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果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從引導學生展開思考開始,高效的問題能促使學生激發(fā)學習興趣,發(fā)展語文能力。學者葉圣陶曾經(jīng)提出“問題中心”思想,認為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究,嘗試自主突破教學難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積極借鑒問題中心思想,嘗試用更具有長度、寬度和高度的問題構筑有張力的語文課堂,促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要構筑有張力的語文課堂,首先要讓課堂的長度得到拓展。我在設置問題時總是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基本學情,將問題的起點設定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上,然后用具有梯度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進行發(fā)展。這樣的問題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能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得到發(fā)展。
在指導學生學習《春》時,我用一組層層遞進的問題促使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我鼓勵學生圍繞課文展開閱讀,嘗試找到文章中描寫生動形象的句子,并嘗試說說這些句子好在哪里。這個問題難度不大,學生如果對修辭手法有一定的了解就能發(fā)現(xiàn),作者十分擅長在作品中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讓文章變得更形象生動。在此基礎上,我又鼓勵學生進行更深刻的思考:“作者當時處于怎樣的狀態(tài)呢?他懷著怎樣的心情創(chuàng)作這篇對于春天的聯(lián)想?”這個問題促使學生利用知人論世的方式進行思考,嘗試探究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在此基礎上,我又指導學生嘗試閱讀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作品,并思考能否從中整理出朱自清作品的整體特征。
在提問中如果能設定層層遞進的問題,則能讓課堂的長度得到拓展,進而構筑有張力的語文課堂。學生首先可以嘗試難度較低的問題,而后則可以嘗試挑戰(zhàn)自我,解答難度更大的問題。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能力自然就能得到提高。
要構筑有張力的語文課堂,教師還要注意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寬度。我在教學中嘗試將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結(jié)合起來,拓展學生的探究領域,組織學生參與到各種和語文有關的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在不同領域文化的交流互動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時課堂的寬度也能得到拓展。
在學習《晏子使楚》時,我指導學生嘗試將語文學科和歷史學科結(jié)合起來,然后展開拓展探究。我提出:“在不少文學作品中都有歷史人物,然而,文學作品中的歷史人物和史書中的歷史人物有一定的差異點。大家嘗試展開拓展閱讀,嘗試說說史書作品和小說類的文學作品在闡述人物的過程中有什么不同之處,在闡述歷史事實上是否有什么不同呢?”這促使學生進行拓展思考,嘗試打開思維。如有學生提出:“歷史小說中在描寫人物的過程中往往會加入更多的想象成分,但是歷史類的作品中描寫人物就更為嚴謹,寫得更真實?!贝送猓疫€組織學生參與到創(chuàng)作中,嘗試閱讀史書,找到史書中最喜歡的片段,然后嘗試進行改編,創(chuàng)作以之為主題的小說作品。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還能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發(fā)展。
在嘗試拓展學生學習領域的過程中,我除了積極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以外,還積極鼓勵學生聯(lián)系其他的學科,如將英語、數(shù)學、物理、音樂、美術等其他學科的知識和語文結(jié)合起來,展開主題探究活動,這樣能起到拓展學生學習領域的效果。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促使學生的思維得以深化,我在教學中著重提出有一定高度的問題,用有啟發(fā)性的問題鼓勵學生深入思考。鼓勵學生針對同一個問題展開發(fā)散性思考,從不同的角度入手,提出更有獨創(chuàng)性的見解,這樣就能讓學生進入到更高的境界中,起到提升課堂空間高度的效果。
在學習《孔乙己》時,我提出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促使學生有深度地思考問題。如可以提出問題:“《孔乙己》是一個十分悲傷的故事,但是在文章中作者卻多次提到了‘笑’,這里的哄笑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意味呢?”這個問題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學生可以在這個問題的啟發(fā)下思考作者的寫作手法,探究文章的主旨。如有學生提出:“作者用的是烘托的手法,用人們的歡樂來襯托出孔乙己的悲慘。”也有的學生認為:“我認為這里的笑并不是歡樂的笑,而是一種麻木的笑。作者所寫的雖然是歡樂的場景,但是要展現(xiàn)的卻是人生和社會的悲劇?!贝藭r我引導學生繼續(xù)深入思考,提出:“如果說孔乙己是被封建制度迫害的人,而其他的民眾則是麻木不仁的代表,那么作者想要通過這樣的人物形象揭露什么呢?”學生提出:“作者用這篇文章揭露了社會的黑暗,希望能喚醒世人?!?/p>
現(xiàn)代教育要以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根本,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要做到這一點,在設計教學策略時要立足于學生的學。在教學中借鑒葉圣陶的“問題中心”思想,設計出更高效的問題,積極給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這樣就能有效地構筑更具有張力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在充滿生機的課堂中自讀自悟。