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陽俠,孟 帆,周云蕾,楊 芳
鄭州大學附屬南陽醫(yī)院(南陽市中心醫(yī)院)(南陽473009)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為甲亢,是指甲狀腺腺體自身產生甲狀腺激素的功能出現異常,導致分泌激素過多,引起心悸、代謝亢進等一系列臨床表現的癥狀,嚴重時甚至可發(fā)生甲亢危象,危及生命安全。目前甲亢的治療主要以控制甲狀腺激素的過多合成及分泌為目的,治療甲亢的藥物也較多,如碘131、甲硫咪唑等,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是相對治療時間較長。中醫(yī)學在甲亢的治療上具有豐富的經驗,尤其是近年來中醫(yī)藥用于甲亢的治療研究較多[1-3],根據患者癥狀進行辨證后給與相應的中藥進行治療,臨床研究顯示具有一定優(yōu)勢[1-3]。本研究對養(yǎng)陰清熱消癭方聯(lián)合甲巰咪唑治療甲亢對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和骨密度水平影響進行了研究,為甲亢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6月在我院診治的甲亢患者8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每組患者人數為40例。對照組:男15例,女25例;年齡(36.88±8.05)歲;病程(2.11±1.14)年;其中輕度甲亢16例,中度甲亢19例,重度甲亢5例。試驗組:男14例,女26例;年齡(36.95±8.10)歲;病程(2.14±1.12)年;其中輕度甲亢18例,中度甲亢20例,重度甲亢2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
納入標準:符合甲亢的西醫(yī)診斷標準[4],同時中醫(yī)辨證為陰虛火旺癥[3],有眼球突出、性情急躁、舌質紅等相應癥狀;首次發(fā)病,在納入研究前未接受過其他方案進行治療;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不符合納入標準;合并有其他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性疾??;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有可能或確定存在過敏者;在近3個月內有使用過維生素D、糖皮質激素、鈣劑等可影響到骨代謝的藥物;患有風濕性關節(jié)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多發(fā)性骨髓瘤、皮質醇增多癥等其他可影響到骨代謝的疾??;合并惡性腫瘤;妊娠期、哺乳期婦女。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與甲硫咪唑口服治療,10 mg/次,2次/d,在甲狀腺激素水平控制到正常范圍后逐漸開始減量,維持劑量需以能控制甲狀腺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圍內,治療時間3個月。試驗組在以上用藥基礎上聯(lián)合養(yǎng)陰清熱消瘺方進行治療,組方:山萸肉、熟地黃各10~12 g,懷山藥12~15 g,麥冬10~12 g,白芍10~12 g,五味子6~9 g,夏枯草12~15 g,白蒺藜10~12 g,枸杞、牡丹皮各12~15 g,甘草6~9 g。辨證腰膝酸軟可加杜仲、續(xù)斷,汗多可加浮小麥,氣短可加太子參;每日1劑,分2次水煎后藥液混合分為2份早晚各1份口服,治療時間3個月。
3 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癥候評分變化。包括倦怠乏力、手足心熱、腰膝酸軟、眼漲多淚、頸前腫大、多食消瘦、心悸少寐、口咽干燥、煩躁易怒[3,5],根據癥狀的有無及嚴重程度分別給與0-5分評分,評分越高癥狀越嚴重。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包括游離T3(FT3)、游離T4(FT4)、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4)、促甲狀腺素(TSH)。觀察患者治療前后骨密度變化。觀察部位為L2-4腰椎、髖部及橈骨。在治療3個月后進行療效判定,判定治療療效[5]:患者臨床癥狀消失,陽性體征消失,增大的甲狀腺明顯縮小,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幅度≥70%,為治療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陽性體征改善,增大的甲狀腺有所縮小,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幅度<70%,為治療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陽性體征無改善,增大的甲狀腺未縮小或有增大,中醫(yī)證候積分未減少,為治療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有效率。
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例(%)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癥候評分比較 對照組治療前中醫(yī)證候評分為(65.78±11.63)分、治療后為(44.47±10.79)分;試驗組治療前后分別為(66.15±12.89)分、(34.53±11.70)分,兩組中醫(yī)癥候評分治療前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135,P>0.05)。治療后評分低于治療前,組內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t=8.456,P<0.05,試驗組t=8.157,P<0.05),治療后的評分試驗組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950,P<0.05)。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FT3、FT4、T3、T4、TS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198、0.037、0.084、0.233、1.754,P>0.05),兩組治療后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t=3.533、2.652、3.006、4.701、126.000,試驗組t=7.438、4.846、5.425、7.526、157.275,P<0.05),治療后指標水平試驗組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166、2.841、2.705、2.828、16.2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骨密度比較 兩組治療前L2-4腰椎、髖部及橈骨骨密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491、1.754、1.754,P>0.05),兩組治療后骨密度均較治療前增加,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t=4.472、7.071、7.454,試驗組t=16.398、15.787、14.033,P<0.05),治療后骨密度試驗組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435、7.071、5.963,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骨密度比較(g/cm2)
4 兩組治療療效比較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75,P<0.05),見表3。
甲亢患者發(fā)病的根本原因是甲狀腺激素合成及分泌過多,導致新陳代謝及氧化還原反應增加,機體能量消耗,同時由于甲狀腺激素還可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引起交感神經興奮性表現,如焦慮、心悸等,因此治療的關鍵是改善癥狀,降低甲狀腺激素水平,改善患者預后。目前,甲硫咪唑是治療甲亢的主要藥物被應用于臨床[6-7],此藥可通過抑制甲狀腺內氧化物酶從而起到降低血循環(huán)中甲狀腺刺激性抗體的水平,降低甲狀腺激素水平,起到治療作用,但是長期使用也可出現腎功能損害、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8]。
在中醫(yī)學中甲亢可根據中醫(yī)文獻歸納在“震顫”、“心悸”、“癭病”、“癭囊”、“癭氣”等范疇,最早在《靈樞》中既有“馬刀俠癭”的記載,《諸病源候論·癭論》中又將“癭”分為“氣癭”、“肉癭”、“血癭”等,我國1997年頒布的《中醫(y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中將甲亢歸納在“癭氣”的范疇,其病因病機認為是情志內傷致陰虛氣郁,與痰氣互結,化為火傷,火傷陰,致頸前腫大、心悸氣燥、善饑消瘦、手顫、眼突、畏熱多汗等。古代醫(yī)家將此病的病機歸納為血瘀、痰凝、氣滯,“癭”為氣、痰、瘀結所致[9-11],現代醫(yī)家對甲亢的病因病機進一步完善,提出情志失調所致肝失疏泄、氣機阻滯所致痰凝、火郁、血瘀等[12-13],而且先天稟賦不足也是甲亢容易發(fā)生的主要病因,主要認為先天稟賦不足、情志內傷、飲食不節(jié)、外感邪毒等是導致甲亢發(fā)生的主要病因。目前,對此病的病機認識大致可歸納為四種:肝郁氣滯、化火生痰,陽氣虧虛、水濕內停,腎陰虧虛、陽亢化火,精明失養(yǎng),在治療上易辨證論治,標本兼治,易從軟堅散結、清熱瀉火、化痰祛瘀、益氣養(yǎng)陰等方面著手[14-16],治療要補虛泄實,兼顧調整陰陽。
養(yǎng)陰清熱消癭方中山茱萸和熟地具有補肝腎、益精髓之功效,懷山藥可生津益肺、補腎澀精功效,麥冬可化痰止咳、血熱生津,白芍可斂陰止汗、養(yǎng)血調經,五味子可除煩熱、滋腎、斂汗、澀精等功效,夏枯草可清熱瀉火及軟堅散結[17],白蒺藜具有平肝解郁功效,枸杞可補腎益氣,牡丹皮可活血散瘀,甘草可起到調和諸藥的功效。以上諸藥共同起到益氣養(yǎng)陰、散癭結氣、清熱瀉火之功效,有研究顯示養(yǎng)陰清熱消癭方用于治療甲亢[5],可明顯改善患者自覺癥狀,降低甲狀腺激素水平,但是由于甲亢患者多繼發(fā)性存在骨質疏松,因此大多數患者需要給與相應的骨質疏松治療藥物,本研究對養(yǎng)陰清熱消癭方聯(lián)合甲巰咪唑治療甲亢對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和骨密度水平影響進行了研究,并且與單純使用甲硫咪唑治療的患者進行了對照,結果顯示兩組中醫(yī)癥候評分治療后評分低于治療前,治療后的評分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后FT3、FT4、T3、T4、TSH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治療后指標水平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后L2-4腰椎、髖部及橈骨骨密度均較治療前增加,治療后骨密度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可以看出,聯(lián)合養(yǎng)陰清熱消養(yǎng)陰清熱消癭方治療的試驗組的患者治療療效更佳,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甲狀腺激素水平、改善骨密度等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單純使用甲硫咪唑治療的患者,而且明顯提高了治療總有效率。
綜上所述,養(yǎng)陰清熱消癭方聯(lián)合甲巰咪唑治療甲亢有助于明顯改善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增加骨密度,提高治療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