通過上述關于主軸部件的選型和設計,得到圖5。
1.芯軸;2.前端蓋;3.前軸承外鎖母;4.前軸承內鎖母;5.前軸承冷卻套;6.前軸外連接法蘭;7.主軸外殼;8.定子冷卻套;9.定子;10.轉子;11.后端蓋;12.后軸承冷卻套;13.后支座;14.后軸承內鎖母;15.編碼輪;16.氣壓缸支座;17.氣壓缸
圖5電主軸單元的整體設計
本文根據基本設計指標,完成了高速大功率、低速大扭矩電主軸的整體設計。并考慮跨距、懸伸量對主軸性能的影響進行了優(yōu)化,以提高主軸的剛度和回轉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